【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從八月30日高中(含)以下學校開學日起迄今(九月1日),全台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均突破3.1萬,且已連兩日都破3.4萬,疫情有再升溫的跡象。
基督徒小兒科醫師及家長團體受訪時提醒,根據衛福部公布的資料,年齡6個月到未滿5歲的嬰幼兒疫苗注射施打率僅22%,但確診率卻已達29%,5-11歲的兒少,第二劑疫苗施打率,亦僅50%,都屬防護力不足的偏低情況。
但9月12日前高中(含)以下的學校(含幼兒園)仍是實施「1人確診,全班必須停課3 天」的防疫舊制,學生家長及教會的兒主主責同工,仍要提高警覺。
BA.5傳染力強 家長須提防
本身是小兒科專科醫師的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提醒,這波BA.5病毒的傳播力,的確是高於先前的新冠病毒,他提醒,不單是5-11歲的國小學童的第二劑疫苗施打率僅50%,是染疫的高風險群,更要注意的是,因為0-5歲幼童跟人的社交距離非常靠近,且目前疫苗施打率全國平均僅22%,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更低於20%。
所以大人或是他們的哥哥姊姊若是染疫沒有即時快篩被檢驗出來,更幼小的孩子染疫的機率就會更高,即便目前BA.5病毒的輕症比例看似低於先前的新冠病毒,但其傳播力卻是更強,所以他要提醒家有12歲以下幼童家長及教會的兒童主日學,防疫的必要作為(量體溫、勤洗手、戴口罩、有症狀就快篩)務必不可鬆懈。
特別是家中有國小低年級及學齡前孩童的家長,孩子的防疫一定要顧好,教會的各樣防疫措施也要更加密,若是發現弟兄姊妹及主日學出現身體症狀,最好委婉請其回家休息、線上參加聚會,避免成為防疫破口。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受訪表示,九月12日起,高中(含)以下的學校(含幼兒園)的防疫措施從現在的「1人確診,全班停課3天」,放寬為「確診者本人要居家隔離7天,同班的老師及師長,如快篩陰性且沒有症狀,隔天就能返校上課。
若是曾與確診學生在社團活動、體育課及選修課脫口罩接觸超過15 分鐘的同學,隔天快篩陰性且無症狀,一樣可以繼續返校上課不需隔離,家長團體的看見及建議是:
過去學生因著疫情期間學習的進度是否有落後情況,需要再觀察留意,特別是上學期期中考與期末考有很多班級沒有進行評量,希望教育部能立即請學校開設雙軌課程, 有疑慮的家長可以請防疫假,學校有雙軌課程,學習也不中斷。
根據聯盟調查,普遍家長反映線上學習效果不佳,隨著疫情趨向共存與正常生活,應將線上授課降至最低需求,趨向正常化教學,因此建議要更積極有效的進行消毒與防護措施,以利學習。
本身是基督徒的王翰陽說,據了解公部門會選擇九月12日為防疫新制的實施日期,很大的一個考量就是九月10日中秋節連假過後,屆時各級學校的確診人數會再有一波高峰,若是再實施「1人確診,全班停課3天」,恐怕會再爆發停課潮。
家長團體:會要成為學校及社區的幫助
對於很多缺乏原生家庭支援的雙薪家庭,特別是家中有國小三年級(含)孩童的家長,會是不可負荷之重。
事實上,也由於國小低年級的孩子普遍線上學習的能力較為缺乏,所以上學期停課期間的補課及補救教學就更吃重,像是比較有資源的家長可以付費送孩子去課後輔導班,而像他聚會的教會則是有針對家庭經濟較弱勢的學童提供免費的課後輔導,但一般小康家庭的家長,就比較沒有後援。
王瀚陽建議,有心服事在後疫情時代缺乏後援支持的一般學童及其家長,可以連結有能力擔任課後輔導老師的在學學生或是老師,在遵守防疫規範的情況下,提供在疫情期間因為學校停課或是確診的孩子課後的補救教學,幫助他們可以迎頭趕上。
在教會所屬的國小學區擔任學校家長會長的平鎮浸信會陳嘉華牧師受訪時表示,這波疫情來勢洶洶,她和同國小的教會學生家長已經開了LINE群組關心全校班級的家長群組,並與學校的校長及各處室有很好的溝通與連結。
面臨新一波疫情再起的變數,陳嘉華牧師建議各教會主動以教會或是所屬基金會的名義,去拜訪學校的校長,連結教會協助他們去做好防疫或是給孩子的課後補救教學,像平鎮浸信會就已經在進行,疫情看似是危機,但也是福音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