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寶兒/報導】當疫情顛覆世界日常,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下一代?教會主日學當如何在危難中站立?中華基督教亞太兒少領袖培訓發展協會創辦人朱施美妃牧師表示,教會與家庭應共同承載孩子的一生,要塑造孩童發揮移動性的使徒影響力!
教會與家庭共同擔當培育兒童責任
在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中,朱施美妃牧師表示,在亞洲世界價值觀裡,父母是孩子在教育道路上最主要引導者,而這也正符合了基督化家庭重要的根基。因此教會與家庭更應當一同擔當培育兒童的責任。
雖然疫情的發展讓父母對孩子的擔憂多不勝數,包括學習退化、情緒與健康等,但事實上,孩子的狀態是受家長所影響。因成人在疫情中承受工作、經濟、資源消耗或停滯的壓力,當中的倦怠或孤獨都在減少孩子的幸福感。
朱施美妃牧師認為,從中不難發現,人們本質傾向於面對面互動,其中象徵了回到教會懷舊的技術——古典主日學,也許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好的調適,同時也是更神聖與精神價值的存在。
「一個孩子一生的就業能力是從小在家庭與教會中培育的。我們每個人都分別在四個場域中扮演九個角色,這些角色可以同時在不同的空間中存在,它們是互相影響的;而成功的角色也會推動另一個角色。比如在教會推動學校的角色,又推動家庭的角色,如使徒運動一樣,不是定點,而是移動性的影響力。」
關懷青年未來生涯是最佳福音切入點
當兒童逐漸成長成為青少年後,教會又能發揮怎樣的影響力呢?桃園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也在年會中分享,教會不但做事工,更要創立平台接觸並協助青年人,於城市和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他說,在過去匱乏的年代中,宣教士一手透過醫療與教育的專業,另一手則是藉著福音來接觸人群。而這時代的年輕人需要的是自我實現和踏實的未來。另有研究顯示,疫情期間的年輕人最擔心的是未來生涯,而這正好成為福音最佳的切入點。
桃園平鎮浸信會設計出多項接觸青年人的方式,包括培訓生涯指引顧問,藉此進入校園幫助學生找到未來方向;服務兒童拍沙龍照的活動也吸引了26個家庭湧入教會,另外也設立了志工團。
「對內,我們是短宣隊;對外,我們是志工服務隊。當中有400人是基督徒,但有100人是為了志工服務時數而加入的非基督徒。大家因不同的緣故聚在一塊,一起成為傳福音的對象。我們的服務也得到政府很多的資助和肯定,不只帶來屬靈的影響力,也帶出社會的影響力。」
黃祈翰表示,鼓勵青年人斜槓也是他們正努力的方向,為此他們舉辦青年職場論壇,每個月邀請基督徒創業家或企業家到教會分享,成為青年人在孵化創業品牌的助力,進而進化成教會的一個產業鏈,甚至擴大成為影響城市的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