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講座—職場篇】聆聽時代聲音 以職場創意發揮影響力 黃志靖:滿足現代人的五感渴望 陳金蓮:翻轉虧損醫院成為祝福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陳寶兒 追蹤
黃志靖長老(左圖)、老陳金蓮姊妹。

【記者陳寶兒/報導】「年輕人要什麼?」當世界都在吶喊摸不透新生代在想什麼的時候,世界華福台灣區理事長黃志靖提出,教會其實最能滿足現代人的五感需求──生活感、存在感、儀式感、療癒感和幸福感;只是要能明白這些趨勢背後的起因,便能藉此引導他們回到耶穌面前。

年輕人渴望被看見 拼命在尋找意義
他進一步說明,從社交媒體如臉書、IG和推特的發展,可以察覺到現代年輕人都在尋找自我認同與被接納。時代潮流已經成為年輕人認識自己和找到生存意義的重要渠道。聖經所言「自己專顧自己」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他特別提醒牧師們必須注意網路科技中的兩大現象,第一是迷因(meme)文化。現代年輕人特別喜歡創造新梗圖,當中也體現了年輕人渴慕「被看見」,以及「我也可以改變世界」的自我賦能。而牧者們在牧養下一代時,就須特別去引導他們認識何謂創造與被造,以及碰觸生命最根本的需要:愛的接納。

第二是去中心化的浪潮。分散式自治組織(DAO)正是信任系統的夢想產物。區塊鏈與NFT(非同質化代幣)被創造的目的是追求完全透明與公開。黃志靖說,去中心化表明年輕人對於一般組織,包括政府、法人、機構、品牌與教會,都持有不信任態度,認為組織說一套做一套、假冒為善。

黃長老舉例說明當代年輕人的思維──不把熱情獻給工作,以及父母已難影響他們的決定等等。
 
未來教會應具備的三大能力
他也提出,未來教會必須具備三大能力,第一是翻譯。並非是做聖經的翻譯,而是要進入非信徒聽得懂的語言。倘若教會傳了道,但對方沒有聽懂,那就是沒有做好翻譯工作。而教會必須著手各類的翻譯工作,才有進行對話的能力。

第二是辨識。教會太想影響社會或得到社會的關注,但在很多策略上,卻沒有充分辨識那是不是神要做的事情。第三是要有新的創作,刻意地給予年輕人更大的空間去嘗試,允許傳統方法多變。

針對五感,黃志靖強調其實教會最能帶出療癒感和儀式感。耶穌的教訓就有生活感、而基督正是生活感的來源,但如今教會卻把這些原本屬於自己的五感,全都放給了外邦人。

另外,許多現代人因為生活忙碌,就從抖音看視頻尋找療癒。但療癒的英文正是醫治(Healing)的意思,這便意味著在生活壓力下,人們多麼需要耶穌。

接管虧損累累醫院  院內創禱告祭壇
馬來西亞寶康醫院董事陳金蓮憑信心接管虧損累累的醫院。她僅有小六學歷,卻因單純信靠主而翻轉生命。「當我開始凡事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時,我的事業不但化險為夷,還帶領許多病患與家屬認識耶穌,接受福音!」

寶康醫院董事陳金蓮在年會上分享見證,宣告神的信實作為! 十二年前,陳金蓮接管了這所已虧損6000萬令吉的醫院,在她最走投無路時,神竟然呼召她去讀神學院。

「2015年在讀神學院後我才明白:什麼才是做真正的基督徒?那時我才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身分。以前做生意會行詭詐,沒有百分之百按照聖經教導;而就讀神學院,我深刻記住一句話:就是馬太福音所說的『你們要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句話完全改變了我的生命。」

當時,她開始在醫院設立禱告祭壇,從起初的一人,之後再邀請朋友加入。他們把病人的名字放在桌上,並為每個名字按手禱告。她笑說,自己沒有本錢了,只剩下愛。因此她每天都在醫院待到深夜,為的是「偷心」。
 
多種語言禱告祭壇 疫情期間靈魂大收割
如今,醫院已經設立了五個不同語言的禱告祭壇,除了馬來西亞廣用的語言,陳金蓮還特別邀請尼泊爾牧師到醫院,讓同樣國籍的保安和清潔員工一同親近神。另外,她也與員工親自打理醫院內基督教儀式的追思會。

當醫院堅持晨禱、認真讀經與禱告後,2017年醫院的生意有了起色;2020年疫情來襲,醫院是民眾避而遠之的地方,但寶康醫院同工們仍然定睛讚美敬拜神,盈利也是奇蹟般的加倍。陳金蓮感謝神,2020年有300人在醫院接受信仰,第二年增加至459人,今年更是超過600人!甚至有家屬後續回來分享自己也接受主了。

她感嘆,一家過去虧損超過1億令吉的公司,在神的帶領下,已經變成一家市值超過5億5200萬令吉的醫院,預計明年市值將超過20億令吉。除了寶康醫院,陳金蓮所經營的健康食品和渡假村等各個公司,也都獲得神大大的祝福。如今,陳金蓮承諾無論做什麼事,她都要全力以赴,相信上帝會帶領她與團隊有更高的眼光往前走,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成為他人的祝福。

相關新聞:

看見亞洲命定 迎向未來世界新挑戰 ——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講座特別報導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