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基督徒學者如何看待選舉】教會如何談政治 而不起紛爭? 陳敦源教授提出反思:「我有沒有站在上帝這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陳敦源教授。(圖╱Don-yun Chen臉書)
隨著九合一大選投票日將近,候選人走訪拜票的腳步越加頻繁,也能見到各黨具有基督徒身分的參選人,積極爭取牧者的推薦。然而長期以來,教會裡多半避免談論政治及選舉議題,也擔心牧者或信徒談論這些話題,會引起內部紛爭,甚至影響到教會或家庭和諧的關係。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教會是否需要關心政治、選舉及公共事務?在教會如何理性地談論選舉,而不會引發不同支持者的紛爭?而教會對於候選人及政治人物,又要保持怎樣的態度和界線?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敦源受訪時表示,隨著台灣多年來的民主發展,基督徒應該逐漸認知到,彼此在政治上雖然可能態度不同,但在主裡還是弟兄姊妹。聖經並未告訴我們要選哪一位候選人;會投票給誰,多半牽涉到個人背景與偏好。

歷史背景不同  不應影響國度合一
耶穌曾說:「……凱撒的歸給凱撒;上帝的歸給上帝。」(馬太福音二十二章21節)有的人也會說「政治的歸政治,信仰的歸信仰」,但他認為,中間應該有一條連結的線,然而現實上卻不是如此。

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爭執得不可開交,但是雙方都有廣大的基督徒支持;政治與信仰之間的關係與衝突,長久以來糾結不清。而台灣過去歷史的傷痕,無論是228、白色恐怖或美麗島事件,有些政治人物甚至牧師被囚禁,這些歷史演變到現在的民主社會,不應該與信仰糾纏不清,並影響我們在國度合一中對於恩典的分享。

陳敦源也舉例說,美國南北戰爭造成非常多死傷,有人問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你們北軍禱告時,求上帝站在你們這一邊;但是南軍禱告時,也求上帝站在他們那一邊。請問上帝到底要站哪一邊?」結果林肯回答:「我不是禱告求上帝站在我這一邊,我是求上帝使我能站在祂那一邊。」

林肯不是呼求上帝幫助他贏得戰爭,反而他對於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是求問上帝:「我有沒有站在祢這邊?」這才是基督徒對政治或選舉的態度。

陳教授也提到,很多信徒平常關係都很好,但是到了選舉,有些人的言論就會開始變得偏激,甚至強烈想要影響周圍的人「選邊站」;若是知道對方與自己立場不同,還會語帶嘲諷說出難聽的話。不禁會想該如何自處?

因著愛弟兄姊妹  不需與對方爭論
他通常會建議每個人反思,在自己政治立場選擇的過程是否很強硬?我有沒有必要,因為與對方政治立場不同,而因此失去這位弟兄姊妹,甚至無法與對方一起服事?若是別人態度很強硬,我們可以因著愛對方而不必與對方爭論,保持主內家人的關係;或是因為福音的緣故,接納對方不同的政治立場。

陳敦源也表示,即使我們投票支持的候選人獲勝,我們都不敢保證對方不會變壞。很多人取得權力之後,很容易被人吹捧,自然以為自己都是對的,甚至流露以往沒有的本性。

正如英國阿克頓爵士(John Dalberg Acton)在1887年寫給Bishop Mandell Creighton,後來被廣為引用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羅馬書三章23節也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當人們擁有權力時,往往為了保有權力,與人勾心鬥角。即使是基督徒,也可能為了政黨或個人利益說出違心之論。因此,雖然基督徒不必倚靠那些有權有勢者,但是我們需要為他們禱告,相信他們站在那個位分會面對很多試探,甚至無形中因權力腐化。

從政須有神呼召  教會應為從政者禱告
在面對兩岸關係緊張之際,基督徒仍要向上帝禱告,而不是尋求政治人物的幫助,去做甚麼事;我們也不要讓台灣土地上,許多敗壞的惡事逐漸成為爛瘡,這些都需要我們禱告尋求神的帶領。

陳敦源教授也提到,基督徒從政需要有從上帝來的呼召,上帝自然會保守,而不是認為刻意藉由從政的手段,才能達到「上帝的目的」。尤其若靠著人的思想和做法,要完成上帝國的旨意,往往容易本末倒置。

一切政治都在神的手中,一切主權都來自於神;但卻不是基督徒參選,上帝就會讓這些人都當選,才能完成祂的旨意。

既然教會可以鼓勵信徒,有上帝的呼召去參選;但也可能部分弟兄姊妹支持另一派候選人,此時教會要持何種態度?

陳教授表示,教會可以談選舉,但若知道會友之中有不同立場時,建議牧師為了弟兄姊妹信心的緣故而有所不為。若候選人到教會是談上帝的道,無可厚非,但若是公開批評不同政黨,教會就應該節制。最重要的,不要把政治的極端帶到教會,宣稱若不支持這些人,或不這麼做,未來國家就沒有前途甚至滅亡,這些都是信心軟弱的說法。

平常關心眾人之事 做在「最小弟兄身上」
陳敦源認為,談到公共政策,舊約談到土地,以及對貧窮和寄居者的關心,強調要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基督徒不只是口中談政治,乃是以實際行動來「行公義」,自然也會牽涉政黨政治的介入。除非我們只關在教會內談信仰,沒有將關心的觸角延伸到社會,就不會碰到政治人物。

但是政治和選舉總是會有輸贏,最重要的還是教會和基督徒,平常對社會和國家付出實際的關懷行動。

陳教授表示,台灣在民主運作之下,基督徒也要學習是否變得更心胸開放?例如對同性戀族群的態度,雖然我們有堅持的立場,然而面對這些廣大未得之民,如何進入他們當中?

就像宣教士進入穆斯林社會被視為敵人,該怎麼辦?有一位宣教士見證說,他剛進入穆斯林群體中,起初抱持著「我信的是真神,你們信的是假神」,這樣的態度,反而讓他無法融入其中,但他又要去服事那些人;後來發現是自己驕傲的態度,以致錯過服事對方的機會。

之後這位宣教士體認到,基督徒對信仰的堅持是一步不讓,但不代表無法和對方生活;就像政治立場一樣,我們與不同意見者相處需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雖然真理不能讓步,但也不代表要用摧毀對方的方式來說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陳敦源教授說,基督徒需要為國家、為選舉和政治人物禱告,祈求「上帝的旨意降臨台灣」,也祈願我們都站在上帝那一邊!

相關新聞:

跨越隔斷的牆, 教會如何關心選舉及公共事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