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影響力聯盟

讀書逼不來!如何幫助孩子喜歡學習?

檢舉
果子傳媒 果子傳媒 追蹤
不少父母採取緊迫盯人的態度伴讀,卻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當「學習」這件事,爸媽比孩子還緊張!該怎麼辦?

◎編輯整理 / 吳立民

父母可以幫孩子選衣服、挑玩具或限制遊戲時間,嚴格操控外在行為與規範。但孩子對「學習」興趣缺缺時,簡直無計可施。學習,必須源於孩子的自我要求與主動態度。每個家長都期待孩子能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但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對學習保持熱情?教育專家,羅丰玲博士對此有獨到見解。

羅丰玲博士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中學專任輔導老師,著有《SAFE班級輔導模式:不再霸凌,也不再受凌》,並有夫妻合著《特殊學生輔導實務》與《自閉症教學技巧》等書,理論與實務兼顧。這位學有專精的特殊教育專家歸納多年教養經驗,客觀剖析大腦運作邏輯,提供家長具體建議,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技巧。

爸媽比孩子更緊張! 學習,讓親子衝突升溫了嗎?

「不少父母採用緊迫盯人的態度伴讀,自以為能掌握學習成效。」羅丰玲博士認為:「恐怕孩子的焦點不在課本,而是父母動向,隨時找機會偷閒,不自覺掉入貓捉老鼠、警察捉小偷的遊戲中。」父母每日忙於工作與家務,覺察自己管不住,只能無奈將孩子送到補習班。然而,強摘的果子不甜,學習不是打棒球,無法靠短打強迫得分,當然效果不彰。

學習成就差,導致親子關係煩躁緊繃,喪失學習興趣,缺少求知熱情。漸漸地,少了夢想與舞台的孩子開始將眼光轉向其他方向,試著用衝突凸顯自我價值。「對國小、國中與高中時期的孩子而言,學習多半是親子衝突的核心。」羅丰玲博士:「有人以為,手機造成親子衝突。但歸根究底,其實是濫用手機導致學習低落,把親子關係推向困局。」

學習無法自主啟動 誘發大腦興趣才是關鍵

「無論你主動進食或遭受強制灌食,腸胃都能自然蠕動、消化並攝取營養。」這位親子教養專家說:「學習完全不同,學習不是吃飯,不能隨時自主啟動。舉例來說,在台灣,過馬路只是瑣碎日常,無法喚醒學習意識。但「出國旅遊時,過馬路、逛超市都是趣味。國外的紅綠燈、街景與超市貨架商品……對大腦而言,都是煥然一新,能誘發大腦關注,啟動學習機制。」

熟悉的事物與場景,無法引起大腦關注;唯有意料之外的新奇情境,才會在腦海中激盪火花,進入深層思考,將記憶內化,突破學習障礙。那該如何引發好奇心?以數學為例,切忌死背公式,不妨採用數獨遊戲、數學故事與電影勾引好奇心、誘發大腦關注,內化學習機制。

厭惡是學習的頭號敵人 先求蹲穩馬步,才能更上層樓

搞不懂的題型,不可能光憑反覆刷題掌握。大腦運作機制跟消化系統不同,餓了就吃,不挑、不忌口,照樣吸收消化。大腦刁鑽得多,面對嫌惡、沒興趣、不好奇的事物,壓根兒就不能挑起學習慾望。

「厭惡」是學習的頭號敵人。學得少、學得慢、學得久,都無傷大雅,但只要內心厭惡學習,等同完全阻斷道路。此外,如果孩子補習返家已經筋疲力竭,無法如期完成校內功課……補習,無疑是捨本逐末。同樣的,校內考試的優先權高於課後補習,馬步踩穩,再更上層樓,挑戰課外艱深習題。

狂補弱勢科目不如強化優勢 從成就中建立學習自信

許多家長與學生往往投注過多資源於弱勢科目。羅丰玲博士提醒:「強化優勢科目,建立自信,是首要之重。」她以自己的孩子為例,因為國文程度有優勢,所以循序漸進完成校內課業與考試後,仍有餘力挑戰課外閱讀測驗,用自信持續擴張。掌握優勢科目,建立自信與學習方式後,再用相似技巧強化弱勢科目,讓孩子同時掌握其他科目。

急忙填塞課外內容或越級挑戰高難度試題,不僅讓孩子在校內受責罵、在補習班坐立難安,還讓作業寫不完、天天睡不飽,掉入惡性循環。「父母要換個方式,誘發大腦關注、自主學習,追求質的提升,儘管不能瞬間名列前茅,但只要等待,漸漸地,孩子會越來越輕鬆,他會看見學習目標,進入自主學習。」羅丰玲博士總結道。

本文由 古典音樂台《愛的記事本》節目授權重新編輯整理 ~ 收聽本集內容  (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