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嘉蔚/綜合報導】俄烏戰爭中,充當烏克蘭國際志願軍,為該國參戰的花蓮吉安鄉25歲阿美族基督徒青年曾聖光,於11月2日不幸戰死沙場。烏克蘭軍方於14日在利維夫市(Lviv)的聖彼得與保羅駐軍教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Garrison Church)舉行追思儀式。曾聖光的家人也從台灣趕至當地參加,場面哀戚莊嚴。
家屬赴烏送最後一程
我國外交部14日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烏克蘭軍方特別為曾聖光舉行告別式。烏國民眾數百人在靈柩移往教會時夾道向曾聖光致敬,顯示烏國人民對曾聖光的感念。外交部駐波蘭代表陳龍錦陪同家屬前往烏克蘭參加追思儀式,利維夫市長Andriy Sadovyi也親自向曾聖光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與敬意。
對於曾聖光在烏克蘭前線英勇作戰、犠牲生命,我國外交部亦表達最誠摯的哀悼,同時也為其協助烏國人民捍衛自由民主的堅毅精神表達敬意。外交部接下來將持續全力協助曾聖光的家屬,完成後續所有的手續,陪同他們走過最艱難的哀傷時刻,同時也祈禱罹難戰士的英靈早日返國安息。
紀律嚴明、捍衛自由的英勇戰士
曾聖光小時候曾隨親戚到貝里斯長住,高中才回台。由於嚮往軍旅生涯,高中畢業後即簽下志願役入伍當兵,2017年至2021年曾在台灣服役,為陸軍步兵。退伍一年後,俄烏戰爭爆發,曾聖光於今年6月加入烏克蘭陸軍「喀爾巴阡山(Carpathian Sich)武裝部隊獨立步槍營」;11月2日卻於烏克蘭東部與俄軍交戰時,不幸戰死沙場。喀爾巴阡山武裝部隊獨立步槍營在臉書緬懷表示,曾聖光是一位紀律嚴明、沉著穩重且勇敢的戰士。
喀爾巴阡山的志願軍副參謀長Ruslan Andriyko在臉書發文哀悼,並嘉許曾聖光不僅是台灣的愛國者,更是烏克蘭勇敢的捍衛者。
Ruslan Andriyko在貼文中說:「我一直在想,世界各地的戰士們與我們一起對抗莫斯科軍隊的動力是什麼?我常常用不流利的英語,問來自外國的志願軍:『你為什麼在這裡?』而他們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我每天都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俄羅斯軍隊令人髮指的惡行──被摧毀的城市、無辜平民的屍體,以及受他們虐待的烏克蘭人,如果我只是看著什麼都不做,作為男人我無法尊重自己』」。
就是這樣的正義感與動力,讓這些勇赴戰場的外國軍人離開平靜的生活、家庭,陷入戰爭地獄、泥濘、雨水,甚至不眠不休好幾週。Ruslan Andriyko透露,曾聖光生命中最後的時光,便是在這般情形下度過的;無論多難,他都繼續向前。
「戰死前線對我們軍隊而言,是慘重的損失;我們對曾家人及台灣能有這樣的好兒子,致上最大的敬意」,Ruslan Andriyko說道。
為公義而戰 毅然決然加入烏軍行列
曾聖光平時在花蓮主權(Kolamay)長老教會聚會,主權長老教會林介雲牧師(Tamih Hkaw Cilangasan)也透過臉書聲明,原為台灣志願役軍人的曾聖光,秉持著一顆基督徒的公義之心,願意將他一生所學的作戰知識,用於保護無辜的子民,因此毅然決然在退伍後前往烏克蘭參戰。
林介雲牧師也表示,曾聖光用他的執著回應了自身的信念,他身先士卒的投入,行出聖經阿摩司書五章24節的教導:「唯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據林介雲牧師發表貼文所述,曾聖光擁有台灣平埔族群——撒奇萊雅族的血統。撒奇萊雅族在清領時期被趕盡殺絕,再往南逃的過程中受到阿美族的庇護,才得以保全民族的後裔。林牧師形容曾聖光的血統與歷史記憶,使他更堅定地選擇要為公義而戰,且面對槍砲烈火,他也未曾退縮,「我深信公義的冠冕已為他存留」,林介雲牧師寫道。
駐軍教堂走過四世紀 紀念沙場英雄
烏軍為曾聖光舉行追思儀式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聖使徒彼得與保羅駐軍教堂」是利維夫市的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築,由耶穌會於1610年開始建造,並於1630年由利維夫拉丁大主教Jan Andrzej Próchnicki完工建立。當時該座教堂也是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最大的教堂之一。
在一戰、二戰期間幾經戰火和對耶穌會的鎮壓等波折,2010年5月才重啟,並恢復對軍隊與軍眷的教牧關懷事工,該教堂也成為軍隊聚集祈禱、慶祝軍隊紀念日的場所。
現在的聖彼得與保羅駐軍教堂,由利維夫大主教管區軍事牧師中心的負責人Taras Mykhalchuk牧師管理。教堂也是為烏克蘭軍隊祈禱的地方,許多烏克蘭軍人在此結婚、給孩子洗禮,甚至在此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教堂也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紀念沙場上捐軀的英雄。
而自俄烏戰爭以來,教堂經常為戰死的軍人舉行追思儀式,久經哀傷的當地居民莫不盼望教堂重拾昔日的喜樂!
------------
充滿不確定和動盪變化甚鉅,但忘記背後,努力向著標竿直跑,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這都是因為您們的陪伴和奉獻,使我們能夠剛強壯膽、繼續前行。
奉獻連結:https://bit.ly/32GX5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