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摩希
你和我,被創造成需要與人互動才能正常生活,若獨處過長,很可能會生病,因新冠疫情被隔離過的人一定很有同感,然而與人相處的學問不小,好的時候如膠似漆,不好的時候傷心難受,究竟該如何與他人快樂地和睦共處呢?尤其是關係緊密的人?
都是別人的錯!世上都壞事! 真的嗎?
小柯常聽同事阿良抱怨誰誰誰很難相處,經常臨時請假、工作粗心大意,講話也不經大腦等…,但小柯心想,阿良的問題也不少,有時事情一不如意,就在辦公室大發脾氣,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們有時是否也如阿良一樣,覺得別人做得不夠好,卻沒看到自己也有待改進,尤其是跟我們很親近的人,我們更會忍不住拿放大鏡觀看,因為太靠近,好的、不好的都瞭若指掌,相處的磨擦就更多了。
人很有趣,發生了10件事,9件好事1件壞事,永遠都是壞事記得最牢,當我們專注於負面,專注於他人的缺點、過失,內心只會更加排斥他們,說話和舉止行為會自然流露內心的想法,即使刻意隱藏,也只會造成身心靈的壓抑。
愛抱怨 自己不開心、關係也難長久
人生路很長,若總是期待他人改變,可能有八成的人生都得抱怨,而一個經常抱怨的人,要有和睦且長久的關係是不容易的。我們最能掌握的,其實不是別人是自己,試著為自己的人生好壞、喜樂負責,說到做到、控管情緒,不輕易將怒氣傾瀉,當眼目不再聚焦別人的缺點,而是如何做會讓自己更好,不只使自己生命成長,也能影響周遭的環境。
先道歉 不代表我有錯、而是我更在乎你
有時候即使努力,仍免不了與他人有摩擦,最容易有衝突的莫過於父母、配偶、兒女、兄弟姊妹這些親密關係;然而,這些爭吵不一定論得出是非對錯,可能只是彼此習慣與個性不同,卻因著距離太靠近,反而說不出道歉的話語來打破僵局,甚至在對方先低頭示好時,仍抓著怒氣與成見,讓關係錯失最佳的補修機會,裂痕愈多就愈容易讓關係失溫。
許多人都認為,一旦發生衝突,就要先把是非說清楚,讓對方心服口服,才能恢復關係的和睦,然而「講道理」並不能修補關係,真誠的敞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才能拉近彼此的心,家是講愛、不是講理的地方,並非對錯不重要,而是因為看重關係,願意成為主動打開僵局的那把鑰匙,讓關係有機會回溫。
每個人都不一樣 傾聽才能帶來理解
當有機會與人展開對話時,有個能幫助溝通順暢的方式,就是傾聽。
細想很多時候,我們是否用自己的主觀來判斷對方的行為或動機?這時的傾聽格外重要,研究顯示,當對方感到被理解及重視,他的心就能柔軟並增加信任感,願意分享自己更多的心情及想法,除了傾聽以外,我們能做的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每一個人都不同,有不一樣的想法與行為模式是理所當然的。
或許我們過去習慣等待別人來理解自己,現在做個調整,先試著理解對方,當對他人有更多的了解,心就會越來越寬廣,有一天,改變得不只是自己,周圍的人也開始改變,因為和睦帶來的影響力,除了改變環境,也轉化人心,幫助人們更喜樂也更健康。
主動與人為善的人 滋潤他人、也豐盛自己
所處的環境若常常充斥著爭吵、批評、勾心鬥角,相信身心靈都不會安寧,也不會健康。
我們常期待生命中有貴人,但一個願意主動與人為善,願意先道歉,寬容別人、同理別人的人,自己就是貴人了,在不知不覺中營造了美好的氛圍,讓人們的身心靈被滋潤,自己也受惠,這不就是人們渴望的美好世界!愛,從身邊最緊密的人開始,我們會感受到創造和睦所帶來的溫暖與祝福! (果子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