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中台灣歷史最久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蘭大衛醫師和兒子蘭大弼醫師,在中部的醫療奉獻,為人津津樂道,想到彰基,就會聯想到蘭醫師。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隨著AI時代來臨, LINE 聊天機器人「蘭醫師」,整合線上視訊診療功能,透過簡易的使用介面及資訊安全保護機制,讓民眾在家就醫,也能實現實地、視訊、電話三合一混合門診。疫情期間到現在,還有機器人穿梭在染疫的患者中間,協助拿藥,提供衛教。
助醫師診斷病情 更精確更有效率
AI科技不斷改變我們的工作模式和環境,醫院也面臨組織數位轉型的挑戰,AI時代下的醫療服務樣態正在進行顛覆性的蛻變。彰化基督教醫院從數位自動化開始轉型為智慧醫院,處處都可見智慧醫療的工作模式。
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古天雄醫師受訪時表示,AI是醫療輔助的工具,使用也愈來愈廣泛,目前主要的是「幫助醫師診斷病情,更精確和更有效率」,尤其在緊急醫療的時候,可以多搶回病患。
他從三方面來談:
一、輔助影像技術判讀。譬如電腦斷層掃描、超音波等。在急診室,過去沒有AI科技,對於有胸腔問題的患者,可能要等X光醫師或急診科醫師看完影像後,才能判斷是否有氣胸,時效會變慢,甚至延誤治療。但若藉由AI的輔助,及早判讀有氣胸,急診科醫師就會及早處置,增加處理的效率,減少錯誤發生。
對肺癌的篩檢,AI也有很大幫助。往往肺癌初期,可能腫瘤只有小米粒一般大,透過影像,肉眼不一定看得出來,需要影像科專家會調對比或明暗,才能仔細分辨。但是現今的AI技術,經過研究證明,可以少一點失誤。
在臨床醫療服務方面,彰基已經借助AI對頭部電腦斷層自動篩選的機制,協助中風中心團隊,整合照顧急性腦出血的病患,得到及早的醫治。陳穆寬院長曾在專欄中提到,腦中風病情瞬息萬變,醫師看著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各憑經驗作出處置,結果卻往往天壤之別。其中最令醫師糾結的,就是「要救或放棄?」若繼續搶救,是要開刀,還是注射藥物?如果放棄,又該怎麼跟家屬說明?
人工智慧運用愈來愈廣泛
彰基把臨床上複雜而難以客觀的工作,交給系統運算。透過引進美國史丹佛大學開發的Rapid系統,輸入病人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檢查數據,系統便能快速運算大腦血流速度,判讀能救回多少部分。
二、病歷數值報告。通常患者到醫院,可能有不同症狀和檢查結果,一般有經驗的醫師,一看患者就知道已是敗血症,但是有時候患者的症狀,又不是非常明顯,就容易被疏忽,等到再察覺有異狀,可能為時已晚。但是藉由AI科技,患者檢查完後,馬上知道結果。
AI科技也可以協助新陳代謝科醫師在糖尿病門診,篩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並轉介給眼科醫師進一步診斷與處置。就護理照護方面,協助護理師篩檢與紀錄皮膚壓傷的病程控制,目前也在進行,以臨床資料的AI判斷,預測與預防皮膚壓傷的發生。
三、儀器訊號。譬如在呼吸加護病房內,以AI邊緣計算的技術,協助胸腔科醫師與呼吸治療師篩選可以拔管脫離呼吸器的病人,提早拔管與適當的呼吸照護,此成果已經申請專利並技轉給廠商申請醫療產品認證。對洗腎患者, AI科技可以即時檢測洗腎導管阻塞情況,提高洗腎的效果。
彰基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快完成的研究,包括:人工生殖技術上,胚胎篩選出更有成功率的植入胚胎:在腸胃科醫師進行胃腸內視鏡診療時,AI可以協助做息肉良惡性篩選。
自動化程度愈高 愈需要溝通
古醫師表示,人工智慧也可以用於健康管理,例如監測患者的健康狀況,並提供建議以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態。此外,人工智慧還可以用於整合和分析醫療資料,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發展趨勢和病因,並為醫生提供更全面和更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古醫師表示,AI在應用上,會有廣泛且深入的影響。我們必須嘗試去理解與運用,避免錯誤的使用。雖然目前還沒完全成熟,但進步將會非常快速。不過,人工智慧即使比專家更精確,也不會百分之百完美;它是輔助的工具,但仍無法代替醫師的診斷,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工智慧的準確率」。
陳穆寬院長在專欄中提到,不少科技公司躍躍欲試把AI機器人帶進醫療界,將AI智慧醫療視為醫療創新產業,然而科技公司不一定了解醫療與病患安全。當AI機器人運用到病患身上,即牽涉到患者生命與個資,即使民眾越來越能接受醫師使用機械手臂開刀,一旦改為機器人來為病人開刀,恐怕病人和家屬都會擔心,且隱私安全更是最難做好的。
「自動化程度愈高,溝通力就愈重要」,古醫師說,因為專業分工愈來愈繁雜,跨領域的整合和互動的需求更高,機器之間可以交換資訊和參數,但是還無法取代情緒和感覺,也無法取代醫師和患者之間關係的交流。面對AI醫療時代的來臨,他們開始重視員工與科技協作的能力。AI中心也正積極規劃培育AI醫師,希望能創造「醫師亦是開發者」的目標,讓AI技術能真正貼近第一線人員的需求,而真正落地實現於彰基醫療服務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