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來昌(牧師)
經文:馬可福音一章34-38節
馬可福音前兩章裡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第一,耶穌不准鬼傳揚祂。符類福音書多處記載了鬼認識耶穌,大聲喊祂「神的兒子」的事,但耶穌卻不准鬼為祂作見證。
第二,耶穌不只一次禁止人宣傳祂行了神蹟。祂曾對長大痲瘋又得醫治的人說「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一章44節),也曾切切囑咐兩個重見光明的瞎子「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馬太福音九章30節)。
第三,耶穌沒有幫助所有人。門徒追上耶穌,告訴祂,眾人都在找祂,耶穌卻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 ──祂不幫這些人,卻要到別的地方去傳道,說自己是「為這事出來的」(一章38)。
耶穌為何禁止人宣揚神蹟?
耶穌並非沒有同情心。祂看到人受苦,是充滿憐憫,也願意醫治。但祂更想讓人知道:祂最重要的工作是傳道──叫人信祂是主,而不是為人醫病趕鬼。
今天的福音派經常被罵只重視傳道,沒有做更多的事。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話:「不該讓人先求神的國和義,要先滿足他的需要,再向他傳福音。」可是從聖經來看,神要先知和使徒專心祈禱、傳道。
耶穌說祂要往別的地方去,因為太多人來找祂,只不過是因吃餅得飽、病得醫治(參路加福音六章26節,十七章17節)。祂想做的是讓人信靠上帝,明白天國的福音,認罪悔改。
大部分的基督徒,神沒有呼召全時間傳道,而是在各行各業見證主;但教會就應該專心以祈禱、傳道為念。神給一些人的使命是見證上帝,見證的主要方式是傳講祂的道。
教會和傳道人一定要知道,所傳的耶穌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有多麼重要,任何時候都要讓人知道:餓死是小事,不認識耶穌是大事!如果基督徒不同意這話,他可能還沒有重生得救。
這或許會讓人覺得基督教很冷血,因為世人認為人的生命就在乎吃喝快樂;但「神的國不在乎吃喝」(羅馬書十四章17節),「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路加福音十七章20節)一個人不論貧富,最要緊的是認識上帝。
傳揚聖經所見證的基督
如果是蒙召作傳道人的,理所當然要以祈禱、傳道為重。每個基督徒也都應有認知:基督是我們的主,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要有不是先給人麵包,而是先讓他知道,最需要的是信靠耶穌的勇氣。
很多傳道人、宣教士的代禱信都不是在講福音的事,而是報告在宣教地挖井、蓋房子等事工進度。但被上帝呼召來傳福音,就要清楚:我的主是全地的主、是全人類的救星、是唯一的盼望,祂比藥品、麵包、井水更重要。基督徒要知道自己的使命,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跟人講福音。
經上說「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使徒行傳四章20節,六章4節),「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遺憾的是,現在很多教會沒有道可以傳,只有各種活動和服務。這些並非不好,但我很擔心教會做這些,是因為對上帝的道不認識、不明白。
上帝道的落腳點就是基督,我們要傳聖經所見證的那位基督──無論得時不得時。保羅說:「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馬書十章14節)如果我們不傳,人怎麼知道?
耶穌不是醫病趕鬼的超人
神蹟奇事並不必然使人信主,沒有哪個時代的人,會比以色列人在曠野經歷的神蹟更多,但他們多半的人在曠野倒斃(參哥林多前書十章5節),「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希伯來書三章19節)。也沒有幾個人比猶大看過更多神蹟,然而他不但沒有信,還出賣了耶穌。
我們希望有神蹟,但當人只把耶穌當作能醫病、趕鬼、發食物的超人時,耶穌就要離開了。一個人最初來教會可能動機不純,但不能到教會數十年還是為這些目的。希望人第一天來了就被聖靈感動,得著耶穌,而且願意繼續尋求。人在真光中才能繼續見到光,凡有的,神一定還會繼續加給他(參馬太福音十三章12節)。
耶穌把水變成酒,當時沒有人因此意識到應該信祂;在畢士大池,祂心存憐憫醫好了一個癱子,希望人能因此認識到祂是多麼重要,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參約翰福音二、五章)。
大家看到一個躺了三十八年的人起來行走,卻責備、詢問讓他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但他根本不知道(參約翰福音五章10-13節)。對這個人而言,能走路比什麼都好,他沒有想到比這更重要的事。就像迦拿婚筵上沒酒了,後來又有酒喝,而且是好酒,但現場沒人去想這是誰做的事。
耶穌沒有接著開醫治大會,而是悄悄躲避了。因為祂希望人知道一件事:我不是只來醫病的神醫而已,我是你們當敬拜、相信的神。這可能讓人覺得耶穌有些殘忍,因為祂本可以輕易把畢士大池旁的病人都醫好,但祂沒有。看到這癱子好了,其他人卻沒被醫治,會有人信祂嗎?如果能因為別人被醫好而看到這是神的作為,願意相信耶穌,那人就有福了。
沒有多少人見了神蹟就信耶穌是神,因為人們總是關心病得醫治、吃餅得飽,勝過關心祂是誰。人生在世會有痛苦,根源在於把吃喝等事凌駕在耶穌之上。我們只想要一個全能的僕人,而不是全能的主。
要在任何事上認耶穌是主
保羅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哥林多前書十五章3節)有學者認為這不是聖經最主要的信息,教會需要多做其他事情。我認為教會當然可以做其他事,包括行神蹟。然而,很多神醫大會就是:佈道時,大家都是猶推古,困倦沉睡(參使徒行傳二十章9節);一醫病,每個人都變拉撒路,又活過來(參約翰福音十一章44節)。耶穌恐怕不會願意待在那裡,而是一定要離開。
人往往憑著五官的感受和墮落的理性否認神。自亞當、夏娃墮落後,神一直希望人類知道:人的問題不在於吃喝等事,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問題。它們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我們不認識那位應當敬拜、相信的獨一真神。
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餵飽五千人,得到空前聲望,眾人擁戴祂作王,耶穌獨自退到山上,又偷偷渡海離開。別人不死心追過來,祂卻說:你們找我,不過是因為吃餅得飽(參約翰福音六章26節)。
你要找到替你做事的耶穌,沒什麼不可以,但前提是你要信祂;吃餅得飽是重要的,但不能成為最終目標。聖經說,那以肚腹為神,專以地上的事為念的,「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腓立比書三章19節)。
傳揚叫我們得人如得魚的主
耶穌在眾人找到祂之後講了很多難懂的話,如「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約翰福音六章35、55節)。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你們要信我、靠我的話活著,不要靠我給你們的餅活著。然而,耶穌行神蹟後的這番話,導致了很多人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翰福音六章60、66節)。可惜他們不認識真正的主。
路加福音第五章講到了彼得的蒙召──耶穌叫他們開船到水深之處打魚,彼得本來不願意,因為辛苦了一夜什麼都沒打著;但他聽從耶穌的話下網,結果真的打到許多魚。彼得見了這神蹟,立即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8節)耶穌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彼得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10-11節)一個屬主的人會像彼得,在任何事上都能看到耶穌是主,也願意敬拜祂,因著被呼召傳揚祂。
當耶穌將水變成酒時,你不應只是覺得這酒好喝而已,你要相信變水為酒的耶穌是主。當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人時,你不應只是擁戴祂作提供長期飯票的君王,你要尊祂為大,信靠祂的話。彼得在打到最多魚的時候,把網和船都撇下,跟從了要叫他得人如得魚的主。他不是在失敗時,而是在事業最高峰時跟隨了耶穌,因他認出耶穌是掌管一切的主。
是的,主所愛、所揀選的人能在每件事上看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任何事情背後都是主。耶穌是我們的主,也是全地的主,是我們要相信、傳揚的神!
禱告
天父,謝謝祢的恩典和慈愛,求主憐憫祢的教會,讓我們不斷看到、聽到也更深認識祢的奇妙。主啊,我們受造奇妙可畏,我們為能吃喝、呼吸、思想、行走感謝祢。
求主讓我們在享受這一切時,能夠認定祢是我們的主,在任何事上都尊主為大。我們可以沒有世界、失去生命,但不能沒有祢、不能失去祢。求主恩待,讓我們知道,這不是屬靈的高調,而是最基本的基調。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