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教會經驗篇】「我不是幫你把石頭挪開, 我只是幫助你跨過那石頭」 教會牧師談婚輔立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現代每個家庭婚姻問題千奇百種,每個個案不論是夫妻關係、公婆照護、子女教養等問題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和思維都不一樣,從事輔導工作的牧者,如何以生命陪伴生命,並且協助雙方釐清問題,但不使自己受傷呢?

從事婚姻輔導有二十多年經驗的繁星教會Maggie牧師受訪時表示,婚姻輔導是一門專業,教會在婚姻輔導的角色必須與聖經真理一致,神就是透過具有專業訓練且對聖經真理也了解的人,幫助人們瞭解聖經真理。

但有一個盲點,是從事婚輔的人可能會太快將聖經的道理搬出來,反而變成規條,沒有幫助那些夫妻真實的去了解與明白。因為要引導當事人行出神的話,並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在教會擔任婚姻輔導的角色,需要更多生命的陪伴,甚至需要家族性的醫治或生命的醫治,以及解決生命價值觀錯誤的問題。

婚姻衝突很多來自價值觀差異
她指出,婚姻有很大的衝突,很多來自「價值觀的差異」,只要你的想法和我不一樣,你的習慣和我不一樣,就容易產生衝突。只是每個人對衝突的理解和忍受程度不一樣。在處理婚姻問題的時候,也會牽扯到個人核心身分問題,也就和原生家庭有關。尤其是夫妻兩人的成長背景不同,造成他們對事情的不同解讀,就會產生有大有小、可忍受與不可忍受的衝突問題。

Maggie牧師以家暴問題為例,妻子說先生有暴力傾向,但是先生聲稱是妻子踢他。一對不成熟夫妻的爆點會用不同的形式呈現,各用各的方式報復對方。但不論用何種方式,本身就是不成熟的人格。兩個不成熟生命狀態的人,大小衝突必然容易產生。

先釐清夫妻問題及各自問題
她也指出,從事輔導的人,如何幫助各種求助的夫妻釐清問題之外,也需要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本身的問題。往往雙方都認為自己的問題都是對方造成的。通常輔導者也會有盲點,以致於對對方的語言、表達、情緒、感受、態度,都會用負面解讀。聖經說要「愛人如己」,若是不懂真實愛自己的方式,不論在婚姻、職場、人際關係上,品質也容易產生問題。

Maggie牧師也提到,通常婚姻最劇烈的衝突,會是在新婚期。因為過去可能是戀愛關係的男女朋友,沒有住在一起,工作後或約會完後,各自回到住處做自己的事。但是進入婚姻生活後,要考慮對方的生活步調,假若和公婆一起住,人際關係變得更複雜。包括另一半打呼、吃飯速度快慢,是否會很在意?家庭經濟開銷誰來負擔?誰來處理家事?若夫妻兩人都工作,下班後都很累,仍然會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另一半「能多做一些」。

婚後角色不同 婚姻要刻意經營
她說,通常男生會以為結婚後,夫妻就是家人關係,所以不用像婚前談戀愛的狀態,這也是為何說「婚姻要刻意經營」。因為結婚後,角色不同、生活型態改變,妻子仍期待婚前的呵護,下班能接她回去⋯⋯先生就會覺得無法滿足妻子的需要,妻子便解讀為「你不愛我」、「你變了」。其實先生仍然愛她,只是彼此的認知、想法不同,需要協調溝通。

有了孩子,夫妻生活步調、金錢的壓力變得更大。孩子生下後,要給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帶?誰會堅持要帶?為何把孩子帶成這樣?可能都會起衝突,甚至談離婚。假若妻子辭掉工作帶小孩,但整天都帶小孩,也會感到很厭煩,沒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先生回家後能帶小孩,自己晚上可以參加小組聚會或投入服事。但若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插手,問題可能變得更複雜。往往很多妻子會說:「我為了家庭犧牲,完全失去自我,價值何在?」她們在婚姻當中迷失自己,心裡也會產生矛盾。

助分辨夫妻關係和生活品質優先次序 
婚姻輔導者就要幫助夫妻雙方分辨優先次序,不論在夫妻關係、生活品質都需要梳理,幫助他們認知不論個人或家庭都有生命週期,到了什麼地步就照什麼地步行。若能幫助對方適應挫折的婚姻,這對他們的婚姻關係和家庭也是有幫助。

「我不是幫你把石頭挪開,我只是幫助你跨過那石頭。」Maggie牧師說,她在第一次約談夫妻當事人時,就會先把夫妻彼此的期待和需要先做溝通釐清,先問:「你的期待和需要是什麼?」當對方講完後,再問:「你們需要我幫助你們什麼?」她不會直接給答案。有時對方會說:「你認為我是否要離婚?」她會再回問對方:「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解讀都不一樣,所以對容忍程度的看法也不見得一樣。在我的個案中,有的接受婚姻生活有第三者介入,有的堅決反對。」輔導者無法幫對方做決定,但是可以陪伴對方剛強起來。

她說,通常我們看到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10%的問題,婚姻輔導需要梳理的是冰山下面90%的問題。譬如先生外遇,夫妻來求助,經過輔導後,理想情況是先生不再有外遇行為,妻子心態調整後,再次信任先生。但因為關係已經破壞,會使另一方沒有安全感,雙方的親密感和信任感,需要再重建,時間一年到三年都有;甚至還要處理原生家庭問題。

小心只把聖經搬出來 變成律法教條
聖經說要「饒恕」,但要做到並不容易。若輔導告訴當事人說「你要饒恕對方」,這會是宗教,而不是生命。所有聖經教導,包括「凡事恆久忍耐」,若是沒有受過訓練,只有將聖經搬出來,變成律法,再求神給對方力量,卻沒有陪伴,對方生命就沒有得到重建。

為何我們沒有行道的能力?因為生命程度還沒有到那裡。Maggie牧師表示,「行道的能力,需要生命的積累和成熟度所產生的力量」。當對方沒有到那程度,我們用聖經高標準來要求對方,就容易變成宗教。因此從事輔導要視對方生命在什麼程度而定,重點是幫助對方生命的品質,先健康起來,再來談是否要離婚。輔導者有時候是陪伴者或是輔導、教導者。陪伴和協助對方生命根基的重建,需要時間累積。

不只解決外在的問題 更要解決生命問題
她也提到,在輔導協談過程中,也要讓對方知道我們能做和不能做什麼?有些當事人需要重新回到教會生活,有的人需要重新認識自我形象和核心身分問題。通常她會告訴對方,若沒有按著真理使生命成長或努力,她也無法繼續幫助對方。因為當事人要解決的不只是外在問題,更是內在生命問題。若對方不願對自己的成長努力,他人的幫助也是枉然。

「若我們不懂什麼是愛人如己,對人對己的期待就會有很大落差。」Maggie牧師提到,對婚姻健康的期待,是尊重你我不同,為各自的選擇一起成長。我們承認自己有限,遇到困難,有需要就求助。求助的對象也是關鍵,成長空間的陪伴是很神聖的,也是生命陪伴生命的難能可貴的經驗。

相關新聞:

教會婚姻輔導 小心扶才不會倒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