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蘇嘉俐、編譯余友梅∕報導】全世界僅存的三本「奴隸聖經」(Slave Bible)正本,是罕見的聖經版本,其中最早印刷的版本,也是第二本公開展覽的版本,最近在荷蘭展出,引起人們的關注。這是一個經過大幅度刪減、編輯的版本,總計全部聖經文本有超過900 章被刪除,它的存在見證了近代盛行至少數十年的奴隸制度。
這本「奴隸聖經」現存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博物館,日前被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的加大肋納會院博物館(Museum Catharijne Convent)借展,展期從去年10月至今年1月16日結束。據悉,三本「奴隸聖經」當中,有兩本是於西元1807年,由倫敦 Law and Gilbert 出版社出版,目前在英國有兩本,另一本是牛津大學收藏,委託谷歌(Google)進行數位化,可通過 archive.org 在線查看。而第三本正本是於1808年出版,是北美唯一的版本,目前被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一所歷史悠久的私立黑人大學──費斯克大學 (Fisk University)所收藏,也曾於 2018 年 11 月到 2019 年 9 月被聖經博物館借展。
現存美國的「奴隸聖經」於1808年出版,並非初版
Artifact of the Day: Parts of the Holy Bible, Selected for the Use of the Negro Slaves (AKA "Slave Bible") 1808. Though called "Holy," it is deeply manipulative. Based on the KJV, it omits all entries that express themes of freedom. #BlackHistoryMonth pic.twitter.com/UxrkwgT0PP
— Museum of the Bible (@museumofBible) February 6, 2018
英國慈善家贈書 內容遭大量刪除
1874 年,英國慈善家、保險經紀人威廉.尤因(William Euing)捐贈給格拉斯哥大學12,000 本藏書,「奴隸聖經」便是其中之一。這部節選本是由英屬西印度群島黑奴皈依和宗教指導及教育聯合協會(The Incorporated Society for the Conversion and Religious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of the Negro Slaves in the British West India Islands)出版,該協會主席是英國聖公會倫敦主教貝爾比.波特烏斯(Beilby Porteus)。他曾經是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馬斯塞克(Thomas Secker)的家庭牧師,並在蘭柏宮擔任他的私人助理6年;也曾是英王喬治三世的牧師。他被後世尊為英國聖公會的改革者和英格蘭主要的廢奴主義者;也是第一位在權威地位上嚴肅挑戰教會在奴隸制問題上的立場的聖公會教徒;而且他發現自己對英國海外殖民地奴工的屬靈權益甚有負擔,因此致力於西印度群島、印度宣教;甚至資助某些語言譯本的聖經。
這部《奴隸聖經》是英國宣教士們在英屬西印度群島(即今日的加勒比地區,包括牙買加、巴貝多、安地卡島等國家和地區)教育黑奴和宣教時所使用的;書頁上註明《英屬西印度群島黑奴使用的聖經節選本》(Select Parts of the Holy Bible for the use of the Negro Slaves in the British West-India Islands)。文中所使用的英文單字"Negro”,是當時對黑人的衊稱。在當時大西洋兩岸廢奴運動意識高漲,大英帝國龐大的海外殖民地統治權危在旦歹,而維繫這些海外帝國利益的,正是數百萬被迫在種植園工作的非洲人。
這本「奴隸聖經」源自於1611年的欽定版聖經(King James version Bible),刪除了任何可能激發奴隸反叛或促進奴隸自由的章節和經句;排除了 90% 的舊約和 50% 的新約,沒有整部詩篇和啟示錄。加大肋納會院博物館發言人說,「奴隸聖經」的文本被審查過濾,作為使奴隸制合法化的工具,因此編輯者不得不省略大部分聖經內容,其他正常文本的聖經則放在奴隸無法接觸到的地方。
格拉斯哥大學圖書館資深助理圖書館員茱莉.加德姆(Julie Gardham)表示,這本「重要且稀缺的」聖經,是尤因個人所收藏的3,000種版本和語言譯本的聖經之一。
奴隸聖經最突出的特點是:欽定版聖經共有1,189章,但奴隸聖經僅收錄其中232章。加德姆解釋說,最重大的省略部分之一是〈出埃及記〉,因為裡頭的章節敘述了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從被擄掠到擺脫埃及法老的統治,得到了自由。〈耶利米書〉則是因為包括被強迫勞動的主題,因此在奴隸聖經中也被省略。
強調奴隸要服從雇主
舉例來說,被刪除的聖經經文有出埃及記二十一章16節:「拐帶人口,或是把人賣了,或是留在他手下,必要把他治死。」申命記二十三章16-17節:「 他必在你那裡與你同住,在你的城邑中,要由他選擇一個所喜悅的地方居住;你不可欺負他。以色列的女子中不可有妓女;以色列的男子中不可有孌童。」以及加拉太書三章28節:「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學者解讀刪除的原因是恐引發叛亂。相反地,某些經文在奴隸聖經中被凸顯強調,例如以弗所書六章5節:「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其中提及對權威的尊重和恐懼,然而,這節經文的意涵卻在奴隸制的背景下,被主權者恣意妄為地放大。
根據《基督郵報》(The Christian Post)報導,加大肋納會院博物館發言人說:「然而,這種精心忖度的設計,並沒有辦法阻止信仰在在(甘蔗)種植園中扎根。被刻意刪除的有關自由的聖經章節,後來轉化成靈歌,被美國黑人世代所傳唱。」例如牙買加歌手、雷鬼樂鼻祖巴布.馬利 (Bob Marley) 曾經演唱的〈救贖之歌〉(Redemption Song),歌詞中便提到,「是的,舊時的海盜搶劫了我,把我賣給了商船......但上帝給予了我如同祂一樣強健的手,於是我們驕傲地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逐漸茁壯......讓你自己從精神奴役中解放吧,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解放我們的思想......」
巴布.馬利〈救贖之歌〉
奧克拉荷馬大學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吉兒.希克斯-基頓(Jill Hicks-Keeton)則對於博物館展覽時的介紹詞不以為然。她在宗教媒體評論線上雜誌《啟示者》(The Revealer),發表一篇〈奴隸聖經不是你想的那樣〉中提到,聖經博物館是提供誤導性的信息,以吸引有色人種參觀博物館。她的論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奴隸聖經》不是聖經。一本聖經不可能從神創造天地,就跳接到約瑟被賣到埃及為奴,並強調監禁如何使他受益。她回溯19世紀初期,波特烏斯主教指示一群宣教士編輯了這樣一本書。他說的是「準備一份簡短的公開祈禱文,連同經文精選的部分,特別是那些與奴隸對主人的義務有關的部分。」編輯已經坦率地說明它的內容是片面的,因此它並不代表要人將其理解為「整本聖經」。當年的聖經博物館執行長肯.麥肯齊(Ken McKenzie)也說過:「聖經本身就是一部,是一本書,它不是你可以分割來使用的一般書籍。」
二、一些支持奴隸制的經文並未被選錄:例如出埃及記二十一章2-11節、申命記十五章12-18節,以及贖回奴僕的條例(利未記二十五章39-46節)。保羅書信中可能被視為支持奴隸制的段落也沒有出現(例如哥林多前書七章21-24節、歌羅西書三章22節至四章1節、腓利門書)。
三、出埃及記不存在只是部分正確: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救贖出來,這一點一再被提及。例如申命記五章6節:「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申命記五章15節:「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記六章12節:「那時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耶和華。」申命記六章20-21節:「日後,你的兒子問你說:『耶和華我們神吩咐你們的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什麼意思呢?』你就告訴你的兒子說:『我們在埃及作過法老的奴僕;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申命記八章14節:「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神,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
四、奴隸聖經也不缺少末世論的盼望:雖然這份文本不包括《啟示錄》,但它確實包括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和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至五章。這兩部書卷中的重要經文,都期待著救贖的未來。
五、波特烏斯主教的主要動機被誤解:希克斯-基頓教授認為,波特烏斯主教的指示是引用自他寫給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統治者、立法機關和種植園園主的信。這位倫敦主教的目的是說服這些人允許被奴役的非洲黑人有時間和資源來接受基督教的宗教教育。波特烏斯主教設想在沒有勞動的主日,這些被奴役的人可以聚集起來,成為基督的僕人。他推測當地的神職人員會願意「為他們 (黑奴)準備一份簡短的公開祈禱文,其中包括一些最好的禮儀集、信經、主禱文和十誡,連同挑選的部分經文,主要取自詩篇和箴言、福音書,以及書信中最簡單和最實用的部分,特別是那些與奴隸對主人的責任有關的部分。」
希克斯-基頓教授認為,波特烏斯主教是製作了一本選集,類似於其他用於禮儀或靈修用途的聖經和宗教文本彙編。波特烏斯主教是向被奴役的黑人讀者提供易於吸收,且與他們的經歷相關的文本;他不是在設計以「自由」為主題的聖經經文選集。
最後,也是最直接的回應應該是,波特烏斯主教既然是一位廢奴主義者,怎麼會交待製作一本操控黑奴精神意志的書呢?波特烏斯主教擁有蘇格蘭血統,他的父母曾是英國在美殖民地維吉尼亞聯邦的種植園主,由於經濟困難以及為了他父親的健康,全家於1720 年返回英格蘭。在出版所謂的《奴隸聖經》那一年的3月,英國通過了《廢除奴隸貿易法》(Slave Trade Act 1807)。作為英國國教廢除奴隸制的主要倡導者,這項法律是他努力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成果。
格拉斯哥大學持有的這本罕見的奴隸聖經正本,在外觀上已有損壞。該校圖書管理員凱拉.麥基(Keira McKee)說:「奴隸聖經的縫線有斷裂,部分紙板脫落,脆弱的紙質封面覆蓋材料也已大量破損。如果再不做特別處理,書的外觀狀況將會迅速惡化 。」
美國加州奧海第一浸信會(First Baptist Church of Ojai, California)牧師葛文.奧特倫德(Gavin Ortlund)則回應說,了解這類聖經文本相當重要,因為透過不同版本的比較,更可以證實上帝的話語,祂清楚強調且譴責所有形式的奴隸制。 (資料來源:The Christian Post, The Reve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