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影響力聯盟

親子關係不卡關!從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開始

檢舉
果子傳媒 果子傳媒 追蹤
「不准哭!」、「你發什麼脾氣!」當大人企圖用怒氣遏止孩子的情緒,或許可以暫時止息表面張力,但卻止不住孩子內在的真實感受。

◎編輯整理/司提反

情緒的抒發,是身心健康重要的一環,但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很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導致我們也會去壓抑孩子的情緒;又或者我們因著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用”情緒化”的方式來宣洩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比如用大吼大叫或動手打人來表達生氣的感受,對方並不清楚我們真正要表達的情緒、以及這些情緒形成的緣由,這都是不健康的,也帶來關係的嚴重破壞。

了解彼此的情緒,我們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和需要,這要從接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開始。

用怒氣止住孩子的情緒 卻止不住他內在感受

我們常聽到、也常講「不要生氣」「不要哭」「不要難過,有什麼好難過的!」「有什麼好生氣的!」這樣的話,其實這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我們的情緒,不可能因為這些話語就可以解除。

試想,如果我們對孩子大發雷霆之際,孩子跟我們說:「不要生氣啦!這有什麼好生氣的?!」我們有何感受?想必是火上加油吧!同理,孩子們有情緒時,如果聽到我們類似的話語,恐怕也不會太好過,更遑論想收到什麼止息情緒的效果了!

可見,當我們發出類似言論時,孩子情緒停止,可能只是被壓抑住罷了,長遠看來,絕非良好健康的方式。

請允許情緒存在 但要慎選表達方法

情緒,其實沒有對錯,都是內心真實感受的反應;但有感受、情緒之後,所產生的行為和決定,則有是非對錯之分。例如,生氣本身不見得是錯的,但決定口不擇言,甚至動手打人,則肯定是錯的。因此,應該容許自己和孩子有情緒抒發的時候,但要謹慎決定情緒表達的方式。

接納我們和孩子都會有情緒,了解情緒本身並不是錯的,不要一味壓抑和否定情緒的存在,容許並引導對方健康表達,避免引發錯誤的情緒暴衝,是讓情緒健康的首部曲。

畢竟身為父母的我們,有更多的生命歷練,也更看重彼此的關係,讓我們帶頭成為良好情緒管理的表率和榜樣,有更多的學習和努力,來開啟健康情緒管理的正向循環。

找出情緒根源一起解決 打造「革命情感」

很多人容易掉進情緒的負面循環,諸如「遷怒」:爸爸被上司罵,回家後開啟”踢狗(貓)效應”,爸爸罵媽媽,媽媽打小孩,孩子踢狗;或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停留在負面循環中,就不容易脫身與改善。

那要如何開啟正向循環呢?首先,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可以做些什麼開始。例如,孩子有許多行為和情緒,起因於他對當下生活的”無聊”,我們能否不要只把3C產品塞在他們手中,願意多花些心思,構想尋求執行某些生活上的巧思與變化,帶來更多生活上的樂趣,孩子因無聊而起的諸多情緒,自可消失於無形。

當負面情緒到來時,不要只想用簡單速成的方式解決。「不要哭!哭什麼!有什麼好哭的!」解決不了問題,問「為什麼哭?」找出原因,將之解決,才是解決負面情緒的根本之道。並且,在一起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的關係會更加親近,有種”革命情感”的關係在其中,難處會變為祝福。

幫幫孩子 透過引導找出情緒背後的需要

其實,負面情緒有其重要的價值,它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以及負面情緒的”對象”。藉由負面情緒的出現,幫助我們發現自己有哪些落空的期待和沒有被滿足的需要,諸如,被尊重、被肯定、尋求價值、…。

例如,孩子在公眾場合因無聊而哭鬧,引發自己生氣的負面情緒。仔細探求,到底自己為何而生氣?是不喜歡孩子吵?自己需要安靜?擔心他人觀感、怕自己丟臉?期待孩子的表現讓自己得著讚譽和面子?;又如對於被插隊的不滿和怒氣,可能根源是對於公平的期待和需要…等。

負面的情緒出現,可以溯本清源,找到自己真正的期待和需要,從而找到釐清、調整、溝通、處理等對症下藥的解決之道。

這些練習,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他們思考層次的限制,比較沒有辦法去找到負面情緒的根源;我們則相對容易。因此,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努力、覺察和練習開始,熟練辨明自己情緒的根源,進而引導孩子,也去標記和辨識引發他們情緒的緣由,找到他們真正的期待和需要,對症下藥,讓負面情緒得以健康抒發、表達和釋放;而不是只停留在情緒層面和漩渦,甚至形成負向的循環。

情緒管理3步驟練習 辨別情緒 ➪找出緣由 ➪滿足期待

要找出負面情緒的根源,首先,必須先發現、承認並辨明自己有什麼負面情緒。找到自己當下是什麼情緒?是生氣、沮喪、難過、挫折…?回溯並思想,自己為何會有這些情緒?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前面所提事件為例,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父母覺得生氣而向孩子發怒:同樣哭鬧,在家時就沒事,在外面餐廳父母則大發雷霆,孩子可能會莫名其妙,無所適從,感到混亂,對自己的行為舉止開始感到沒有安全感,甚至個性上開始變得退縮,形成不良的影響。

如果我們辨明緣由,事先告知孩子同樣行為在公眾場合會對其他人造成不便和侵擾,與家裏不同,需要有所節制,孩子便知道該有所進退與改變,親子雙方都可以得到更好的溝通成果。

清楚找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找到是什麼事情引發情緒,由此關聯推理出自己的期待與需求,這三步驟的練習,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以及親子間的溝通、互動、關係的建造,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把「內心需求」好好說出來 才能好好相愛

辨明自己的情緒以及背後的期待與需要之後,就是將其清楚表達出來。別忘記,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沒有讀心術的,我們很難精準猜到對方的心思和需要。若是期待對方每次都能精準探知我們的需要,並按我們的期待滿足我們的需要,實在是緣木求魚。但,我們若能清楚表明我們的期待和需求,對方的心力就可以放在正確的方向和位置上,彼此都能滿意,這就是溝通的價值。

當我們常常做這些練習和努力,辨明情緒、表達需要與期待的能力就會越來越熟練,彼此可以把心力和情感都傳遞在正確的方向上,關係就會越來越穩固、紮實和親密。祝福大家都是親密關係的大贏家!

本文由 古典音樂台《愛的記事本》節目授權重新編輯整理 ~ 收聽本集內容  (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