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聰(磐石之心教會傳道)
常在社交媒體看到朋友把遊山玩水的經歷發在朋友圈,有時候難以理解。直到自己坐在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外的餐廳,吃著土耳其風味的早午餐,不斷把所遇到新奇的事分享在社交媒體上,這才明白:「人是一種分享的群體,心中渴望有關係間的交流。」
眼前這棟聖索菲亞教堂有其複雜的歷史,使筆者想討論其建築與信仰的關係。其實,該建築原址之前曾建造過另外兩間教堂,但都毀壞。現今看見的是出於六世紀東羅馬帝國建造,由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輪替使用。在十五世紀時,土耳其穆斯林將其改為清真寺,二十世紀重新裝修改為博物館,二十一世紀在現任總統艾爾段任內再改回清真寺。
宗教建築作為城市精神指標
聖索菲亞教堂在歷史中多次被掌權者變更用途,顯露出建築對信仰的重要性。任何一個宗教都需要敬拜神的場所,並且會按照當時的政治勢力以建築表現宗教的興旺。因此,一幢宏偉建築對信徒而言就是一個精神指標。
雖然聖索菲亞教堂變更為宗教場所是想讓穆斯林在此敬拜,然而筆者實際到訪時見絕大多數是觀光客,只有極少部分穆斯林到此敬拜。
在伊斯坦堡城市裡清真寺林立,不乏可就近敬拜的地方。然而當地新一代的穆斯林為了服務每年超過兩百五十萬人次的觀光量,已無暇應付一日五次的禮拜。比起宗教傳統,他們更在意觀光產業以及個人的打扮。
另外,許多國際媒體所指:「該教堂的用途變更實際是為了政治考量,並非宗教目的。」總的來說,教堂的存在並非是信仰內涵與價值的保證。
基督徒要住在神的殿裡面
那麼,從基督教信仰該如何看宗教建築呢?從舊約看見,神使用會幕與聖殿這樣的建築,作為上帝與人會面的地方,以色列百姓常在這些場所中獻祭、敬拜以及吃喝快樂,享受與神恩惠下的團契生活。大衛甚至用詩篇來告訴我們,聖殿是他面見神的地方,是他一生的嚮往,因為透過聖殿能夠窺見一部分的天國景象(參申命記三十一章15節;詩篇二十七篇4節)。
雖然聖經表達出建築場所是重要的,但我們看到耶路撒冷聖殿被拆、聖索菲亞教堂成為清真寺、歐洲許多大教堂被變更用途。基督徒或許會想,為何上帝不保守將這些重要建築留下來呢?
其實留下來又如何?傳道書一章3-4節:「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傳道者所說的勞碌,不也是某種程度印證這些教堂的歷史?
信徒若沒有真實的信仰,那麼建築不過是個空殼。試想所羅門用當時最貴重的材料建造聖殿,是美的;啟示錄描述天堂是璧玉城、黃金街、玻璃海,更是美的。但是大衛卻不被外在的物質吸引,而是住在聖殿裡的神,天上的救主。當大衛仰望主時,他心裡就得完全的滿足。
即便住在華美的建築裡,經歷世界美景,或享受各地的美食,不就像是一個人的旅行,面臨無人分享的孤單?就如冷冰冰的宗教建築物,制式的外在儀文,若裡面沒有從主而來的滿足,再多的外在形式也是索然無味。
相反的,我們若看到天國的子民是一群被基督滿足的人,以致於內心沒有缺乏,只想著如何使別人得益處,因此互相憐惜、彼此幫補、慷慨分享。那麼在地上等候天國降臨的我們,現在就可以在教會認識、追求從主耶穌而來的福份,在教會建立這樣的群體關係。
因為,主基督已經是成為每一個信徒屬靈的殿,透過信心,我們就住在主裡面,與所有聖徒瞻仰祂的榮美,以祂為樂。
後記:筆者是在土耳其地震前一個月拜訪伊斯坦堡,距離地震中央一千一百多公里,因此未受影響。撇開信仰立場,土耳其是一個相當有親和力、活力、創意與多樣性的國家,願神憐憫還在困難與悲傷中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