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來昌(牧師)
經文:彼得前書四章1節
一講到受苦,我們往往聯想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意指經過一番苦修,就可以得到好的結果;越能吃苦耐勞就越強壯。
連基督徒的成長好像也是這樣,就是受苦、吃苦耐勞,對我們有一些造就性的好處。這不能說全錯,但是缺少一個正確的基礎。
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彼得前書四章1節提到:「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這樣的心志」似乎不只是說受苦的心志,我們要想到的是「與基督一同在肉身受苦」;基督徒要吃苦耐勞的心志跟世人有一點不同,我們總是在上帝的恩典和權柄之下受苦的。
基督徒隨時隨地都要有個認識:我們是活在神之下的,我們是祂所造,在祂的恩惠、慈愛、權柄下生活的。若你不常把主的權柄、恩典放在前面,不管你是努力或放縱,是走世界上的哪個道路,都是錯誤的。
我們讀書、投票、選舉,彼此有不同的立場;又或者我們跟別的信仰者做一樣的選擇,但有個不同就是,基督徒是活在上帝的權威和恩典之下,是因為上帝的權柄命令我們這樣做;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能夠這樣做。基督徒總是任何事都要先想到主,不是把受苦當做心志就好了,而是把「基督為我們在肉身受苦」、「我們跟基督一起在肉身受苦」當作兵器。
一個須避免的想法
當作兵器,就是跟罪與魔鬼作戰所需的武器。在以弗所書六章並未講到拿著與基督一起受苦的心志作武器,但在這裡講的意思是什麼?接著說:「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又是何意?
我們要避免的一種想法就是苦修主義和禁欲主義──叫我們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為你在肉身受很多苦的時候,罪惡比較不容易進來;可是這也不一定,有時候在肉身受苦越多,你的情欲、罪惡的思想卻越多。
還是要回到開頭所講,基督徒要過一個聖潔、得勝、靈性成長的生活,我們要活在上帝絕對的權威和恩典之下。立志行善雖然由不得我,但我們仍希望藉由立志、操練、對付,讓這個身體能夠聽我們的話,這裡面都需要受苦。
總是出於上帝的命令和恩典,使我們這樣做。認識基督在肉身為我們受苦的恩典,讓我們知道自己蒙了多大的福氣,然後憑著信心與基督相連,我們就在基督裡面蒙恩、稱義、成聖,逐漸的成長。
有些經驗會讓我們成長得快,有的時候會慢一點。基督徒對上帝的權柄和恩典、十字架救恩,了解得越多越好。我們全然相信主為我們做了一切,但我們並不是懶惰的。
基督徒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拼命的吃苦、拼命的服事、拼命的擺上,然後累得要死;另一個極端就是宣稱有信心,上帝都已經成就每件事了,所以就什麼事都不做,靜待神來成就救恩。這兩個都是錯誤的。我們非常努力工作,心中又有極大的平安;非常努力的操練,卻說這不是自己而是基督的功勞。
一、受苦是不好的
關於受苦,首先我們需要認識的是,受苦或者苦難不是一個好東西。在神創造的世界裡,原來沒有痛苦也沒有苦難,將來我們所去的新天新地也不會有。苦難包括死亡,是神對罪惡的刑罰,因此我們的本性會怕死、怕吃苦是很正常的。
華人文化有一種思維,是從我們還未信主就被灌輸的──若你靈命要成長,就要多多受苦,若你要做個好基督徒、好宣教士,你就要往那些最苦的地方去;去偏鄉牧會比較偉大,到大都會牧會就是愛世界。不要有這樣的觀念,我們在任何地方服事,都要能學會處卑賤也可以處豐富,免得生出屬靈的驕傲。
我看到很多傳道人在年輕時吃苦耐勞,但那不是在上帝的恩典和權柄之下所行──那是一種奮鬥或憤世嫉俗。有些服事者不一定是真心關愛偏鄉弱勢窮苦者,卻多少對於富有者有種妒恨:「你穿得那麼漂亮,吃得那麼好,錢賺那麼多,你有禍了,有錢人進天國比駱駝進針眼還要難呢!……」這些酸溜溜的話,不是一個基督徒該講的。要知道,「苦難」基本上不是一個好的東西。
若要有受苦的心志,不是對別人的嫉妒或自卑感,也不是孤芳自賞,總是出於上帝的權柄和恩典感動我,托住我,讓我不管是位居政府高位、在一○一大樓的富人之中,或者是在弱勢偏鄉的窮人之間見證上帝,我都沒有什麼可誇的,並且能常常喜樂。
我看到有一些傳道人,年輕的時候很痛苦,後來服事耗盡(burn out)就從禾場撤退了。若我們沒有足夠跟主的恩典相連,服事很快就耗盡、疲倦而感到痛苦,要不就變成滿口仁義道德,內心卻是想賺錢、多抓一點權。這是很危險的。
二、受苦也是很好的
第二個我們需要認識的是,受苦或苦難是非常好的。「受苦既是不好,受苦又是非常好的」,這兩點看似矛盾,實則一致。在這個受上帝詛咒的墮落世界,神卻使一切都有正面的意義,包括苦難和死亡有非常正面的意義。
試著回想你的一生,讓你印象深刻的,常常是一些辛苦或傷害的事,當我們在這些傷害中經歷到上帝的愛,常常又會成為最美的記憶,成為你的成熟長大和這一生值得去想的事情。
常常待在教會聚會唱詩,或者日常吃東西很愉快,往往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卻是在一些挫折中經歷上帝的恩典,比較令人難忘。每一朵芬芳的花朵,都經過一些痛苦的折磨;每一個香甜的果子都經過烈日的曝曬,受苦能夠叫我們產生這種好結果。
然而這與世人所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同,因為在上帝的恩典和權柄之下,我們才能如此。
所以說「受苦不好」、「受苦很好」,這兩個都是真實的、被聖經肯定的。受苦不好,因為這是罪惡的刑罰;受苦很好,因為上帝藉著苦難甚至死亡,給我們非常多認識、經歷和活出祂恩典的地方。
三、這世界有報應,但報應不完全
第三點需要認識的是,我們今生是有報應的。什麼叫報應?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我們行善,做主喜悅、遵守神的命令,祂就賜福我們;可以說我們行善就有好的報應,行惡就有壞的報應。
今生是有物質和身體上的報應。最有名的是申命記二十八章2節:「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這是古今中外大家都會問的問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那麼相反的,同一章15節:「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就是你做壞事不聽神的話,你一定會倒楣。
新約也講得很清楚。馬可福音十章29節:「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講簡單一點,人若為主行善,走主的道路,有很多的犧牲,30節說:「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
這是耶穌講的,人有報應,而且有現世報,不是將來到天上、在上帝面前才完全的報應,在地上就有報應,包括物質上的報償。耶穌講的這段經文似乎很有成功神學的味道:
你為主擺上一棟房屋,沒有不在今世得到百棟房屋的。
然後遺憾的是,耶穌又說:「並且要受逼迫……」不管要受逼迫是什麼意思,我們在今生有報應是真的。
然而這會帶來一個問題,若我們是善良的、是好基督徒,我們今生為什麼會受苦?有人碰到一點不舒服就會問:神為什麼讓我這麼倒楣?若是有很多不舒服的事更會問:神為什麼讓這事情發生?上帝到底公不公平?我們都覺得自己還不錯,別人也沒有比我們更好,為什麼神會這樣對我?
耶穌說,若我們聽主的話,以下的福會臨到我,似乎沒有啊!如果惡人作惡,以下的禍會臨到他,看起來也沒有啊!耶穌又說如果為祂擺上,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這也沒有啊──我們常常看到「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一個人得到的福氣跟他的德性或靈性並不成正比,一個人得到的禍患跟他的邪惡也並不成正比。
但是我想在任何一個社會,不管再怎麼亂,根據我對聖經和對上帝的瞭解,再壞再邪惡的團體、社會裡面,我覺得一些基本的公平和正義還是有的,不會墮落到是非完全相反。
二次大戰期間,猶太人只因種族而非犯罪的緣故,遭到大量屠殺。但是即使在這麼多的邪惡之中,你還是看到一些上帝的公平,包括在納粹集中營裡面,猶太人彼此之間還是存有一些友愛和親情。即便在納粹的身上,有時也保留了一些人性的光輝,好比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就描述一位納粹軍官有高貴的情操。
我覺得無論是再怎麼邪惡的世界,甚至神學家說,就算到了地獄,也不是全然罪惡的。也就是上帝的良善,多少還有一些在那個地方,我們不能想像這宇宙有任何一個地方,或在任何情形之下是絕對邪惡的。
我們的信仰並非善惡二元論,一半善、一半惡;而是「上帝的良善會絕對的得勝」。所以在世上不管怎麼不公平,如何亟需改進,總是還能看到些許的公平在那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