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復活節是基督徒最重要的節日,新竹基督教聯合關懷協會4月9日週日上午十點,以「愛復活—Rise & Arise 青年興起,世代復活」為題,在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舉行超過千人的聯合崇拜,參與者以教會40歲以下青年世代為主;在會前敬拜進行中,現場就已經幾乎滿座;另在新竹各教會開闢直播點,共有網路632組的轉播,現場與線上估計超過五千人參與。
先進行捐血、愛心紙盒撲滿
連續27年的新竹區復活節聯合崇拜,是連結新竹縣市各教會合一,關懷社會的重心。近年新竹各教會聯合發起對許多急難家庭的扶助,成為城市需要者及時的幫助,今年從捐血行動、愛心紙盒撲滿、愛復活主日聚會三階段行動,以神的愛回應社會。
9日上午的聯合崇拜,開始前的九點二十分,新竹原住民泰雅煤源教會敬拜團,帶來年輕熱力的敬拜詩歌,與現場所有會眾一起「泰竹同行」。CROSSMAN敬拜團也在會中帶領詩歌敬拜,一同傳揚耶穌復活。聚會一開始,新竹基督教聯合關懷協會透過影音,向數千人一同見證教會多年來與弱勢家庭家庭陪伴的過程。
不光聽和講 真實經歷復活的主
上午十點整,在協會理事長苗其傑牧師的宣告中,為「青年興起,世代復活」的復活節聚會揭開序幕。Asia for JESUS 共同創辦人晏信中牧師以「興起.發光!」為題受邀分享說,知識讓我們認識神,但若沒有經歷神,遇到逼迫、患難常讓我們信仰動搖。現今面對外在的逼迫增加,內在的絕望更深,生命面對許多難題,使我們懷疑耶穌是否真實存在?祂真的愛我們?在信仰成長過程,不斷被挑,不論是家庭困難、身體疾病和經濟問題等各種挑戰。
2013年,他決定跨出去,他認為自己不能只在教會聽或傳講,卻沒有經歷。他向神說,現在的教會也要真實看見福音書上記載,「使瞎眼看見、耳聾聽見、瘸子行走」那位復活的主。晏牧師也獲啟示,新竹要有許多人被訓練、被興起、被恩膏。
晏牧師分享說,基督徒是光明之子,就像打開燈房間就會亮,當我們有耶穌基督,走到黑暗之地,那地就大放光明。當我們活在信仰裡,看到病人,就會伸出手為他禱告,相信神的作為。
勉勵走出舒適圈和降服於神
晏牧師以三個故事勉勵會眾。第一個是創世記15章17-18節,亞伯蘭離開富庶之地,到神所啟示他的地方去。同樣地,我們需要走出舒適圈,改變這個社會與城市,讓神的作為影響這個國家,我們也能成為周圍人看見的標竿。正如亞伯蘭向神獻祭,神喜悅亞伯蘭的祭,而且神與他立約。
第二個故事,列王記上18章36-37節,偶像巴力的先知與上帝的先知以利亞相爭,拿刀砍自己,巴力沒有出現。到了傍晚,以利亞求告神,讓火降臨到祭壇,信心大到一個程度,甚至在祭壇澆水,憑信心相信火會從天而降。相信「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件事會發生,最後看見神降下火焰,燒乾所有的水,讓祭壇燃燒。
第三個故事,主耶穌在人子角色受難,每一個釘痕、鞭傷、荊棘刺入頭上都極其痛苦;耶穌想要把受難的這杯挪去,但祂卻不斷降服於神,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耶穌也從死裡復活。
每個人成為使徒和領袖回應呼召
他說,當耶穌復活後,原本害怕死亡的門徒,生命全然翻轉,因為看到耶穌為他們付上的代價。當主的120個門徒開始不斷禱告,不斷全然的降服,聖靈的火降臨在他們身上,門徒變成使徒,帶的能力走遍各城鄉,醫治各樣疾病。他也期望每個人此時都能回應神,每個人能就像使徒一樣,開始被神差派,成為馨香的活祭。我們要聽見耶穌的心跳,看見耶穌復活大能澆灌在新竹,使新竹得地為業,成為「行公義,好憐憫,與神同行」的地方。晏牧師也祝福新竹的教會,用恩典對待彼此,成為政府的幫助,投入社會公益,成為豐盛的供應,以及台灣教會的典範。
新竹勝利堂李易松牧師回應時,呼召會眾禱告時,帶領每個人再次與神立約,建立教會,傳揚福音,使新竹人成為光明之子。新竹縣長楊文科特別為復活節錄製祝福短片,新竹區牧者帶領會眾一同為縣市府團隊、民意代表、政治專業者祝福禱告。
結合愛心行動 助急難和困難家庭
擁「台灣科技心臟」、「全台最年輕人口」的大新竹地區,新竹同工聯禱會多年來聯合眾多教會,號召所有基督徒,連續多年以愛心奉獻、紙盒撲滿等方式推展公益行動,幫助急難或疫情中困難的家庭,2022年募集126萬餘元,共幫助137個有需要的家庭。
今年,新竹基督教聯合關懷協會持續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從4月7日星期五,在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創藝大樓前,與大安醫院合作,100位愛心勇士參與捐血,以具體行動回應醫療的需要。4月9日上午,在新竹縣政府大禮堂與眾教會直播點,收集愛心紙盒撲滿,延續多年來的愛心行動,募集經費,在接下來一年繼續幫助每個因意外、疾病、頓失經濟來源而突然失速的家庭,使孩子得到溫飽,恢復正常生活。讓我們成為這城市急難家庭的後盾!
「復活是上帝的大能,關懷是你我的責任」。復活的主耶穌,今日活著,永遠活著。今年4月9日的聚會,聚焦青年興起,世代復活,點燃跨世代的愛心,把愛傳遞到社會的每個角落。讓新竹的豐盛,成為城市與國家的祝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