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汪純怡/報導】台灣在2019年宣告為「地方創生」元年,至今創生一詞已常廣泛使用在地方活化的議題。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佘日新說,地方創生所面對的,是工業化帶來的人口分布及社會變遷問題,全球都在找希望、找機會。他提醒青年及地方,在投入創生時,應創造永續的模式,而不是只靠短期的補助,並需要在地與返鄉、耆老與青年、政府與民間、教會與社會四重協力,才能共創「平衡幸福」。
「地方創生」概念源自日本。在台灣,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政策定位在國家安全戰略層級,主要是為因應總人口數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最終目標是要「均衡台灣」,促進島內移民及首都圈減壓,維持人口數。
地方創生因應的是全球都面臨的問題
佘日新教授說,地方創生的理念是起因於社會變遷,涉及人口學及社會學兩大脈絡的變化。社會在工業化發展之下,走向資本主義、大型企業與城市化,例如北京、東京、孟買都是超過兩千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工業化使交通便捷,大城市產生磁吸效果,人們就離鄉背井到比較能夠實現夢想的地方去發展。
佘日新教授說,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都可以看到偏鄉青壯年出外工作,家鄉產生隔代教養的現象。例如,從大陸春運返鄉人潮,就可看出鄉村農民工平時都到比較有機會賺得高所得的地方去發展。在東南亞如柬埔寨、越南這種現象也十分明顯,大型工廠就是工作機會所在。這種現象對原本的社會結構及人口分布造成重分配。
他說,多年前,他曾經到雲南非常偏僻的鄉下,第一次感受到聖經中耶穌吩咐大使命要傳福音「直到地極」是什麼感覺。吉普車直開到沒有路的地方,路的盡頭就是山壁,緊鄰山壁僅有一家居民,與世隔絕的畫面非常令人震撼。當時曾問這戶人家為什麼不離開?但他們說,我的家就在這邊,要去哪裡呢?
創造永續模式 有賴四重協力
佘日新說,因為人口分布變化及社會變遷,產生隔代教養問題、出現人口販賣,有的地方還因沒有盼望產生吸毒問題,而在日本則有高齡化問題,全世界都在找希望、找機會。而台灣地方創生概念最早就是從日本引進,主因是因高齡化非常嚴重,子女孝順想把父母遷移到城市,父母卻不一定願意離開,年輕人在城市發展,擔心在鄉下不願搬來的長輩,怎麼辦呢?就從地方創生想辦法。
佘日新教授提醒,地方創生必須要創造永續的模式,並需要四重協力:在地與返鄉、耆老與青年、政府與民間、教會與社會。
他曾看過一部紀錄片,有返鄉青年對於創生政策感到憤怒,認為是被騙回家鄉,因為只有返鄉後幾年得到補助,之後因補助結束,反而陷在地方也回不去城市。他提醒,政府施政中程綱領計畫,本來就不可能一直補貼,若自身營運模式不佳,僅靠外部資源,就會發生如紀錄片的抱怨。
佘日新呼籲年輕人,在地青年要檢視自己的視野格局能否創造內生型成長。返鄉青年雖具有大都市或國外的經驗,仍需要多元的來源協力,並且返鄉後要連結當地資源,不然會遭到當地質疑到底是真心扎根還是虛情假意。
基督徒看創生 最終要得生命
佘日新說,基督徒看地方創生,可以從他曾提出「平衡幸福」的矩陣思維,要從求生存、拚生計到過生活,最終要得生命。
他說,年輕人科技能力比上一代強,運作機制勢必要加入科技元素;而且心理素質要夠強,未必要大富大貴,但至少要能養活自己及所聘僱人員,且需要內生型的成長模式,而不是僅一、兩年倚靠外部資源。而向政府提案也要常常提案、以案養案,而不是只提一次案,就希望長久生存。
對於返鄉青年來說,要清楚回鄉做些什麼,如何與社會脈絡重新銜接,並非只唱高調。從求生存直到得生命,是漫長的過程。例如台中大安阿聰師芋頭酥,從在地糕餅到成為國宴點心,就是經過連結外部資源的艱辛過程。年輕人創生不是只有理念,還需要有資源連結能力。
而耆老想要振興地方,則必須善用年輕人的動能,給予遮蓋,不要挫敗他們。他也建議,各地教會長期在地方耕耘、陪伴地方居民,也可思考將教會變成地方創客中心或地方創生中心,目前已有教會在做相關工作,也有基督徒在做國度連結平台,都可藉由這些平台賦予更多功能角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