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30 好牧人

【睿智雞精特別號】「庇護中心」或「訓練基地」?

檢舉
林鴻信 林鴻信 追蹤
Photo by Leslie Jones on Unsplash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人是「關係」中的存在,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父母的兒女,未來將成為兒女的父母,從來沒有人生活在全然自我隔離的真空狀態,我們都生活在「關係」之中。因此,人與人的關係如果健康,比較能夠開發健全的自我;反之,人與人的關係若不健康,自我的成長必定面對許多艱辛波折。

進而言之,個體與群體、自我與他者之間,有相互加成或相互遞減的關係:健康的個體可建構健全的群體,而健全的群體則可形塑健康的個體,如此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反之則是相互遞減。另外,健康的自我可促成健康的他者,而健康的他者則可塑造健康的自我,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亦是相互遞減。

獨處與關係有如一體兩面
神學家潘霍華的名言:「凡不能獨處的,就當避免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避免獨處。」一方面,「與自己相處」是「與他者相處」的前提;另一方面,「與他者相處」則是「與自己相處」的前提。

若有人因逃避面對自己而加入團契,不只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且會給別人以及團契製造問題;若有人因無法在團契裡而選擇獨處,同樣是逃避自己的問題,而且會因遠離團契而更無機會學習成長。

潘霍華看見獨處與關係有如一體兩面,唯有能與自己相處者,才具有與別人相處的能力,這樣的人在群體中可望成為幫助者;凡是無法與自己相處,而老是想要逃入與別人的關係者,則在群體中經常成為別人的重擔。

潘霍華在獄中時,就身體囚禁而言,他是孤立的,但就心靈連結而言,他則豐富地繼續被各種關係孕育,其中有造物主與被造者的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兄弟姊妹的關係、愛人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以及與一切天父兒女們的關係。健康的關係是他在獄中面對許多困難考驗的力量來源。

教會應是具神國異象的訓練基地
請問當今教會究竟是什麼樣的信仰群體?如果教會只是不斷地提供安慰與鼓勵人的心靈雞湯,以致吸引大量無法獨處者,是否會造成需求者眾多而供應者難以承擔的狀況!教會固然應當邀請那些具有獨處能力者,進入信仰群體學習服事人,然而教會不應成為由兩種人組成的群體,總是由一部份的人在服事另外一部份的人──這種畫面看來一點也不陌生!

教會固然是那些受傷而無法獨處者的庇護中心,但也應當是發揮教育功能的訓練基地,鼓勵他們成為服事者。如果教會藉由教育訓練,把需求者提升成具有供應能力者,則可展開一幅新的畫面,人人同時是需求者與供應者,大家的需求可藉由彼此幫助、互相供應而滿足。

更重要的是,教會作為訓練基地,應當是具有上帝國異象的基地,除了供應心靈雞湯之外,更應提供異象的挑戰與呼召,如耶穌基督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一章15節)耶穌基督也差遣他的門徒:「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馬太福音九章38節)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