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位於英國倫敦泰唔士河北邊的西敏寺,一直是英王葬禮和加冕禮的地方。去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禮、數天前剛舉辦完的英王查爾斯三世加冕禮,都是在西敏寺舉行。尤其透過轉播讓全球觀眾清楚看見在大主教穿著聖袍主禮下,狹長的走道旁坐滿了賓客,響亮的號角聲、詩歌聲、以及神的話,還有門外敲響的鐘聲,在教堂傳出,也牽動全球許多人的心情。
這座融合傳統與創新的哥德式教堂,雖然不是倫敦最大的教堂,卻是英國的瑰寶,也是聖地,更象徵英國精神。自1987年起,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一部分。為何眾多教堂中,西敏寺獨具魅力,常受到關注?
目前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神學系教授「遇見神聖空間──教堂神學」,曾與先生王裕華建築師合著《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和《遇見亞洲12座教堂》的蔡清徽老師受訪時,談到西敏寺的五個重要特色:
過去是歷代英王集體創作
一、尊重傳統與創新:
從建築來看,西敏寺早期四周都是荒煙蔓草,泰晤士河旁的沼澤地,是倫敦西區邊陲地帶,隨著城市發展和變化,如今成為都市的核心地區;相對於鄰近黃褐色外牆的國會大廈,白色西敏寺建築在古典建築群中格外醒目。
她說,西敏寺從英文名字Westminster Abbey,原本是修道院教堂,約於西元960年,英格蘭王埃德加一世在此地建修道院。十一世紀時,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懺悔者」愛德華,登上王位後因無法履行赴羅馬朝聖的願望,決定以石材重新修建西敏寺。自1045年到1065年耗時20年,建築風格為質樸的諾曼風格。
來自法國諾曼地區的威廉一世在黑斯廷戰役後統治英國,成為第一位在西敏寺加冕的英國國王,但也隨著諾曼人登陸英國,開始將代表法國的哥德風格建築帶來英國,大量興建教堂。
十三世紀英王亨利三世重修西敏寺,將原本諾曼式建築改為哥德式,為感念懺悔者愛德華,亨利三世將其靈柩移往主殿祭壇正後方。擴建工程直到1517年亨利七世才完成。因此,西敏寺也成為歷代英王的集體創作。直到英王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改立英國國教,西敏寺從此成為英國倫敦聖公會教堂。
近代歷經大火重建 英式哥德風成型
蔡清徽老師也表示,十八、十九世紀時,西敏寺歷經多次大火,以及二次大戰轟炸襲擊,多次重新修復,成為現今的風貌。西敏寺既為英式哥德建築,但又具有不同於歐洲大陸的垂直簡練的哥德風格。
她提到,原本西敏寺大門在北邊,於1065年落成,是傳統法國哥德式風格,有四支「尖矛式垂直柱」與玫瑰窗,語彙上與巴黎聖母院同期同類,整體顯得古意盎然;1735-1745年在西面修建時,採用英國哥德風的造型,以雙塔造型,沒有大型彩繪玻璃,僅有長形線條玻璃窗,成為舉辦儀式主要入口。因此,從不同入口處,可看見不同年代哥德風格的演繹。
二、歷代接力組合而成的「四合一」敬拜列車:
她指出,西敏寺原本是本篤修道院的教堂,有別於大型禮儀教堂或者是朝聖教堂,空間因應聖歌隊在裡面對座吟唱,所以這裡也是修士們「七時課」祈禱的場所。中殿的長廊狹窄,座位是對坐的,演變到後來君王加冕禮的時候,君王從長廊走進去,剛好對坐的眾席列在兩旁迎接,成為觀禮的最佳座位。
西敏寺原本規模是一個小教堂,後來歷代君王覺得非常重要,就不斷增建。平面可謂是「四合一」:中殿、聖詠席、聖壇、後殿。其中亨利七世在1503至1519年間,從原來教堂東邊的聖壇,延伸出去所增建的後殿,規模幾乎是另一棟獨立的教堂,猶如神來之筆。有精緻的錐狀、扇型拱浮雕,以及美麗的彩繪玻璃,也是歐洲數一數二的「錐狀扇型拱屋頂」,設計非常華麗。
每次新建如同列車多增一節節車廂
她說,西敏寺每次的新建,不論是君王或受委任的建築師,都尊重歷史的傳統來加以創新。他們對傳統引以為傲,在創新上也不會搞怪。一次次的新建,都宛如火車增加一節節車廂,愈來愈精緻;因此,西敏寺逐漸成為皇室進行各種典禮儀式使用的教堂,君王沿著狹長的走道,遙望遠端聖壇後殿透出的光,產生敬畏奉獻之心。
19世紀增建時,當討論教堂應要採用哪種建築風格時,雖然各個建築師有不同主張,但有一群主導教堂風格的人,大力主張採用哥德風,認為這才是宗教建築的語言,因此英國以西敏寺為首的修復行動,也帶動19世紀英國哥德復古風,遍布在世界各地複製興建的教堂。譬如美國聖公會華盛頓國家座堂,就是將英國西敏寺複刻在美國國土。「哥德復古風」儼然成為聖公會大教堂的語言。
從查爾斯三世加冕儀式,涵蓋承認(The Recognition)、宣誓(The Oath)、膏抹(The Anointing)、授權(The Investiture)以及登基和致敬(The Enthronement)的過程。膏抹源自舊約的歷史傳統,宣誓代表君民雙方的誓約,新舊兼併的儀式,反映在教堂的語言,也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哥德風。
英王王后和各國名人安葬於此
三、立足於英國卻擁抱普世合一的精神堡壘:
蔡清徽老師提到,在查爾斯三世加冕當天,教堂門外傳出黑袍「死神」現身,畫面在網路上瘋傳,事後西敏寺澄清,那位只是協助宗教儀式的教堂人員。其實,從1970年以前,數百年來歷代二十四個英王和王后,都葬在西敏寺;亦有歷代名人,包括音樂家韓德爾、科學家牛頓、政治家邱吉爾、作家狄更斯、長老會的宣教師李文斯敦、主張廢除奴隸的威廉.威伯福斯等不同族群、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物,不是只有聖公會的教友或是權貴安葬在此地。這是英國國教入世,擁抱普世合一精神的作法。
王室重要典禮所在 引領全球關注
四、成為社會脈動的心臟:
她說,這座教堂在每個時代都不斷引領話題;譬如每次建堂討論時,建築師也會與社會溝通,考量地方輿論和市容改變,不僅在倫敦如社會脈動的心臟,也為全球關注重視。英國哥德式西敏寺是白色教堂,不像法國哥德式教堂的聖母院看上去是黝黑的,因此更形討喜。
五、反映敬拜新觀的教堂:
蔡清徽老師指出,如此狹長的教堂,讓人聯想在漫長人生中,需要主耶穌保守看顧;西敏寺的成功,不僅是重塑教堂的尊貴、榮耀、權勢和敬拜,也是屬於王室與人民的殿堂。
在此舉行的王室盛大典禮,包括國王加冕典禮,在上帝見證下宣誓,在祭壇和眾人前「奉獻」自己;或是在婚禮中「歡慶」,在喪禮的「感恩」中追思。不論是不是聖公會成員,透過轉播見證此重要時刻,整個流程牽動全球人民的情感,每個人也能從中找到共同的信仰經驗,也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和經歷,也符合現代敬拜禮儀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