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至親驟逝太意外,我的傷痛情緒怎麼辦?坦然面對悲傷 將思念轉化為好好生活的動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洪嘉蔚 追蹤
面對至親永別,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傷痛與悲傷?(圖/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張宰金牧師提醒,失去至親的人很常會因受到重大打擊,感到患得患失、焦慮,或害怕事情無法掌控在自己手裡的感覺。但是在聖經中,神提醒我們「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是我安然居住」。此外,神也賜給我們剛強、仁愛、謹守的心,而非膽怯的心,因此把我們心中的不安交託給神,能幫助我們的內心更加坦然。

【記者洪嘉蔚/採訪報導】台南一對母女8日過馬路遭左轉轎車撞上,使3歲的女童當場失去生命跡象,女童的媽媽則被捲入車底,重傷送醫。痛失愛女的爸爸聽聞噩耗後心碎不已,面對身旁重傷的妻子,也不敢告訴她愛女已經離世的事實。

面對痛失至親的心疼和遺憾,受難者家屬和親友的情緒總會特別複雜,面對未來身心狀態復原的漫漫長路,更是不知道該如何走出傷痛。

遇到重大傷痛事件的人,經常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走出悲傷。(圖/Ksenia Makagonova on Unsplash)

目前在中台神學院擔任副院長及教牧博士科主任的張宰金牧師,過去也曾遭遇喪偶之痛,因此明白至親永遠離開自己身邊,所帶來的的失落是多麽痛苦。他也在多年的調適中學習倚靠神,用正面的方式消化情緒、接受事實。現在他將自身經歷融合聖經真理,陪伴受到創傷的人重新找到生命的方向。

張宰金牧師。

複雜情緒無處安放 試著學習交託給上帝

張宰金牧師表示,遇到重大傷痛或失去至親的人,通常在第一時間會感到無所適從,但隨著時間推進,心中也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感受和情緒。

一、恐懼

失去至親的人很常會因受到重大打擊,感到患得患失、焦慮,或害怕事情無法掌控在自己手裡的感覺。這些想法和行為,都是他們的內心很恐懼再度失去至親的展現。

但是在聖經中,神提醒我們「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是我安然居住」(詩篇四篇8節)。此外,神也賜給我們剛強、仁愛、謹守的心,而非膽怯的心(參提摩太後書一章7節),因此把我們心中的不安交託給神,能幫助我們的內心更加坦然。

失去至親的人感受到恐懼與孤獨。(圖/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二、孤單

當看到身邊的人依然有至親陪伴時,受難者家屬面對親人離開的事實,也會有孤獨無依、感覺自己不被接納的感覺。不過張宰金牧師認為,每個人一定都有感受到孤單的時刻;孤單有時也能夠磨練我們對神的信心,讓我們真實感受在曠野中仍學習定睛仰望主的操練。

三、罪疚感

所愛的人意外離開,身旁的人總會自責。「如果我多關心他一點,會不會憾事就不會發生了?」「為什麼我沒有在他還健在時對他好一些?」種種想法都會讓人陷入懊悔與痛苦之中。

張宰金牧師提醒,對於心中的罪咎感,我們也要有所分辨。如果事情的發生真的是因為自己,在心靈上我們可以向神認罪悔改,求神幫助我們與祂和好,走過這段陰暗的時期。而若是鑽牛角尖、想像出來的罪疚感,而需要讓自己在認知上有所調整,通常也能尋求專業諮商人士的協助。

有時內心也會出現對於憾事發生的罪疚感。(圖/Fernando @cferdophotography on Unsplash)

  四、痛苦

憾事發生後,受難者親友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我們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理解和接受他們逝去的事實。但我們也要明白,在患難中也要讓自己學習按著自己的步調走出傷痛。

五、憤怒

傷者家屬在面對意外發生時,一定會有憤恨的情緒。若是公開表達憤怒的情緒,在某種程度上能幫助當事人紓解心情。但若是將情緒壓抑在心中、隱藏起來,情緒就會像一顆未爆彈,可能隨時會爆發出來。因此學習正確地處理情緒,是非常重要課題。

好好感受悲傷、好好思念

調適情緒、走出悲傷的漫漫過程中,往往在想法上也會有一些錯誤的迷思,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有些事情確實需要時間,我們也應該給自己好好感受悲傷、學習道別。

示意圖。(圖/Nathaniel Flowers on Unsplash)

張宰金牧師提醒,從悲傷中復原,並不是要我們就因此忘記這位我們所愛的人。有時受難者家屬也會聽見身旁的人對自己說:「不要再去想這些不開心的事了。」「別想了,日子總會過得去的。」但是這都不是正確的,因為經歷傷害的事實我們沒有辦法忘記,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轉化情緒,並與過去和逝者之間的情感共存。

情緒失落不代表你就是失敗者。張宰金牧師說,當我們失去了自己所擁有的美好人事物時,我們會不斷地問自己:「到底為什麼?」甚至會覺得自己一定有些事情沒有做好,才會導致事情發生。但是懊悔並不是正確的調適方法,好好的紀念離開的親友,這份情感將會成為前進的養分,讓我們更堅定地走在未來的道路上。

藉由文字、照片的紀錄,懷念至親與好友。(圖/Debby Hudson on Unsplash)

復原也不代表著我們面對遺憾都只能用樂觀與微笑來面對。我們在複雜的情緒當中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時間,照著自己的步調讓負面情緒隨著時間遞減,即便過程中也會有再度崩潰、無法釋懷的時刻,但是「寬容自己的悲傷」才是走出陰霾的良藥。

你正走在有盼望的道路上

如果持續出現憂鬱、過度自責、幻覺,或也想要輕生的念頭,都應該要立刻尋求專業心理醫師或諮商師的幫助。張宰金牧師也分享九項情緒檢視指標,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正在努力邁向新生活的路上。

一、感覺到心情已經逐漸變得開朗起來,並且循序漸進地讓自己的狀態更加平靜、平安。

二、改變環境而不是被環境改變。面對身邊所發生的事物,有適當的判斷、覺察和抉擇的能力,讓我們能主動做出正向的行為。

三、重新找到生活的新意義,把悲傷化作為前進的動力,去幫助身邊的人。

四、享受與離世的至親好友之間珍貴的回憶,每當想起對方時,思想到的都是彼此之間美好且寶貴的經歷。

思念與逝者之間曾經的美好經歷。(圖/Laura Fuhrman on Unsplash)

五、接納自己的悲傷、嘗試和身旁信任的人訴說情緒。生命本來就有陰晴圓缺、高山低谷,即使我們會在特定的日子想起離開的親友,我們也可以藉由寫日記、畫圖、禱告,或與人訴說來接納自己的感受。

六、即使身旁的人在陪伴過程中,說話刺傷了我們,我們仍能選擇饒恕、寬容對方。

七、接納這段經歷經歷,幫助他人面對痛苦。「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張宰金教授以自己為例表示,自己正是將喪偶之痛,逐漸轉化為教牧輔導的同理與關懷。

 八、重拾對生命的信心,願意幸福快樂的好好生活;這是邁向完全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

九、在主裡的心意被更新,生活再次有盼望。我們一定要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祂給我們的永生盼望能讓我們繼續向前走,我們也一定能從中領受神所賜給我們的恩典。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