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李容珍/台北報導】「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參哥林多前書九章22節)。社團法人陪伴者兒少生涯教育協會理事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受訪時建議,家有α世代的家長,以及與這世代密切接觸的成人及教會的兒少輔導,應該效法聖經教導,贏得α世代。 拉第石心理諮商所負責人洪桃美則建議,α世代的父母親陪同孩子一起上網,並且一起討論、分辨,引導他們正面的價值觀。
莫茲婷指出,據她觀察,同樣在國小學齡期,2010年後出生的α世代與2000年後出生的Z世代相較,其中都有一群孩子更有頭腦、創意及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也有一些個性極度畏縮、遇事容易退縮,也陷入自信心低落的憂鬱。而這兩種極端,在α世代中更為明顯。
父母及輔導者要找出與α世代的共通話題
造成兩極化的原因,莫茲婷認為,主要與α世代的孩子跟原生家庭父母建構的依附關係基礎有關;再加上α世代處在高度數位化的環境。但問題核心還是在於前者。
「在幼兒園到國小階段的孩子間,現在討論度最高的YouTube及抖音(TikTok)影片以及網紅是哪些?最常玩的線上遊戲是哪幾款?同儕間最夯的話題是什麼?家有α世代的父母及必須密切接觸這個族群的人,可以去了解,從中找出跟他們的共通話題。」
她建議家長及教會兒主老師,要避免「(網路、手機)成癮」以及「次文化」等名詞來定義α世代的網路使用行為;也不要先入為主對孩子有興趣的網路影片及線上遊戲內容進行批判。建議可以讓孩子們分享他們為什麼感興趣以及使用的心得與得著,孩子通常都很樂於分享,如此就比較容易找到話題切入點。
大人知道孩子喜歡的TikTok及線上遊戲嗎?
莫茲婷陪伴α世代的經驗是,孩子們愛看抖音(TikTok),當她看不懂影片的「梗」,就去問孩子,他們總能侃侃而談。α世代從小就習慣於短影音所傳達出來的創作與劇情邏輯,因此知道笑梗是什麼。雖然有時孩子跟她解說後,她還是不覺得好笑,但她仍然樂於跟孩子們同喜樂,這就是同理和陪伴。
莫茲婷說,α世代喜好多變及不願花時間在不感興趣的人事物上,但每個α世代的孩子仍保有上帝創造各人不同的性格、情緒以及內在想法和人格發展。α世代心中最深切的渴望,還是跟所在意的人之間的正向關係連結。
有關係就沒關係 同理產生對話
對於α世代的家長及想要為主贏得α世代的教會,莫茲婷建議可從以下面向著手:
一、 接受α世代從出生就是高度數位原生族群的事實,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及過去成長的經驗法則,去評斷α世代。建議用「回轉像小孩子」的心態去理解、傾聽及陪伴,勿先排斥、批判。
莫茲婷說,若現今的社會、職場及教會的成人,善加利用元宇宙及ChatGPT都是不可逆的趨勢,那麼α世代的爸媽以及教會,更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撩落去」、花時間陪伴孩子去探索。「知道他們在幹嘛?」孩子覺得大人很願意懂他,就會敞開分享,這時家長就可以協助孩子加以分辨。
二、 科技與人性及關係的連結密不可分,「有關係,就沒關係。」
莫茲婷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參歌羅西書一章28節)。例如α世代的孩子愛看抖音(TikTok),教會就可以善用這個管道。」
她提醒家長及教會兒少輔導,α世代若有手機及網路成癮現象,幾乎都跟原生家庭父母關係疏離有關。孩子在極度挫折的情況下,科技及網路成為他們情感依附的替代品。她建議家長及教會,關係是從了解、接納及對話而來,願更多α世代都能在愛的關係中被得著。
平板電腦是孩童保母 人際常遇到問題
拉第石心理諮商所負責人洪桃美受訪時表示,17年前她開心理諮商所,接觸的孩子雖然有發展上的問題,譬如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問題,那時候的家長多是五、六年級生,教養孩子上沒有手機網路的干擾,傾向在社區裡,找離家、離學校近的機構,依循社區專業心理師或復健師的指引;再加上學校和家庭的協助,一起來幫助孩子。孩子們長大後,情緒相對較穩定,也不會一直換工作,這種幫助是很好的。
現今孩子從幼兒開始,睜開眼就看到爸媽都在使用手機;平板電腦彷彿是他們的保母。進到幼稚園,同學和朋友也通通在用手機,所以是不曾經歷過沒有手機的日子。
她認為,現在的網絡世界帶給孩子的刺激非常多,他們不僅會接觸到台灣的資訊,也能跨越到其他國家。就連父母的價值觀,也受全世界網路資訊的影響。他們也會上網搜尋各種資訊,在教養孩童上,也不宥於過去的框架。
孩子在學校比較會遇到的困難,最主要是交不到朋友。因為現在每個班採取融合教育,裡面有外配的小孩,也有從其他國家來的孩子,特別是疫情這幾年,有些孩子是轉回台灣就讀,所以孩子在班上可能要適應其他多種文化的孩子,難免在言語習慣和情緒表達等各種行為模式上出現適應問題。
如果這個孩子較內向,又是獨生子女,在家沒有機會練習與他人互動,就可能在適應多元文化的時候內向退縮。當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嚴重受挫之後,有時候又會跟其他孩子起衝突,若是又不滿意學校或老師的處理,可能就導致孩子必須轉學。
考驗孩子教養 需要更多陪伴引導
「我遇到很多孩子轉學,都不是因為功課,而是交不到朋友!」洪桃美老師談到α世代孩子,他們去學校其實都不是為了老師,也不是為了考試、念書,而是為了交朋友。但若怎麼樣都交不到朋友,到另外環境,就學會交朋友的技巧嗎?其實也很難。因為他們在環境的轉換中,很自然會退縮起來,甚至到國中青春期,問題仍然存在,甚至就大炸鍋,家長拉不動孩子去學校,索性待在家裡,不講話也不出去、不上學。
另有一種情況,她曾接觸到幾個小五、小六的孩子,家長要他們從新竹轉校到台北,家長認為台北讀書的資源比較好,但是台北和新竹的孩子,特質不同、文化差異,台北的孩子比較有競爭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常會結成小圈圈。若是轉校生無法融入他們的小圈圈,就會很辛苦。
其中有一位小六生,會對母親說,這一圈學生常會講八卦,另外一圈學生講的話題,自己都無法融入。她在台北的學校上課,每一天都在懷念新竹的老師、同學;也常問母親「我一定要轉到台北嗎?我不能回新竹嗎?」到後來甚至說到,她經常有跳樓,想要自殺的念頭,母親才帶孩子來求助心理師。
疫情後回到學校反而恐慌不適應
疫情三年線上上課,不用去實體學校,雖然可與和家長有更多的互動, 然而現在回到學校正常上課後,她接到不少拒學的孩子。因為他們對於再回學校,感到恐慌、焦慮、憂鬱。疫情後,連常態的孩子都適應得辛苦,何況是有人際關係障礙的孩子。
洪桃美老師說,在資訊爆炸的世代,其實也考驗家長的教養。因為孩子們從一出生,在感官、大腦、情感上,就接收到大量的資訊。她建議父母親能陪同孩子一起看網路,並且一起討論、分辨,引導他們正面的價值觀,知道哪些是好的資訊,哪些是讓他們可以自動停看,不要第一時間罵孩子亂看。哥林多前書十章23節:「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洪桃美老師認為,家長不應放任孩子無休止的使用手機,但也不需要堅守不給孩子手機,使孩子在班上很難融入,影響孩子的社交話題。因此她建議可以和孩子討論,適當給他們自行使用半小時,還有親子共看共讀網路的時間,從中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家庭不安全依附 影響孩子人際
她最後提到,孩子人的際關係,來自家庭氣氛所產生的不安全依附,最是影響孩子能否延伸去交朋友。她說,現代父母承受工作壓力,或承受婆家、岳家的壓力,父母關係不好,雙方常起衝突,家庭氣氛也相對惡化孩子對人事等問題的處理觀,當他們在家沒有產生安全依附的連結,孩子到學校也可能無法跟老師同學產生依附的移轉。
另外是,父親忙於工作,母親具有掌控個性或是父母離婚爭監護權,或家長一方生病或意外死亡,或是單親後的生活窄化,都極可能造成孩子在人際上有跨不出去或退縮等現象。父母在孩子不在場情況下,更多協調溝通,找到平衡的相處方式,不要波及家庭氣氛,讓孩子感受到不安全感。她建議多陪孩子社區、操場、公園戶外運動,出外旅遊,一起用餐、聊天,多培養人際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