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未婚成單身舅舅、姑姑 婚輔專家:社會進入單身晚熟化 找伴先預備自己
2023-06-0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大齡未婚成單身舅舅、姑姑 婚輔專家:社會進入單身晚熟化 找伴先預備自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4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人數近170萬,與10年前相較,增幅約10%。這個年齡層仍單身的,多半經濟狀況及職涯發展都有一定的水準,並有相當的人脈存摺。單身並不與孤單畫上等號,其中很多人還成為家族中已婚兄弟姊妹所生養小孩的「單身姑姑」及「單身舅舅」。根據中研院社會研究所推估,2025年,台灣未婚男性將比女性多出45到50萬人。

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文昌受訪時指出,多年前中研院社會研究所楊文山老師就提出,台灣的單身舅舅將多於單身姑姑的趨勢,估計到了2050年,40到49歲單身者(含失婚)可能占30%;而單身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在人口學上稱為「婚姻擠壓」。現在台灣25到44歲的單身男女,已達人口比例的43.2%,且是男多於女,而從現今台灣適婚年齡的男女,女生普遍在經濟狀況及職涯發展上,表現不遜於同年齡的男性,這也造成適婚女性在擇偶時,普遍認為自己有條件「值得等待更好的另一半」。

蘇秀慧老師。

單身姑姑舅舅也須為自己找個伴
本身是基督徒的張文昌指出,現今的台灣社會「婚姻斜坡」的現象更為明顯。女性在擇偶時,對於男性「三高」(學歷、收入及身高)的要求更甚以往。但由於女性這方面的條件也已迎頭趕上男性,加上男女平權及性別平等的意識抬頭,愈來愈多的女性沒有把結婚生子放在自己人生一定要完成的計畫中,這也讓男生在現今的婚姻市場,未必是具有優勢的一方。

張文昌也提到,雖然依照官方統計,台灣的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占總人口比例有逐年攀升趨勢,但「同居但不結婚的男女」也占了單身人口很大的比例;而且台灣單身男女絕大多數都還沒有信主。那麼教會要怎麼陪伴及關懷單身信徒及未信主的單身社青?

台灣真愛家庭協會辦單身聯誼。(受訪者提供)

過去30歲晚熟現在40歲    
張文昌表示,很多教會對於適婚年齡的成人男女,仍然劃分「弟兄牧區(小組)」及「姊妹牧區(小組)」,他建議想要幫單身弟兄及姊妹找到另一半的教會,可以多辦一些跨越單身弟兄姊妹牧區或是跨教會的戀愛交友的聯誼活動。

再者,應鼓勵單身弟兄姊妹多約會,這裡的約會不單是指「一對一」,而是小團體性的聯合約會。他建議可以用「兩男兩女」或是「三男三女」的單身聯誼活動。單身男女可以先在小團體中彼此認識,若是互有好感,再由牧師(輔導)進一步遮蓋與輔導,增加可以認識更多未婚朋友的機會。

擁有多年婚前輔導實務經驗的蘇秀慧老師受訪表示,45歲是一個分水嶺,45歲前未婚單身者男多於女,之後則是女多於男。隨著時代及社會的變遷,過去30歲被稱為晚婚,以後可能要到40歲。

對於單身姑姑及單身舅舅增加的趨勢,蘇秀慧表示,很多適婚年齡的單身者,其實都有男女朋友,常見的情況是,有一方有進入婚姻的意願,但是對方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先這樣就好,也的確有愈來愈多的單身女性因為學歷提高,且經濟獨立自主,成為兄弟姊妹小孩喜歡的單身姑姑。

需為單身男女營造交友環境。(台灣真愛家庭協會提供)

而蘇秀慧鼓勵有共同信仰的單身男女,聖經教導「兩個人比一個人好」,信仰的教導是可以過簡單的生活,若是因為經濟的緣故而延緩進入婚姻,其實可以更多禱告尋求,多參加聯誼活動,認識不同的異性,提高遇到另一半的機會。

台灣真愛家庭協會執行長延玲珍受訪時指出,她的協會設有「單身導師」專責協助「單身姑姑」及「單身舅舅」的族群。其實有不少的單身男性,有很好的學歷及經濟基礎,也很想要進入婚姻,但可能不善於人際互動,導致可能讓心儀的女生不開心而不自知。

像是有一位「理工男」,好不容易遇到心儀的對象,但有一天女方卻很生氣向協會說:「不願再跟對方交往下去了」,細問之後才發現,那位理工男常對女方傳來的訊息已讀不回。單身導師介入輔導後,理工男的反應是「有空再回就好了,這樣也不行?」後來兩人開誠布公談過後,理工男願意做出調整,女方也可以接受,現在雙方已經步入穩定交往的階段。

延玲珍指出,當單身姑姑及單身舅舅主動來找協會時,她就會為他們安排適合的聯誼活動,讓彼此可以先從團體約會做起。她也常鼓勵30多歲還單身的弟兄姊妹,可以多跟不同教會的單身弟兄姊妹認識聯誼,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單身生活,也預備好自己進入婚姻,找到神所預備的另一半。

相關新聞:超單身社會 如何脫單找到你的另一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