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蘇嘉俐∕報導】在她的畢業典禮之前,坎貝爾.利諾(Campbell Lino)與一大群人談論耶穌,最多只有75人,那是在她教會舉行的一次禱告會上。
坎貝爾是美國德州漢布爾市(Humble)阿塔斯科西塔高中(Atascocita High School)的畢業生代表。5月26日,她走上該校畢業典禮的講台致詞並談論耶穌。這所高中有近4,000名學生,畢業典禮在休士頓德州人足球隊(Houston Texans)週日比賽的體育場舉行,共有1萬名觀眾與會,包括905名高中畢業生。
坎貝爾的畢業生致詞
以成為畢業生代表致詞宣揚耶穌為目標
坎貝爾幼時在漢布爾市獨立學區就學時,她就立下目標,希望將來能成為畢業生代表致詞。此一動機與她本人無關,而是為了能有機會指引他人轉向基督。
她的畢業生代表致詞以慣常聽到的德州口吻「嗨,大家好」(Hi, ya’ll)開場,她首先恭賀班上排名前10名的畢業生。
「現在我想和大家談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耶穌基督,以及祂如何改變了我的生命」,她說。
接下來幾秒鐘現場觀眾的反應,令坎貝爾和在場的雙親納森(Nathan)和妮可(Nicole)都大感驚訝。
坎貝爾在今年5月初獲選為畢業生代表,她知道自己有機會當全校同學的面分享福音,於是她在幾週後依照指示提交了自己擬定的演講稿,並且呈交給校長。
「校長告訴我不能發表那篇演講稿,他不想讓我演說其中部分內容」,坎貝爾接受《浸信會新聞》(Baptist Press)採訪時說。「我們花了大約30分鐘來整理我的講稿,斟酌當中的措辭。」
「我的想法是演說內容不應該冒犯別人;然而,校長想刪掉的內容是我介紹福音時相當重要的部分。」
坎貝爾將此事經過告訴父母。
與父母一同擬定畢典福音演講稿
坎貝爾的高三生活過得有些與眾不同。她的父親納森創立了東北休士頓浸信會(Northeast Houston Baptist Church), 去年6月1日接受呼召去牧養福尼第一浸信會(First Baptist in Forney),如今屆滿一週年。福尼距離達拉斯約有240 英里。坎貝爾的雙親當初決定讓她繼續就讀阿塔斯科西塔中學,完成高中學業,因此,坎貝爾就讀高三時是與來自休士頓教會的一對夫婦同住,而獲選為畢業生代表致詞是她的目標之一。
「坎貝爾從小在同一個社區長大,她一直參加同一個教會聚會,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就讀於同一所當地學校。她在同一個社區過著很穩定的生活」,父親納森.利諾牧師說。
為了能夠達成分享福音的目標,同時兼顧尊重權威,坎貝爾和她的父母重新編寫了演講稿。
「我們討論了介紹福音的不同方式」,坎貝爾說。 「一週後,演講稿得到校方認可。」
該校舉辦畢業相關活動時,曾發出一則免責聲明,將學校與學生致詞的內容切割。坎貝爾準備畢業生致詞時,也揣想觀眾的反應。她猜想,如果同學們起哄或站起來走了怎麼辦? 如果觀眾大聲制止她說下去,她該怎麼辦?
大部分人認為在德州不必擔心這些事情會發生,然而,「那真的是一個緊張的時刻」,父親納森說。
「這是壓力極大且會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事情,因為我們不知道實際上會發生什麼事。她的學校校風崇尚自由,我們必須事先設想各種可能情況的發生。」
「我們為她17歲能有如此的勇氣而深以為傲。」
台上說「耶穌基督」來賓報以歡呼掌聲
當坎貝爾在台上說:「……耶穌基督,以及祂如何改變了我的生命」時,來賓報以歡呼掌聲。
「我不知道觀眾會有什麼反應」,坎貝爾說。「我假設場面不會很熱烈。當我走上講台時,我非常緊張,拼命地禱告。」「當他們開始鼓掌時,我感到震驚,很高興知道群眾支持我。」
坎貝爾在演說中分享道,在她真正理解耶穌帶給她的意義之前,她對生命感到困惑。她在學習其他語言和學術方面很有天賦,她也有很好的家庭和朋友;然而,她想突破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努力從她所看到的世界中尋求快樂。
「但後來我了解到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人類真正的君王」,她對著麥克風說;隨後歡眾席間的掌聲和歡呼聲愈來愈大。
她說,承認耶穌和祂的主權,就會繁榮興盛, 反之,耶穌不在之處就有破碎,而祂對全人類的愛體現於十字架上的受難,以及三天之後祂的復活。
她說,了解這一切之後,「徹底改變了我。」
她的見證以邀請想要經歷相同改變的人到教會作為結束。她表示,東北休士頓浸信會很樂意跟大家進行相關討論。
「教會就在我們學校旁邊」,她特別指出。
坎貝爾畢業致詞的幾支影片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爆紅,其中一段影片在臉書(Facebook)的瀏覽次數至5月30日止已超過 91,000 次。
今年秋天,坎貝爾將進入俄亥俄州錫達維爾大學(Cedarville University)就讀,她的哥哥科爾頓(Colton)亦就讀該校。坎貝爾將主修語言學,輔修聖經研究,希望幫助她朝成為宣教士和從事聖經翻譯的目標前進。
「我依然對觀眾的反應感到震驚」,她向《浸信會新聞》描述她代表畢業生致詞後下台的感受。「我感覺到主的同在。」
(資料來源:Baptis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