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蔡維信、尤佩珊
採訪/雨往.供圖/高雄印尼之友協會
出了南臺灣港都高雄豪邁新穎的火車站,過了幾條街,來到河南路與南華路交叉口。坐落幸福川旁街角的「南國人文美食坊」几淨窗明,亮眼壁紙散放出南洋熱情。
三角窗店面外牆的廣告看板上畫著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的獨特景色,騎樓梁柱上懸掛著一幅地圖―南北以建國路與八德路為界,東西在林森路及南台路之間,劃出「高雄南國商圈」,迎接著來自東南亞的移居者,好像回了家;也招喚著在地人來「偽出國」,體驗東南亞風情。
這是一間甚麼樣的店鋪?這個商圈還有甚麼意圖?這一切又是怎麼開始的?
看見住進家裡的印尼妹妹
2012年,蔡維信自美返臺定居,以志工身分在工業福音團契(以下簡稱工福)與約書亞管理學院服事,並為了希望在故鄉需要較大的地方盡一己之力,搬到高雄,先寄宿於離車站不遠的聖光神學院。
聖光校園周邊的幾家小食鋪、雜貨店,看板上是陌生的文字。沿著店家的人行道上,總是蹲著一群來自南洋的工人,或說笑,或吃便當。市區大小公園,總有幾位蒙頭的女性,推著輪椅,陪著臺灣阿公阿嬤曬太陽。
維信從訪視工福的外籍移工和新住民事工中,知道了移工這個族群的需要。然而他跟當時聖光副院長尤佩珊(以下稱Susan)分享時,在聖光多年的Susan說她都看到了,卻沒有看見。這豈不是一般臺灣社會,甚至教會的光景嗎?
當維信更進一步調查,發現當時在臺印尼移工約有19萬,至今最高達27萬。當時已有屬於泰國、菲律賓移工的教會,也有關懷越南移工的事工。但是,這群多為居家看護的「印尼妹妹」,代替許許多多臺灣家庭承負起照顧長輩的擔子,為高齡化社會貢獻心神、體力、青春,可曾得到大眾與教會關愛的眼光?
不過,怎麼接觸、服事她們?除了語言隔閡,看護的工作是常年、長時間。若是她們來不了教會,教會可能去到她們中間嗎?
他向Susan表示,願意提供獎學金給印尼僑生,希望他們能協助接觸、關懷同樣來自印尼的移工。沒想到華僑神學生謝慧春因延遲了抵達聖光報到的時間,錯過秋季實習的安排,恰好能在2013年春季開學時,加入這個新的服事團隊。團隊還包括劉歷志、黃美春這對聖光帶職神學生夫婦。
起初,他們租下一間印尼雜貨店二樓卡拉OK房外的空間,擺上幾張桌子,讓前來購物、K歌的印尼移工,可以輕鬆聊天、學中文、玩桌遊。然而有固定休假的廠工來來去去,很難建立關係。維信和同工重新思考策略,眼光再次轉向占移工人數80%的看護工。
跨文化宣教的挑戰,多在於語言和環境適應。但是這群來照顧臺灣阿公阿嬤的印尼妹妹看護工,承擔了這些挑戰—她們與臺灣家庭一起生活,能以中文、臺語溝通,適應了臺灣的文化與環境。
蔡維信想著:她們難得有休假,尤其在臺灣南部,要如何接觸,的確是個挑戰。既然她們已跨越文化來到我們中間,我們何不「道成肉身」,去到她們中間?於是他與來自不同教會、協會的同工組成團隊,包括神學生謝慧春,走出樓房,走進公園,那是印尼妹妹每天都會推著阿公阿嬤去的地方。在那裡每週一次的「恩慈相遇」,團隊中有人關懷臺灣長輩,有人與印尼妹妹交談,同工稱之為「配對關懷」。
給她們所需要的愛
團隊的原則是:尊重她們的信仰(多為穆斯林);不在公開場合談基督信仰;不願因宗教言語攔阻關係。關係建立了,同工便可智慧、敏銳地觀察時機,分享生活、生命見證。聖經所說的「信、望、愛」,維信期許從「愛」開始實踐—讓她們感受被聽見、看見、尊重,帶給她們盼望,成為信心的起點。
從公園裡的談話,維信與Susan的團隊發現,很多印尼看護把人生裡心神體力最好的年歲,投注於照顧臺灣長輩,卻錯過了自己孩子的成長,婚姻出狀況的也不在少數。當她們必須回到家鄉時,可能只剩下一幢空洞的大宅院守候著;這是她們多年來寄錢回家換得的資產,卻已經沒有家人可以和她們共享。
蔡維信開始策劃,教授看護工中文、英文、烘焙、電腦,期盼她們有了技藝,就不需要留在臺灣那麼久,可以早日與家人團聚,往後也能以此謀生,不再需要離鄉。
2014年「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Kaohsiung Friends of Indonesia,簡稱KFI)成立,由蔡維信出任理事長,事工夥伴Susan擔任祕書長。2017年開始區隔出一個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的面向。
辦公室啟用時,邀請高雄市府兩個局處、南部五所大學、一所高職的高層代表,加上區長、里長、民間夥伴,及教會團體代表參加。現在這種合作關係甚至擴展為八所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gram)夥伴,成為大學資源和移居者需要相會的平台。
KFI與社區密切連結,2020年設立KFI南國中心,由大學和教會提供技藝班的師資,也開設課輔班,並組織分散的東南亞店家。接觸的對象也由移工,擴展到新住民(俗稱「外籍新娘」或「外配」)、新二代(父母一方來自東南亞,過去稱之為「新臺灣之子」或「外配子女」)。而公園裡對印尼看護的關懷,也沒有停止。蔡維信和KFI團隊認真經營,近十年來已在印尼移工中建立信譽,似乎只要與印尼沾上邊的事,都會來找他們。
一個深夜裡,維信手機響了,是醫院打來的。阿迪(化名),一位才到臺灣一個月的印尼看護,因急性盲腸炎需要開刀住院。院方要她簽手術同意書,但語言不通,讓她因害怕而拒簽。醫護人員不知從哪裡打聽到KFI,想請位懂印尼語的老師協助翻譯。維信和同工立刻前往,在解釋清楚後順利拿到簽名,動了手術。手術後第二天,同工去探望她時,帶領這位驚懼中的印尼妹妹做了決志禱告。類似這樣的例子多次發生在團隊之中。
住到南國人的中間
商圈裡的大小商店,原是各自為政,都只賣給「自己人」,使得本來客源就有限的店家,因競爭激烈,彼此關係非常緊張。高雄車站重建工程預期在2027年完成,之後周邊商圈將不斷發展,租金只有越來越高。這些印尼、越南的小吃店、雜貨舖,可如何生存?
蔡維信與店家商議,鼓勵他們把眼光放遠,把餅做大:擴展客源,吸引已習於國際文化的在地港都人,也招攬因便利捷運、輕軌來高雄「觀光」的鄰近都會居民,在跨入這些商家的同時,「一秒到東南亞」,無需離開國門便能體驗異地風情。
2018年,KFI結合並協調商圈店家,舉辦以南國為主題的活動,各有主打項目。經過這次經驗,老闆們之間的關係改善了,開始有了「社群」意識,彼此間不再是競爭的對手,而是協力共榮的夥伴。KFI的信念是與店家建立良好、穩固的關係,因為老闆們不僅是商人,更是移工群體的意見領袖,透過他們能接觸、影響顧客。
2022年,位於商圈心臟地點、河南路與南華路交叉的「三角窗」店鋪空出來了。蔡維信與Susan再三思量:這可是南國商圈的門面,是人潮動線交會、最引人注目的黃金地點。如果來個毫不相干的店鋪,懸掛著與東南亞文化迥異的招牌,實在可惜!況且,他們已經營社區多年,該是真正「住在他們中間」的時候了。
這對事工夥伴描繪出一幅景象—從大大的玻璃窗望進來,蒙著頭巾的印尼妹妹,黑髮的臺灣本地人,褐髮、金髮的外國觀光客,隔著菲律賓蛋塔糕、馬來西亞椰糖凍、印尼月亮餅等各式小點,就著一壺水果茶,在笑聲中談談生活與生命。
10月,獨資的南國人文美食坊開張了。開幕那天,裡外不過九張桌子,就招呼了大概四、五百位訪客;試營運的兩個月中,也接待了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客人。此後,維信負責迎接客人,Susan站在吧檯後張羅吃食,時不時可見到新住民和本地人同桌進餐,或聽見輕柔的笑聲,或見到握著手、在閃閃淚光中共同承受生命之重的畫面。
曾有公司包場做員工培訓,接洽人先來喝咖啡探路。沒想到相談甚歡,認同南國理念,現在已經報名,要成為技藝班的烘焙老師,客人成了同工。
移居者成了鄰舍
投注資源於這群移工、新住民,到底帶了多少人信主?又希望得到了甚麼回報?
對蔡維信而言,關懷、扶助弱勢,是深植於基因的信念,與不得不做的使命。母親擔任臺北雙連幼稚園園長多年,在社會仍排斥身心障礙者的年代,開創對高度智障孩童的幼兒教育,父親也將退休金的半數拿來支持這個事工。表妹林淑珍牧師帶領所牧養的臺中客西馬尼行道會,從1990年代晚期開始關懷來自越南的移工與外籍配偶(參閱本刊30期〈重價換取的南海明珠—關懷臺灣外籍配偶〉)。
另外一個重大的影響來自維信的亡妻李小密(2009年她因癌症被接回天家),幫助有需要的、受苦的人,一直是他們多年來的心願。在返臺開始服事前,他還特別先去富勒神學院的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接受有關扶貧事工的裝備。
自1980年代後期,臺灣從東南亞引進勞工,加上來自東南亞的配偶,他們曾被稱為「外勞仔」、「菲勞」、「菲傭」、「外籍新娘」、「外配」。這些「外人」,為臺灣提供近6%(2020年統計)的勞動力,孕育下一代,無論能在此地停留多久,他們已經成為社會的一部分。
他們是「移居者」—把居所從家鄉遷來寶島;他們是臺灣人的「鄰舍」。
小泰(化名)的家庭背景有點複雜;家裡那個看來像是爸爸的人,他叫他「哥哥」。他的弟弟來上KFI的課輔班,非常喜歡,便把兄姊也邀來。那時小泰中輟一年了,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周遭的人事物都像懷著怒氣般看不順眼。來自文藻外語大學的大姊姊親切地教導,小泰有了轉變,覺得學習不那麼無聊,一學期後便復學了。
經營小吃店的爸爸驚喜之餘,也開始頻繁出入KFI,知道了如何維持店面整潔。他這一家店改變了,也帶動附近商家整修、清潔,漸漸地,商圈店家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2022年9月,KFI甚至輔導這些店家,連同地區新住民和大學領袖,成立了商圈發展促進會,也開始得到主流社會的認識與肯定。
對維信,對Susan,以及團隊所有成員來說,機構名稱的縮寫KFI,現在是代表Kindness(恩慈)、Friendship(友誼)、Impact(影響);以恩慈待人,建立友誼,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力甚至可以延伸到印尼。印尼穆斯林占總人口約86%,與華人社群間有相當的隔閡,華人基督徒更是雙重負面標籤。2016年政治人物鍾萬學的言語經人剪輯扭曲後,以褻瀆宗教罪名遭監禁,便是著名例子。因此維信更盼望見到的是,這些從小對華人和基督徒有負面印象的印尼妹妹,能把在臺灣基督徒中得到的關懷帶回家鄉。一旦再有野心分子搧動排華或反基督教的動亂,她們能想起並傳述所接受的恩慈與敬重,在她們的村落、城鄉,成為安定和平的力量。
跨文化宣教零距離
信仰進入臺灣,是因為有馬雅各、馬偕等的跨文化宣教。臺灣現在約有70萬的移工、逾50萬的新住民,以及十幾萬的外籍學生。他們豈不是基督徒跨文化宣教的對象?尤其是有全球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印尼,其人口的千分之一在臺灣工作,而大部分就住在雇主家中,甚至與基督徒家庭同起居,照顧長輩。
這裡,已經是他們的家了。
福音不僅靠口傳,更是日常起居生活中,流露對每個生命的恩慈與敬重。當神將「撒馬利亞」、「地極」帶到我們家門口,甚至家裡面,豈非為了每個門徒參與零距離跨文化宣教的機會?
欲更多了解或參與KFI,請電郵sahabatkhh@gmail.com。
〔受訪者〕尤佩珊(Susan Yu),現任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理事長。曾任高雄聖光神學院副院長;高雄市牧者同工聯禱會主席;循理會北美總議會世界宣教部宣教士募款協調專員;循理會西岸議會監督行政助理;循理會西岸議會宣教部主席。
蔡維信,現任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執行長。美國物理學博士,曾任職貝爾實驗室,美國上市光通訊公司亞洲營運總經理等職;14項美國專利發明人。2012返臺擔任職場教練及弱勢關懷志工,2013開始印尼移工服事,並動員印尼、臺灣兩地教會從事雙向宣教。
本文取自《神國雜誌》72期:神國鄰舍-社區 KINGDOM NEIGHB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