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因少子化及財務短缺原擬自主退場】校友連署搶救 臺北基督學院董事會決議暫緩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汪純怡 追蹤
第一所立案的基督教博雅教育學院。

【記者汪純怡/台北報導】受到少子化衝擊及財務短缺,日前臺北基督學院董事會發表公開信準備向教育部申請退場,於今年8月起停招停辦。消息一出引發學生和校友們極大震撼,並發起連署支持母校繼續辦學與創新發展。12日晚間,臺北基督學院臨時董事會決議,暫緩於今年停招停辦的計畫,董事會將繼續尋求神的旨意,在近期公布新計畫。

此番波折,臺北基督學院校長吳忠宏表示,董事會原來提出臺北基督學院停招停辦的原意,是因為財務不佳,為避免發不出薪水及考量教職員權益才擬自主退場。董事會原認為是好意,但對教職員、學生、家長及校友來說卻非如此,且提出過程確是匆促,因此有所紛擾。

左起吳忠宏校長、孫寶年教授。(圖/臺北基督學院官網、李容珍攝影)

校友更多關心連結 呼籲協助母校

但他從中看到萬事互相效力,就是過去許多未特別關心母校、未給予奉獻的校友,或從未返回校園探視的校友,經此消息一出,就興起對母校的關心,並且彼此連結、交流,呼籲要起來協助學校招生、募款,幫助母校。過去從未發現有這麼多人,同心合意為學校的未來及財務禱告。

吳忠宏說,未來方向如何,還有待董事會成員禱告提出進一步計畫。但期許喚起更多校友或為母校奉獻,或更多關心學校,或協助募款,總之能讓學校與校友更多連結,亦為美事一椿。

臺北基督學院前身為基督書院(Christ's College),1959年由賈嘉美博士(Dr. James R. Graham Ⅲ)創立,1966年獲內政部核准設立。2012年按「宗教研修學院設立辦法」,獲教育部通過立案為「臺北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 Taipei),成為台灣第一所立案的基督教博雅教育學院。目前臺北基督學院與基督書院均招收學生,雙軌並行。

2023年畢業典禮。(圖/臺北基督學院提供)

孫寶年教授說明董事會考量

擔任臺北基督學院董事20多年、並曾任上屆董事長的孫寶年教授受訪時表示,日前董事會做出停招停辦決議,是痛苦的決定;因為從獲教育部立案後,連續11年營運虧損及資金短絀。因為臺北基督學院只設一系,且招生名額因招收不足額而被迫減招,一年只能招收22名學生;但教職員編制須符合教育部相關規定與大型院校相同。目前兩校學生總人數不到100位,學費收入連學校人事費用都不足支應。

孫寶年說,為了維持正常辦學,董事會每年撥款挹注學校,至今已達1億2, 500萬元。疫後至今也尚未完全開放宗教研修之大陸專業人士入境,更使學校學費收入大幅減少。面對少子化衝擊,許多大學都面臨招生困境,預期未來情勢可能更加嚴峻,為了避免發不出薪水,更避免若是等到教育部介入要求退場,屆時處置可能對於全體教職員工與學生更為不利,才有此決議。

不過由於時間急迫,孫寶年也認為溝通有所不足,因此有些誤解或是過度解讀,有的校友及師生情緒激昂,也有學生給予他們安慰及肯定,她仍期盼師生校友一起來解決困境。

圖書館。

服務多年行政人員 盼妥為禱告重新開始

在學校服務26年的學務長沈湘燕表示,臺北基督學院去年招生雖有九成,但因部訂招生名額只有22人,招生九成也只有19名新生。少子化對所有學校都有衝擊,但臺北基督學院更為特殊,因為本質上為宗教的學校,是全台灣,甚至華人圈唯一的基督教的博雅教育,所有的教職員都是基督徒。優勢是既教專業,也有宗教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在走專業事奉道路,60幾年來在教會界、社會都有優秀校友為主做見證。

她說,臺北基督學院是極有特色的學校,幫助學生改變生命,恢復上帝創造他們的恩賜,可以重新建立自己。老師花很多時間陪伴學生,不論在生活或專業,都盡最大努力幫助。她認為,學校無論在教育或屬靈層面都非常重要,且因培育的是各個不同教派的年輕人,可視為海內外教會的公共財,不論屬靈或屬世都是教育聖地。

學生接受媒體、外語、音樂及聖經等裝備。

她覺得,學校面臨的未必是少子化的問題,因為國外大學也是一樣,一般宗教學校,學費收入只占一部分,大部分的營運費用必須要靠募款。加強與教會的關係及募款,是很重要的工作。

她說,日前董事會作出今年停招停辦的決議時,事前未多溝通,之後是看到董事會用心,跟學生、家長、教職員開了很多次協調會,聽到的共識都是要求不要退場。雖然董事會認為只讓臺北基督學院退場,仍保留基督書院,但當初尋求立案是為了保障學生權益,且如今有立案的院校招生都已經很辛苦,若只保留基督書院,沒有正式立案,學生畢業後不能據此報考公職,豈不更難招生?

她說,董事會決定暫緩停招停辦的想法,她很盼望董事會尋求神的旨意,能夠有新的開始,重新跟教職員學生家長建立信任;學校的辦學理念,盼望董事會無論如何要堅持下來。

沈湘燕認為,這次的波折也有其正面之處,就是使師生更加緊密尋求神,很多校友、家長起來為學校禱告,教會界可以來關心及支持教育。甚至當時停招停辦消息出來,仍有家長堅持帶子女繳費報名,因為覺得這是屬神的學校,就以行動給予支持。她在此工作26年來,看到神在學生身上工作,非基督徒的學生也有在此聽聞福音信主的,後來成為傳福音的使者;希望此番波折能喚起台灣及海內外對學校的支持。

臺北基督學院前身為基督書院,1959年由賈嘉美博士創立。

2014年畢業的校友楊翊筠姊妹說,起初聽到董事會停招停辦的消息時,感到非常震驚和難過。她能了解董事會的決策者應是看到大環境的不容易,才做此決議;但對於校友來說,曾實際生活在校園中,對學校價值有深刻感受。看到很多人在此認識主並經過裝備,包括專業的媒體、外語、音樂、聖經教導及團契生活,畢業後不只是在福音機構,在各領域都有很好表現,學校的存在非常有價值。

混亂世代的清流 校友願一起協助學校

楊翊筠說,現在教育界很多混亂及價值衝突,年輕人要面對很不容易,臺北基督學院提供一個聖經的價值觀的保護,學生們可以公開討論信仰,學校可以教導聖經,而且又不只是單純的神學院,還可以學習專業。如果學院就此消失,不只是情感上難以接受,她認為對教育界、教會界都是很大損失。

她說,目前台灣8所教育部立案的宗教研修學院,臺北基督學院是唯一的一所博雅教育學院,雖說有少子化衝擊,但在這8所中,臺北基督學院學生人數其實是最多的,如果其他學校都可以經營,臺北基督學院更不應退場。可以思考與教會、福音機構、海內外華人及其他神學院連結。

學生畢業後在福音機構及各領域服務。

她說,跟董事會談話時,校友表示非常知道學校價值的寶貴,希望董事會可以將難處提出來,一起面對難關。她很開心聽到董事會暫緩停招停辦的計畫,希望更積極爭取繼續辦學。她說,萬有都在神的手中,董事會若發出請求,相信校友、教會界都願給予協助。

她說,好不容易爭取立案,如果退場,再想重新建立勢必很困難,若回到沒有教育部立案的基督書院,學生出校園後必須再花一倍時間取得大學學歷,工作與唸書的起點,都與一般大學生不同。她盼望面對學校生存議題,校友與學校一起攜手度過,為得著下一代、得著年輕人考量,因這並非一所學校退場的議題,而是關乎下一代。

相關新聞:少子化後的校園生存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