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蛙化現象 - 社會心理學者觀點】王子變青蛙 只因情感需要再教育 讀懂青少年的心 渴望被愛又不懂怎麼去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你聽過「蛙化現象」嗎?這是日本專門研究1995年之後出生的Z世代的組織「Z總研」,在今年6月5日剛公布的「日本Z世代高中生流行語」第一名。在網路社群引起討論,也有媒體製播節目來探討。

蛙化現象某種程度反映了時下青少年在心理、社會互動、人際關係以及情緒表達等樣貌,對於台灣的教會,怎麼從「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發現福音的契機並陪伴與關懷,為主贏得更多下一代?

「蛙化現象」最初是由日本心理學家藤澤伸介提出,是從童話故事《青蛙王子》衍生而來,指的是原本情竇初開少女單方面喜歡異性,但發現對方對自己也抱有好感後,原本喜歡的情緒卻莫名地消失無蹤。當時的王子瞬間好像變成了青蛙,自覺沒有愛人的能力,感到厭惡和內疚。而近日,蛙化現象在日本的年輕人間有了新的詮釋,延伸為「喜歡的男生在實際相處及生活表現上,出現讓自己幻滅的行為後,喜歡對方的感覺就消逝了!」

青少年渴望被愛 卻不知怎麼去愛
研究「人際關係心理學」及「愛情心理學」並從事相關教學及關輔工作的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受訪時表示,蛙化現象不單是在日本Z世代的年輕人中出現,就連他所接觸到台灣國、高中生及大學生,也有「渴望自己是被人所關注、疼愛的,但卻不知道該怎麼給出愛和去愛人」的現象。他說,雖然愛與被愛是人類的根本需求,但愛與被愛的能力卻非與生俱來,需要有人「教」,更需要花時間去「學」。

詹昭能指出,他在研究「蛙化現象」時,便去看了《青蛙王子》的童話故事做對照。被巫婆下了詛咒變成青蛙的王子,即便因為醜陋的外表被公主厭棄,但仍然鍥而不捨地去爭取公主的青睞與認同;最終也因為咒語被解開,抱得美人歸。而這跟「蛙化現象」的心理及社交層面的樣貌,是大相逕庭的。

詹昭能副教授。(圖/受訪者提供)

蛙化現象看似在討論當代青少年戀愛交友及人際社交,但背後其實蘊含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互動等值得深思的現象,值得家長及教會留意。

詹昭能說,「蛙化現象」從愛情心理學解析,是對於自己能夠去經營社交關係(包括人際與戀愛交友)沒有自信與安全感。而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是「逃避型的依附關係」產生的社交焦慮,看自己及他人都覺得不夠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人看外貌 耶和華看內心    
他表示,遇到這樣的青少年,他會用「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來鼓勵他們。詹昭能指出,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很重要,而參加教會的青少年團契,可以幫助青少年靠聖經的話語建立健康的人格,也在群體關係的互動中,找到自己及他人被神所造的尊貴價值,學習用神的眼光看自己,不再自卑,也不會只看到別人比自己強。

詹昭能說,變成青蛙的王子,沒有因為自己的外表而自卑,仍樂觀地追求心儀的小公主。他很喜歡前臉書營運長雪莉 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一句名言:「只有讓內心強大起來,才能發現最好的自己。」從聖經來看,就是「因為他心怎麼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參箴言二十三章7節),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

詹昭能提醒家長及教會,現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的資訊都來自於網路;網路上有太多被包裝、美化的東西,也充斥著爭競與比較,因此很多孩子是很沒有自信及安全感的,他們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愛、肯定和關注。對於「被拒絕」的承受力普遍非常低,所以一旦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得到所預期的結果,他們就會像刺蝟一樣啟動自我保護。

像是蛙化現象所提到的「想到跟對方一起呼吸一樣的空氣就討厭」、「看到對方就覺得很噁心」;從社會心理學的面向來看,這些都是心理投射生理的自我防備機制。他提醒家長及教會,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對於「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渴求更甚於其他年齡層。

像現在的社會充斥著離婚成怨偶、恐怖情人甚至情殺的媒體報導,這都會讓孩子對於「談感情」及「進入親密關係」,有錯誤的認識。偏偏現在學校教育不看重「情感教育」,青少年很多的社會互動、人際關係以及情緒表達,不是跟親近的同儕學,就是跟電視新聞報導及偶像劇學;這也讓時下的青少年對於戀愛及人際交友出現障礙。

蛙化現象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反映,也是對家長及教會的提醒:「有好好傾聽孩子想要對我們說什麼嗎?有花時間陪伴他們走過少年維特的煩惱期嗎?」

詹昭能提到,社交人際關係有很多種,親密關係和一般點頭之交的互動,涉及到的心理素質差異很大。親密關係的建立涉及到心靈深處,生活空間的重疊性也非常地深。家人以及情侶之間,因細故引起較大情緒反應及齟齬的機會,也會比一般社交關係更大。情侶和家人之間比較會直接了當用「超直白」的言語及行動,去點出對方的錯誤,但還是要注意「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參箴言二十五章11 節)。

青春期孩子的直白 讓罹癌女星很受傷
最近有某位罹癌的女星出面分享抗癌的心路歷程時,提到她因為化療必須戴假髮。有一天走到捷運站,假髮被雨傘勾掉,她青春期的大兒子竟然帶著弟弟逃走,還假裝不認識她。後來還有一次,大兒子竟直接對她說:「沒戴假髮不要到學校來找我!」讓這位女星非常受傷。詹昭能表示,其實這就是探討「蛙化現象」要提醒教會及家長的。年輕人的超直白跟教育及社會環境極其相關。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就是鼓勵人「有話直接了當講」,尤以網路的影響非常大。

詹昭能說,過去少年維特的煩惱是藏在心 ,現在蛙化現象世代是毫不遮掩地說出來,把虛擬世界的對話方式,實踐到現實生活的社交生活中,包括跟「權柄」(父母、師長、牧師)的溝通都是如此。詹昭能鼓勵教會和家長,若因孩子的直白很受傷,建議不帶怒氣地跟孩子表明自己的「不舒服」,甚至已經受傷的心情,讓孩子也有自省、調整的機會。

學校、家長及教會協力推動情感教育
杏林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12年國教「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綱要」撰寫者的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受訪時表示,「蛙化現象」反映的是時下青少年對於所認知的親密關係,建立表達愛與被愛態度的外顯行為;是人對於「所欣賞的異性投射的理想形象」。在還沒有進一步接觸的時候,是充滿「粉紅泡泡」的,但一旦進入人際社交關係,都可能會因為現實相處的衝擊,而出現落差導致幻滅。但他認為,「幻滅,是成長的開始」,這個時候,孩子身邊那個信任的「依附關係」對象就很重要,家長及教會都可以是孩子的重要他人。

曾經擔任高中校長的高松景指出,在12年國教「關係的建立」課綱,國小中年級就有「情緒的類型與調適方法」;到了高年級則是「友誼關係的維繫與情感的合宜表達方式」;到了國高中則是進階到「愛的意涵與情感發展、維持與結束的原則與因應方法」,以及「健康親密關係經營能力的培養」。這些都是讓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能循序漸進,建立能妥善表達愛、關懷與善意的能力,以期建立長期穩定關係的情感教育。所以蛙化現象的產生,是提醒家長、學校與教會,這三股合成的繩子要彼此連結。「只要孩子願意跟大人說,哪怕在言行與情緒的表達上,不是那麼成熟合宜,有溝通、對話,就有機會。」

相關新聞:「蛙化現象」看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對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