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難對話? 父母必須花時間 還要會聊天和講屬天
2023-06-1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家有青少年難對話? 父母必須花時間 還要會聊天和講屬天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汪純怡 追蹤

【記者汪純怡/台北報導】對許多家長來說,跟青少年兒女對話,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

專長於聖經輔導的台北改革宗神學院張美玉老師說,青少年正在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充滿不確定及掙扎,家長除了要理解他們的處境、花更多時間陪伴,還要會聊天;並且不要過於重視他們的表現或成就,而是著重用屬靈的眼光給予孩子永恆的價值觀,若次序顛倒,就容易導致關係疏遠。

青少年的煩惱與掙扎
張美玉老師在自己孩子青春期時,也有很多增進親子關係的親身經歷。對於青少年常見情緒彆扭、家長覺得難以對話,她在受訪時說,家長要能夠了解,青少年時期對這個世界感到模糊、徬徨,要跟他們溝通順暢,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張美玉說,壓力、恐懼和害怕人,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煩惱與掙扎。課業壓力、各方面的表現、外貌都是壓力,可能冒顆青春痘就讓他們壓力山大。面對各方壓力,他們都想討好,其實內心很害怕,而朋友、大人以外在表現來定義他們,也使青少年對人產生恐懼,擔心「這些人會不會接納我?」

因此青少年常有情緒起伏,與父母相處可能言語不耐,惹動家長怒氣,結果常造成親子間緊張,愈來愈難對話。張美玉說,大人若能理解青少年內心,其實面對很多事情,要求就不會那麼高,對他們有時拋來的情緒話語,也不致反應過激、容易生氣。而當家長脾氣好時,青少年也會變得不一樣,成為良性循環。

張美玉。 (圖/受訪者提供)

需要愛、接納與安全感
張美玉說,要與青少年孩子保持關係,首先要讓他們覺得在家中受到肯定。回到家時,以笑容迎接他們,無論他們表現如何,都給予正面肯定。就算青少年臉很臭,也要先理解後再下判斷。因為對青少年來說,感覺全世界都在批評他們,如果父母也批評、要求,就會起防備心,不容易打開他們的心門。

張美玉說,青少年最需要的是愛與接納及安全感。所謂無條件地接納,就是不論功課如何、外貌怎樣,只要不是犯罪,就全然接納。父母有時可能不習慣孩子的穿著、髮型,可是這些並非犯罪,就像她的女兒在12、13歲時很著迷美甲,每次塗了新色指甲油,她就讚美好看,不需在意女兒是否花太多時間在美甲上,而不專注功課。過了一兩年,孩子自己不想再玩,也就無須擔心。

張美玉說,詩篇一三九篇14節說「因我受造,奇妙可畏」,青少年的樣式並非按照父母所設想的,而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創造。父母也要思想,上帝是無條件地接納我們,並非看我們的表現。那麼父母就應活出福音,這比對孩子講千、百次福音都還有效。

必須花時間 還要會聊天
另外,青少年孩子需要一個風雨不變、溫暖的家,如果父母時常爭吵,會讓青少年沒有安全感,所以夫妻間的和睦相處也對孩子有益。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年幼時需要陪伴,到青少年時就不太需要花時間;但張美玉說,孩子身形長大,其實內心還是像小孩子,而且對他們來說,青少年時期像是人生最可怕的階段,更需要多花時間陪伴。要讓孩子們回家看得到父母,家長也還是要抽出時間參加學校活動,去看看他們每天面對的環境。

張美玉說,陪伴的方式之一是聊天,當孩子心情好、願意聊天的時候,就跟孩子多聊,或利用吃飯、吃冰淇淋的輕鬆時刻聊天,不用特意跑到孩子房間去講話,免得給孩子壓力;每週多聊幾次,孩子就容易敞開。

跟孩子聊,也要多跟他們的朋友、師長、朋友的父母聊,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作客。在青少年心中,朋友的重要性排第一,所以想要知道孩子內心想什麼,也要透過他們的朋友了解他們。

除了聊天之外,也可以用行動陪伴,例如陪他們練球、買3C產品等他們喜歡的事。張美玉說,了解青少年的父母,會知道他們的流行術語、知道他們正在玩什麼遊戲,認得出他們喜歡的明星,其實都是需要花很多時間與心力的。

聊天關心有祕訣 勿踩誤區 
有些家長會加入青少年的Instagram、臉書好友,張美玉提醒,瀏覽青少年孩子的貼文,如果想留言,要謹慎避免教訓批評,以免青少年覺得在朋友間沒面子。

張美玉也建議,聊天的祕訣就是不要劈頭就直接談關乎孩子的事,也不必刻意問孩子心情如何;可以用一些沒有攻擊性的話開始,像是新聞、運動比賽,或家長遇到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當青少年願意時,自然也會分享自己的事。

如果孩子願意分享,也儘量用正面的言語回應,給10個讚賞,才給予一個糾正。如果句句是糾正,等於是斷了與孩子溝通之路。張美玉更提醒,不要論斷他們的朋友,只要不是犯罪的事,像是對大人有沒有禮貌這類的事,就不要多說什麼。反而還要多多關心孩子朋友的近況。

如果過去沒有很好溝通,親子關係已降到冰點,想要重新開始時,張美玉建議,先找一個切入點破冰。例如,準備他們喜歡吃的早餐、寫寫簡訊,漸漸軟化他們的心。同時,也要天天為他們禱告,可找一、兩位屬靈同伴一起代禱,但要留心避免變成在背後說孩子的不好。

家長以身作則 以屬靈眼光注重永恆
有時父母與青少年孩子之間的僵局,未必都出於青少年,父母也可省思自己,如果真有得罪孩子之處,就誠意道歉,也能帶來和解。

張美玉說,平時與孩子溝通,可能也有擦槍走火的時刻,講到話不投機時,請儘快打住,「基督徒父母要選擇,你要打哪一場仗?」要為孩子能認識真理而打仗,為擊打罪而打仗,而不是為一些小事。

張美玉說,基督徒父母最應注重的是孩子們生命的品質,其他表現好與不好則是其次。若次序顛倒,很容易收到關係疏遠的果子,就更難影響孩子的屬靈生命。有些父母在孩子長大後發現他們重視屬世的事、愛世界,其實就要反思,是否從小到大就是這樣培養他們?都是掛念他們的成就過於他們的生命?父母應該用屬靈的眼光去看重永生的事,世人所在意的成就與表現都是暫時的,從小就應給予孩子「永恆才是第一」的價值觀。

相關新聞:「蛙化現象」看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對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