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大人們,請聽我說!」 年輕人表達內心軟弱不是要討拍 觀點不同別引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洪嘉蔚 追蹤

【記者洪嘉蔚/採訪報導】父母總會希望藉由參與孩子的生活,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但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孩子明明知道家人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卻還是不願意談論自己的想法和煩惱呢?本報採訪了幾位基督徒青年訴說親身經驗,分享從青少年時期到現在,哪些事情是他們最說不出口的煩惱,以及自己希望如何與長輩和父母對話?

目前在高雄Fight. K教會聚會的洪健哲弟兄表示,自己過去最不敢跟家人談論的煩惱就是「生活費不夠」。因為大學的活動種類多元,參加系上球隊或社團,每學期可能就會有2至3次聚餐,沒有參加的話就少了一些和朋友相處的回憶。當時的洪健哲在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時,父母並不以為意,這讓他開始在很多小事上省錢,同時也不再敢跟父母談論到和錢有關的事。

陪伴勝於給予建議。

給予肯定和鼓勵的重要性
而目前在高雄福氣教會聚會的陳裕諺弟兄,不敢和家人分享「戀愛與感情」。許多人在談論感情時多少就會難以啟齒,當被問及「你最近和交往對象怎麼樣?」「你不是跟交往對象好好的嗎?怎麼分手了?」時,更是會感到害臊,也會覺得我跟對方相處就已經夠多需要磨合了,為什麼好像沒有被安慰到呢?

其實許多年輕人很想跟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往往卻因為得不到相應的同理和回饋,導致一次次的受傷,就不敢再和父母有更多的溝通。洪健哲也提到,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一度慢慢疏遠,就是因為沒有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與讚美。

「以前考試考得好,媽媽會說:『這本來就是學生應該要盡的本分,誇獎你做得好有一點虛偽。』但是當我事情做得不盡理想時,媽媽卻處處指正我,甚至強調:『我這麼說是為了能夠讓你變得更好。』」洪健哲說:「我們在職場都需要被肯定和鼓勵,才會有更明確的方向和動力;那為什麼父母對於孩子,卻忘記了這樣類似的想法呢?」

洪健哲。(圖/受訪者提供)

因為受了傷 於是很難再開口分享
很多時候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同理,而不是質問和建議。

同樣在Fight. K教會的陳巧逸姊妹表示,隨著年齡漸長,子女和父母的分享,會從分享「事件」,慢慢轉變為分享「想法」。兩種不同型態的分享方式,得到的結果也會不同。

陳巧逸說,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時,如果並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可能他們就會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而這樣就會讓子女不知所措。如果中間再夾帶著責備的口吻,子女就很容易感到受傷。「我媽媽就曾經對我說:『你現在這樣很厲害喔!已經會跟我辯論了!』這會讓我有種被冠上『我不是個好女兒』的帽子的想法。」

「我們跟父母提到自己內心的軟弱,不完全是要向父母討拍,更多的是想要把父母當作朋友,可以跟他們抒發情緒。」陳裕諺也表達自己類似的經歷。當他和媽媽分享自己做了一件確實可以處理的更圓滑的事情時,媽媽回答他:「你明知道可能會變得這樣,幹嘛還要去做?」這句話就像是被打槍,以致於現在他有類似的想法時,就很難再和媽媽開口分享。

「長久累積下來的怨懟,會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和他人溝通。就會覺得原本是一件煩惱,但在跟媽媽說了之後,卻變成是戰爭」,陳裕諺說道。

「如果隔閡越來越大,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不緊密」,陳巧逸說。「有一次我和媽媽某件事情的觀點不同,當我請教她我可以如何調整或改進時,媽媽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情緒一上來,就變成了母女辯論大會。這其實不是我們彼此樂見的。」

陳巧逸。(圖/受訪者提供)

孩子要的是支持與陪伴 而不是建議
在多次激烈的溝通中,陳巧逸發現,不只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也是沒有想像中那麼了解自己父母的。父母和子女其實是彼此相愛的,她認為年輕人之所以會有「少年維特的煩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雙方都不懂得怎麼去表達愛、同理和支持。

父母難免會覺得,要回應孩子內心的想法,負擔太過沉重。陳巧逸表示,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支持和鼓勵,如果父母的語氣或言語可以和緩一點,或是帶有鼓勵與肯定,對年輕人來說,就會像是打了一劑強心劑,覺得自己被認同了。
洪健哲也表示,和父母分享觀念時,經常得到的是「上對下」的教導模式;但是如果父母在對話中能給予彼此空間,好好的表露、同理彼此的情緒,會讓他們有更深的領受。

陳裕諺。(圖/受訪者提供)

年輕人與父母的愛的課題
面對年輕人「少年維特的煩惱」,三位年輕人皆認為,用「愛和同理」可以達成很棒的效果。

洪健哲和陳巧逸鼓勵年輕人,「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四章19節)年輕人期待從父母身上得到自己理想的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去付出愛。雖然偶爾會有失落,覺得父母為什麼給的愛,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因為我們領受到了天父的愛,所我們才要學著去愛對方。

陳裕諺則表示,人生在面對許多不同角色的選擇時,都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像是我們覺得某件事情和父母說,並不會有什麼幫助。「但是直到我認識了上帝,我才發現很多時候這種想法就好像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枷鎖。」他提到,基督信仰不斷教導我們要真誠、有信心,我們省察自己就會發現,其實也有很多需要悔改的地方。如果我們繼續給自己枷鎖,反而會更難讓父母了解我們,這也有違於我們的期待。

而教會又可以如何成為家長與年輕人之間的潤滑劑呢?陳裕諺建議,教會要更多地向雙方闡明愛的真諦,同時也要教導彼此如何正確表達愛。除了年輕人不應該因為被父母打槍而放棄溝通外,也要培養更多的耐心。另外,父母也要明白,愛是一種支持、一種鼓勵,不應該用激將法,或是「既然這樣那就隨便你」的方式,來表達同理,而是要學會如何直接地讚美、同理孩子。

「教會牧者能夠幫助我們彼此了解真理所帶出來的價值觀。我們可以學會用更溫柔的方式來看待彼此,而不是把想法強加給對方,更不是放棄對話」,陳裕諺說。「教會給了我們學習去愛與被愛的管道,這也是成為一個基督徒應該要持守的部分。好的溝通是實踐真理的方式,也能使人蒙福、恢復家庭之間的關係。」

相關新聞:「蛙化現象」看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對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