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牧師)
這一點不但基督徒想不通,就連未信者也想不通...
明明就是一個狂熱的信徒,為什麼相處起來卻看見很糟糕的生命?信仰的影響力幾乎不存在?
答案就是「原生家庭」,或者稱為「老我」以及「舊性情」。
真正的信仰不是一個「知識」系統,乃是一個「改變」系統!
但由於基督信仰是一個外來系統,所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去「詮釋」這個信仰,於是,在尚未真正「體會」信仰精妙的空窗期,我們的原生家庭與社會文化就本能地介入了。
這個介入是非常嚴重的干擾!
如果我們是一張白紙,那麼,理解信仰以後,就會「活出信仰」,這很合理。
但是我們如果已經有了圖畫,那麼,晚到的信仰就有可能被原來的圖像干擾變形甚至同化,就變成包著基督教上帝文化,骨子裏卻依然是傳統皇帝文化。
既有文化中所謂「順服就蒙福」是最典型的例子。
「順服就蒙福」根本不是整個信仰的核心價值(揹起十架彼此相愛才是核心)但在威權背景下,信眾就順理成章被洗腦了。
同樣地,我們每天讀經禱告,但是一旦遭遇挫折壓力,呈現出來的還是「本能」。
這個本能是原生家庭與天然性格加上幾十年社會化的結果。
於是,一個熱衷信仰的基督徒不知不覺就呈現出一個糟糕的生命。
相反地,許多表現成熟的信徒,未必是因為大量讀經禱告親近神,更多是因為他有良好的成長環境,這也同時解釋了為何上帝要揀選以色列人,因為上帝要的是「一個完整的信仰文化系統」而不是一個複雜的宗教體制運作。
遺憾的是,經過埃及為奴的生活後,以色列人也不是白紙了(上帝要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本來是要砍掉重練的)再看看歷史,神的選民不斷被是就同化,硬要立一個王,然後羨慕拜偶像的熱鬧享受,終於導致亡國的下場(枝子不結果就砍掉了)
因此,今日基督徒恐怕要有一個新的覺醒(尤其在ChatGpt年代)傳遞知識的時代過去了,因為知識取得變得太容易,我們需要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是「實踐信仰」。
大家或許奇怪,我們不是一直在實踐嗎?
問題是,我們過去太少意識到「原生家庭」或者說「把我們養大的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所以實踐了半天還是打回原形,不但身邊的人搖頭,自己更是挫折。
用讀經禱告實踐信仰顯然是不夠的!
大家應該都見過聖經很熟,勤於讀經,長時間禱告的人,結果並不好相處吧???
不能以爲盡力參加特會,經歷聖靈充滿,委身教會服事,一切就OK了。
我們需要勇敢地整理自己的過去,以信仰為尺,比對自己的一些慣性與心態,更需要在一個成長小組中,彼此提攜,不再粉飾太平,而是將最深真實的感受分享出來。
這種模式跟傳統信仰有著巨大的差異,所以也需要重新學習而且要允許自己與他人有足夠的轉換時間。
我們更需要有勇氣尋找自己的盲點,下決心改變自己的個性。
不改變,信仰有何意義?
為了上天堂?
但是明明一直活在地獄呀...
「矛盾」實在是每個基督徒躲不過的挑戰唷!
(本文取得劉曉亭牧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