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孤獨,已經是現代的文明病!台灣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社家署)提醒,孤獨是當一個人與外界隔離的社交疏離狀態下,產生帶有焦慮、孤寂及苦悶的複雜情緒,長期孤獨會損害身體健康。
當孤獨可能發生在你我生活週遭的鄰舍、所愛的家人,甚至就是我們自己身上的時候,該如何進行關懷?怎麼帶領孤獨的人來到教會?哪些是可以努力去做的?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教會發展中心主任陶牧群牧師受訪時表示,無論國內外,教會都是可以讓孤獨者,創造與人有社交互動可能性的場域;因為孤獨是一種連結的喪失,教會是提供那些因著情緒及社會孤獨而產生社交疏離感的人,在愛的關係基礎上,與人及與神建立更有效、更深入的新連結的場域。
四原則協助孤獨者自我覺察處境
陶牧師建議,陪伴者要做到「尊重」、「接納」、「關懷」與「分享」,必須付代價去了解接受關懷的對象,為何處於社交疏離的情境?從同理及理解對方所面臨的難處,慢慢地協助對方為自己的狀態及需要進行省視與覺察。
因為有很多處於孤獨和隔絕中的人,未必都能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很多時候,孤獨導致與外界隔離,是來自於外在的重大壓力,像是失業、喪親或是罹患疾病。陪伴者能夠先與接受關輔者建立信任的關係,就是好的開始;而這樣的關懷,要建立在「關心對方這個人」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帶領對方認識信仰、來到教會,不要操之過急,讓對方誤解「你/妳對我好,只是為了要拉我進教會」。
陶牧師提醒,關懷社區及生活週遭的孤獨者是社區宣教及傳福音的一環,但不能把「來到教會聚會或是參加教會的社區活動多久後才要信耶穌」,當成是績效指標。
哥林多前書三章6-8節提醒教會和基督徒,在慕道友從接觸信仰到信主的過程中,有人扮演撒種,有人扮演澆灌,「惟有神叫他生長」。的確,那些自己願意離開情緒孤獨及社交隔離的人,在進到教會參與敬拜、禱告及靈修的過程中,大腦活動會釋放出「我是被愛的」美好感受。而教會除了靈性層面的聚會及活動之外,其實也有很多才藝學習以及閱讀活動開放給社區朋友參加,這都是想要幫助孤獨及社交隔離者「走出自我封閉、走出家門」的基督徒可以善用的,但要把握的原則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及需要」,要相信上帝動工有其時間表。
陶牧師說,教會要成為包括孤獨者在內的社區關懷中心,福音協進會的建議是「社區關懷要活出基督彰顯福音」、「成為信仰友善群體」、「陪伴者能跟受關懷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進而彼此都能敞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耶穌成為受關輔者生命的依靠的時候,就能慢慢走出孤獨及人際疏離,融入社交生活。
疫後孤獨感更甚 需要走近人群關懷
疫後很多人還是與過去有互動的人保持社交距離,很多基督徒也沒有重新回到教會實體聚會,其中也不乏連與人連結都興趣缺缺者。陶牧群建議,疫情期間的孤獨,除了使人與人之間有社交距離的隔離,但也值得讓人反思,雖然常在線上相聚,但是拿掉了手機和網路,彼此是不是真實的相愛、真實的團契。
若人與人缺乏同理對方的互動與理解,就算常打電話、禱告、分享,彼此卻沒有真正建立關係,信徒反而會更加孤獨。而這樣的孤獨感長期累積,很多人就會產生「其實一個人也可以很好」的感覺。
陶牧群引用馬太福音十八章12節鼓勵教會,可以主動出擊去找回走迷的羊,他建議可以問對方「最近你都在忙什麼啊?」讓對方可以主動開啟話匣子。很有可能對方疫情後沒有回到教會,是因為在家庭或是個人發生了什麼狀況。這樣的人可能是充滿憂鬱和憤怒的,所以他們與外界保持社交疏離。
這個時候,建議陪伴者就要把對這個受輔者過去的認識歸零,重新來認識眼前的人。也許從陪對方講心事開始,然後漸漸到一起出去吃東西、到戶外走一走,幫助對方從孤獨的自我封閉中慢慢抽離。若是發現對方需要專業的心理諮商,這時在尊重對方的意願情況下,教會的關輔團隊就可以一起介入,慢慢地幫助對方重新回到教會的社交生活中。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提醒,一旦人們產生與人群及社會疏離的意念及行為時,就必須要去進一步處理及關懷。
當跟接受關懷的對象溝通及對話時,若對方是一言九「頂」,且不斷否定陪伴者所講的內容,而且常常「搞失蹤」的時候,這樣的孤獨和人際疏離,就可能是來自比較深層的創傷經驗,在心理學上叫作「未盡的事業」。嚴重的話會導致各種疾病上身,甚至是孤獨死的誘發原因之一。而參加教會的聚會及活動,可透過信仰的力量幫助這樣的孤獨者,在心理的壓力得釋放後,學習交託。
教會是可以讓孤獨者走出家門,重新接觸人群,重新建立社交與人際關係的社區連結,教會若和專業人員及心理諮商人員結合,就可成為很好的社區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