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歷年海外服務學習志工隊,同學都搶著報名,許多備取同學都很期待可以獲得出國機會!」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李俊耀受訪時表示,雖然每隊出國前,還要訓練6個月,每週一次的訓練討論會甚至持續到寒假,青年學子還需帶棉被到學校,模擬當地生活,但仍沒有澆熄學生志工們的熱情。
李俊耀表示,中原大學海外服務學習深耕十多年,培育具專業與愛心的青年學子,發揮知識專業服務社會、用付出成就自己,「向偏鄉弱勢者學習」是海外志工活動的主要宗旨。
突破安逸現狀 學習在艱困中充滿熱情
他說,台灣的生活環境相當安逸,也讓青年學子很難理解柬埔寨偏鄉苦難的生命。當地偏鄉的兒童看到外界送的一支筆,眼中會散發出光芒;看到一張紙,更是如獲至寶,也非常珍惜參加服務志工隊在當地活動的機會。
李俊耀說:「在物資極度缺乏的環境下,偏鄉學童對於各樣事物的珍惜、對於追求知識的渴望,以及對於生命的熱忱,實在令人動容。與其說我們幫助他們,不如說我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對生命的熱情和對學習的熱愛。」
年輕學子會把這股精神放在心中,並帶回台灣,即使畢業後面對失業的挫折、感情的挫敗或人生的逆境,只要想到當年這些偏鄉學童,便可以學習他們珍惜機會、熱愛生命,於挫敗中堅持不放棄,同時在艱困環境中仍然保持笑容,樂觀開朗,這也成為學生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不只是一個月停留 乃是長期陪伴
中原海外服務學習志工隊中歷史最悠久的是「柬埔寨隊」,迄今已長達15屆。學生一屆一屆接力服務當地偏鄉村落,進行英文種子教師培力計畫。中原大學當初就是看見當地有英文師資的需求,為培育當地青年成為英文種子教師,服務隊停留一個月期間,幫助他們知道如何更有效教導,讓他們可以教更多當地學童。
過去在中原師生協助下,為在地發展組織(KAKO, Khmer Akphiwat Khmer Organization)架設簡明識別的形象網站、製作操作手冊與影片學習網站技能。同時,用線上方式帶領當地高中生用英文繪本、歌曲、遊戲,讓學英文更加有趣。「我們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一個月短暫停留,乃是長期陪伴,也藉此建立彼此信任的情感」,李主任表示。
他說,志工服務隊也藉由了解、熟悉當地的欠缺。有一次,當地人拉著他的手,說他們換裝一個燈泡要5美元工資,如果換裝10個燈泡,就要50美元,大約台幣1, 500元,相當昂貴。主要原因是所在偏鄉沒有水電相關維修人員,必須從其他都市調派人手。
因此,中原培訓電機系的學生花8個月時間學習基礎的水電技能,再飛往柬埔寨,教導當地學童水電技術。李俊耀說,「沒想到這些學童學得很快,舉一反三、馬上就會;除了務農,又多了一項技能,可以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後來當地人一傳十、十傳百,將這些水電技術慢慢傳承。」
尊重不同文化解決問題
另外,中原大學泰國志工隊則與Glocal Action邊境行動協會合作,設計各種英語課程,讓泰緬邊境移工的孩童,在輕鬆環境下提升英語學習動機,讓孩童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一位組員說:「為了與孩子們更加親近,我們記住19個緬甸孩童的名字,並製作專屬明信片送到每位孩子的手中,將溫暖化為實體。雖然是遠距服務,但背後是無數辛勤的努力與付出,因為相信教育可以翻轉他們的命運。」
李俊耀表示,海外服務主要是幫助年輕學子學習對於不同文化的尊重,各系所會從當地角度,思考如何利用專業協助當地解決問題。海外服務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反思所遇到的問題,其次再用實際行動解決問題。
訓練勇於挑戰自己的菁英
他說,不是所有報名海外志工隊的學生都能順利被錄取,而且每人要負擔15,000到20,000元報名費,但仍吸引許多青年學子爭相報名。另外,服務隊回國之後,還要到國、高中分享所見所聞,並帶領學弟妹們籌畫下一次的活動。所以,服務隊不是回台灣就結束,從訓練到結束後的行動,前後長達一年。
「我們在訓練極少數的菁英,這群菁英不一定都是學業頂尖,但都願意挑戰自己,讓自己突破現況,訓練自己的領導能力。」他說,有些學生成績不好,卻在海外服務學習中找到揮灑空間,讓他們都發現自己也擁有領導、組織能力,也知道上帝給予不同生命有不同的恩賜。
學生珍惜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他也提到,海外服務學習也會和基督教機構如舊鞋救命、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合作,針對不同的議題,由青年學子發想,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李俊耀表示,志工隊在偏鄉現場每天都會遇到很多小問題,諸事如麻,也藉由這項活動,幫助同學透過不斷修正方式解決問題。
因此學生們也非常珍惜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也是他們成長的開始。他說,藉由學生的發想,思考具體方案,解決問題,這不是從上而下,也不是由學校提出構想或要求,而是由學生自己思考,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自主學習模式。
李俊耀也表示,「大學不是只要求學生追求成功及卓越,也不是只期待學生人人成為CEO或科技新貴;而是要教育學生如何在困境中重新站起。」以後青年學子面對嶄新的世代,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甚至環境比現在還困難。
李俊耀表示,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也是充滿高度不確定的徬徨時代,我們的下一代未來可能要獨自面對各種失意挫敗,「而這些困境,並非我們做老師的可以體會與想像。」他希望學生們在脫離老師及父母保護後,可以獨立成長,持續關懷身旁的弱勢朋友,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堅強毅力,建立生命信仰,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命中的困難,迎接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