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同是天涯窄路人:《窄路微塵》觀後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身處擁擠稠密的地域,感嘆蝸居其中似如一粒微塵。

 ◎殷麗群

香江絢麗夜景未因社會變遷而減色,萬家燈火依舊每晚點亮這粒東方之珠;對於地球,香港委實是「一粒」。如微粒般細小的香港,有麻密擠擁的高齡樓宇,其中不少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開為「劏房」──幾間幾十平方呎的獨立房,分租給不同住戶,稠密的人口猶如海邊的沙;蝸居其中,真像一粒微塵。

電影《窄路微塵》以疫情席捲香港為背景,新銳導演林森用寫實手法,娓娓道出一個「獅子山下」同舟共濟的暖心故事。全片對白簡約,點到為止,卻透過畫面的留白技巧交代未盡之言;而簡潔的電影配樂充滿感染力,予人溫暖感,淡淡呈現「微塵人生」裡的無奈和韌性,贏得台港兩地年度影壇盛事金馬獎和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殊榮。

窄哥聘Candy做清潔消毒工作。

窄路相逢同舟共濟
這部重現疫情衝擊香港社會民生的溫情小品,主要取景自香港知名貧困區域:土瓜灣十三街和深水埗,高密度的唐樓群破舊雜亂,衛生條件不足。片中,獨力經營小型清潔公司的男主角有一個罕見姓氏──窄,人稱窄哥,他遇上失業的年輕單親媽媽Candy前來求職,聘她做清潔消毒工作。

窄哥老實內斂,獨自照料母親,家住低收入戶的公共房屋單位;Candy與七歲女兒細朱相依為命,租住無窗劏房卻一直欠租。兩位天涯客窄路相逢,互助互補為生意打拼;當生活漸入佳境,彼此開始對未來燃起憧憬,窄哥的家卻突遭變故,更因細朱一個無心之過,使一切拼搏化為烏有,大家被迫拆夥。後來再次相遇,窄哥放下前嫌,慷慨幫助Candy母女展開新生活。

片末,窄哥對Candy說:「我們連一粒塵都不如,上天不常看見我們。不過不要緊,我們能看到對方就好了。」他真誠的語氣與眼神深深觸動人,道出片名《窄路微塵》的意涵,也傳達了「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此有情有義的獅子山精神。

老實內斂的窄哥獨自照料母親。

路窄心寬點亮明光
《窄路微塵》充滿香江市井小民的生活語言。戲裡百業蕭條、將用過的口罩晾在曬衣架上和「蒸口罩」消毒等畫面,反映疫情期間香港的民生困境。

片中描述口罩缺貨又被高價炒作,Candy打掃顧客房間見囤積多盒兒童口罩,忍不住拿了三盒給沒有口罩用的女兒;事後窄哥幫她頂罪,Candy痛陳:「難道窮人就一定要死?」窄哥回她:「這個世界很糟,不代表你要做壞人。」流露底層人心的痛苦,也展現誠實與善良的生命力。

電影用一個「窄」字,鮮活繪出無數草根基層狹窄的住屋和窘迫的處境。而與「窄」構成對比的,是路窄心不窄的窄哥。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曠世名著《悲慘世界》有段經典語錄:「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窄哥正有一顆寬闊的心,面對比自己更窘迫的Candy,兩次以老闆身份扛起她的過錯,流失客戶更賠上公司也默默承受。他對細朱的關愛也令人感到窩心。Candy受他的善待所感,終於撇除偷竊習性,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觀眾好奇:「世上真有這種好人?」導演林森曾說是將他父親的形象投射到窄哥身上。林森成長於至今仍貧窮未減的深水埗區,看見在魚攤工作的父親經常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學會了對人好。他的電影以關注基層弱勢為素材,讓卑微如塵粒的人生百態燃起點點燭光,照亮社會大眾的悲憫之情並引出實際關懷行動。

電影重現疫情光景。

開一扇窗舒一口氣
香港寸金寸土,許多基層居民須靠犧牲生活品質,才能換取負擔得起的住屋環境,戲裡Candy母女租住無窗劏房是真實寫照。

三十多年前,香港電影《籠民》刻劃繁華都會裡,一群老弱底層人士屈居「籠屋」的生活實況,堪稱港片寫實經典。已故基督徒資深演員廖啟智,在《籠民》飾演智能障礙角色並拿下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兩年多前,他的遺孀陳敏兒接受訪問,為弱勢港民直抒不平之鳴,說:「《籠民》拍完經過許多年,香港又興起『劏房』住屋,簡直是港人的恥辱!」

恥辱,是被社會遺忘,生活尊嚴被踐踏。走過疫情之後,離散氛圍下的香港依樣熱鬧繁囂,表面不見荒涼;然而,荒涼存在無數微塵生命的心井裡。

窄狹的居所令人喘不過氣,Candy母女想像用畫作,為密不透風的斗室開一扇窗;中年迷茫的窄哥,在社會大環境裡不知如何自處,更想為自己開一扇窗「唞啖氣」(鬆口氣)。絲絲無奈感,像口罩緊緊罩住香港人心;誰都想開一扇窗挪開口罩,深吸一口新鮮空氣!

窄哥放下前嫌,慷慨幫助Candy母女展開新生活。

微塵生命熱燃火光
數月前返港探親,和家人前往深水埗的教會聚會;發現在這困窘區域有不少教會在密集的電梯大樓裡,同棟大樓有幾處樓層是不同宗派的堂會。主日早上,人們踏入電梯微笑互道:「感謝主」、「上帝祝福你」、「耶穌愛你」……感覺真好;唱詩敬拜時,彷彿整棟大樓都「哈利路亞」地震動,令我熱淚盈眶。

這區域的教會以基層會眾居多,他們樸實、單純而友善;會後大夥熱情如火彼此問候,相約飲茶去。這些伯叔嬸姨是各堂會的死忠會友,平日互相關顧,協力同心以愛心行動攻進福音未得之心門,陸續帶領街坊信耶穌。我恍然領悟:凝聚草根港民落腳教會的力量,是使徒彼得強調的「彼此切實相愛」。

疫後不少教會聚會的會眾減少,會友習慣網上崇拜聽道,對實體聚會興趣缺缺;這群基層信徒卻對返教會樂此不疲,主日會後有愛宴,年長會友都早早到達準備美味菜餚,家母就是其一。這些會眾在日常生活裡建立堅固的互愛關係,知道彼此需要對方,喜歡時常見面暢談,分享各自的喜與憂。

網路盛行時代,不愁沒有好信息;肢體切實相愛,卻是科技無能為力的。《窄路微塵》彷彿寫給疫後世人一封真情信札,提醒我們再微弱的生命也有溫暖火光,可以照亮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基督徒們將光和熱的生命集結一起,必能締造龐大的愛心力量,在亂世裡共同關懷周邊的人,堅定脆弱心靈在基督裡看見希望。

在浩瀚天地間,個體生命真如塵粒般渺小,但詩人大衛明白:「耶和華雖高,仍看顧低微的人。」而天父看顧世人的愛,是植入基督跟隨者的內心;我們都是發光的微粒,有充沛能量可以給出窄哥那種無私的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原諒仇敵還是秋後算帳?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爸爸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