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曉薇採訪報導】由汝來福音堂社區關懷服務中心設立的安親班及中小學補習中心,也在數年前開始嘗試落實全人教育模式,不僅著重課堂上的教學,也會強調生命教育(品格教育)、體驗教育(興趣培養)、宗教教育(門徒培訓)以及身體教育(運動)。
汝來福音堂傳道黃正雄提到,“宗教教育”會透過較生活化的方式或以互動式的小組分享,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的聖經知識教導及基督信仰的價值觀。
納入體驗式教育讓學習更有趣
“我們是一所會向學生教導聖經的補習中心,當家長諮詢補習課程時,我們都會向他們表明我們是一所教堂,因此會毫不避忌地教導聖經知識及真理,我們也不僅會專注于幫助孩子考取好成績,也會著重于德行上的培養,以及學習新的技能,倘若家長能夠認同我們的理念,我們才會收學生,若無法認同,我們也尊重。” 黃正雄如是說。
當在教育孩子時,發現孩子的品格出現問題,他們也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鼓勵與引導家長可以嘗試採用符合基督信仰的教導模式,來幫助孩子塑造品格。
黃正雄也分享,創辦此補習中心不是只著重於課堂上的教學,也會融入體驗式教育,讓學生可以參與各項體驗活動如生活營以及野外露營等。舉例,他們曾帶領學生到雪蘭莪雙溪毛糯的麻風病院參觀,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我國麻風病的歷史,也讓學生與麻風病的康復者交流,這就是一種體驗式的教學。其實這也幫助教師在課堂上分享時,學生更容易吸收與明白。
更注重學生的品格塑造
對黃正雄而言,能夠看到一個又一個青少年的生命得著改變,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一名報讀補習中心陪讀班的中學生,在得知其數學科目在大馬教育文憑(SPM)中考獲A等級後,感到萬分開心並主動訊息我,向我道謝。由於這名學生從小到大,從未在學校考試中得過A,因此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項成就。” 黃正雄這麼說道。
“我們有一次舉辦了一場青少年《生活體驗營》,營會規定每名參加者必須通過勞力換取每日三餐,營會結束後,一名少年人告訴我,他發現原來每一餐飯都得來不易,並表示後悔自己不曾感恩父母親的辛勞付出。他告訴我,他回到家後一定要開始學習做家務、幫媽媽做飯,幫助減輕家人的負擔。” 黃正雄說,當他們親眼見證青少年的價值觀與品格越變越好,生命得著轉化時甚是感動,因為他們的蛻變正是榮耀神的美好生命。
補習中心採納L’Abri教育理念為學習根基
黃正雄分享,汝來福音堂的中小學補習班與汝來彌聖培訓中心,皆採納源自西方“蔭蔽所團契”(the L’Abri Fellowship)的基本教育理念,在校內落實“群體學習及成長“的學習模式!
“蔭蔽所團契”(the L’Abri Fellowship)是神學家薛華博士(Francis Schaeffer)與妻子于1995年在歐洲瑞士所成立,以聖經為基礎,教導並幫助青年男女有關真理、美善,及生命的意義。L’Abri 是法語,意思是庇護所,他們試圖提供一個庇護所,以躲避20世紀的世俗壓力。 在L’Abri的教育理念下,學生在課後或者是午餐時間會聚集在一起,彼此討論和分享上課內容,與其說是教學中心,更像是一個學習中心。
“蔭蔽所團契”(the L’Abri Fellowship)的學習模式與一般學校及補習中心“你教我學”的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是通過群體學習、分享及討論,激發學生的思辨及分析能力,後者則是傾向填鴨式的教育。
以栽培信徒屬靈生命的地方
除此之外,汝來福音堂也創立了汝來彌聖培訓中心,是以栽培信徒屬靈生命的中心,因補習班談到聖經教導的成分較少,倘若補習班的學生有興趣接受更深一層的屬靈培訓,就可透過參與汝來彌聖培訓課程,接受更深度的屬靈培訓。
該培訓中心以四大課程幫助少年、青年、宣教及教牧進行培訓,其中少年培訓課程包括了為期四天的少年領袖訓練、為期一個月的中三少年軍課程、十天的中四少年軍延伸課程以及長達三個月的中五主力軍課程。“這些參加培訓課程的青少年將會一起生活、上課以及參與各類活動。”黃傳道分享,這就是L’Abri的精神,以群體學習為概念進行信仰紮根。
黃正雄強調,與青少年建立“好的關係”至關重要,因此同工們也會抓緊“機會”,在這些青少年接受培訓期間建立關係,引導青少年調整自己的生命,進而認識真理,在生活中與神同工。截至目前,該培訓中心已成功培訓了約400名青年人,每年也有約50至60名已結業的青年人願意回來,擔任新一期培訓課程的義務導師。
有效帶領要點:陪伴、引導、豎立榜樣
談到如何“有效”帶領青少年及青年人?對擁有豐富的服事青年人經驗的黃正雄認為必須做到三大點,首先就是透過“陪伴”與青少年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之後“引導”他們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最後則是為他們“豎立”好的學習榜樣和典範。
“其實青少年及年輕人都在觀察長輩的言行舉止,若上一代人的行為不正直,這也將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值得去跟隨及學習的好榜樣。”最後他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