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真理教室》榮耀的生命──約拿單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文亮 追蹤

◎文亮(湖光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撒母耳記上14:1,6;19:2-3;20:12-15

有一日,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到非利士人的防營那裡去。」但他沒有告訴父親。……約拿單對拿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母耳記上14:1,6)

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我就出到你所藏的田裡,站在我父親旁邊與他談論。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撒母耳記上19:2-3)

約拿單對大衛說:「願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證。明日約在這時候,或第三日,我探我父親的意思,若向你有好意,我豈不打發人告訴你嗎?我父親若有意害你,我不告訴你使你平平安安地走,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撒母耳記上20:12-15)

當我們談到「與神同行」時,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非舊約聖經中的以諾莫屬;但若要更進一步論述何謂「與神同行」?或許就較難有清楚的輪廓與內涵。事實上,聖經中與神同行的人並非只有以諾一人,有許多被神揀選、稱許,被神看為尊貴、榮耀的人,都擁有與神同行的生命,只不過他們並不像以諾,是不見死亡地被神取去(參閱創世記5:24)。事實上,所謂的「與神同行」不單表現於外在行為的敬虔,內在生命的敬虔更為重要,才不至於淪為像耶穌時代的一些法利賽人一樣。而論到敬虔的內在生命,先知彌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標誌:「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從舊約聖經中掃羅王兒子約拿單的身上,就可以窺見這樣的生命內涵,顯出他在神眼中的寶貴與榮耀,也使得約拿單在歷史上的定位勝過他的父親──以色列的第一任王──掃羅。

一、行公義

所謂的行公義就是指按著神的真理而行,藉著我們所做的,讓神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如同保羅所說的:為真理打美好的仗。(參閱提摩太前書6:12)

約拿單跟他父親掃羅之間有一個明顯的差別,就是掃羅在作王之後漸漸地我行我素,不僅僭越了祭司的職分,甚至因貪戀亞瑪力人的財物,沒有照神的吩咐滅絕亞瑪力人,諸多的驕傲和悖逆使掃羅離神越來越遠,甚至遭致惡魔的攪擾。但在有關約拿單的記敘中,卻始終看到他是一個信靠神並順服神的人,約拿單可以為了保衛神所立的以色列王國,不畏強敵地出去爭戰,即使他手中的資源和力量是有限的,仍願意為了捍衛神的國和神的義而爭戰。(當時以色列代表著神的國和神的義的一方;迦南各族的文化則是代表著敵對神和各樣的罪惡。)約拿單在以色列上下都懼怕非利士人威脅的情況下,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母耳記上14:6b)因此經歷了耶和華尼西的得勝,也捍衛了以色列王國的平安。

約拿單行公義的特質不僅表現在他為神國的爭戰,在面對自己父親的不公義,他也表現得毫不妥協。當掃羅定意要殺大衛時,約拿單並不認同掃羅的惡行,他寧願冒著與父親決裂的危險,也要救大衛脫離父親的手。從這些事上都能看見約拿單面對仇敵時,不畏懼、信靠神、捍衛神真理原則的公義表現。

所謂的行公義,絕不是嘴裡的口號,如何在所處的環境中捍衛神真理的原則?即使面對一些爭戰,也毫不畏懼地信靠神,為要使神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才是行公義的具體實踐。有些人尚未面對關乎神真理和公義的爭戰和衝突,就主動向世界和世俗妥協、投降,自動降低屬靈的標準,只為了自己可以好過一點,可以跟所處的環境和平共處,少一點矛盾和衝突。然而耶穌曾說:「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馬太福音10:34)耶穌並不是要當麻煩製造者,很多人認為耶穌的這段話是要來挑起爭端的。事實上,耶穌所指的是︰當祂要來恢復真理的法則時,當屬祂的人要回應並堅持神的真理和公義時,就必然與世界的罪惡、墮落、沉淪的勢力相衝突,這是無法避免的。耶穌又告訴門徒:「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翰福音15:19)所以每個基督的門徒都必須面對行公義的呼召,就是在我們所處的世代,為了捍衛神的國度和真理,像約拿單一樣地堅定、堅持,並勇敢地面對仇敵來爭戰。

教會面對今天這個時代,應該要有智慧地去面對與神的真理和公義相衝突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討好、妥協。說得更具體一點,現今的教會必須檢視和省思,面對教會的增長和耶穌基督給教會的使命之間,我們是叫一個人「只要有來教會就好」?還是真實地使一個人「悔改與重生」?在耶穌的時代,並非是去聖殿的人都敬畏神,也並非都經歷神,更非都得救。今天我們也必須面對向耶穌基督交帳的考驗,我們是為了增加教會人數,告訴人有到教會就好,就妥協和改變了許多真理的原則?或是為了一個靈魂真實的重生與得救,嚴謹地捍衛神國的公理與正義?使徒保羅之所以多次以當兵、打仗……來形容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就是為了提醒我們在這彎曲悖謬的末後世代,仍要堅定地行公義,像當年的約拿單一樣,勇敢地信靠神,為真理、為靈魂的得救打美好的仗,讓「神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參閱馬太福音6:10)這不是口號,而是要能實際地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

二、好憐憫

所謂的好憐憫,是指對人的良善、慈愛與忠誠。務要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誠信地去愛人並善待人。

約拿單曾與大衛定盟約(參閱撒母耳記上18:3),當掃羅定意要殺大衛的時候,約拿單一方面出於對大衛的手足之情,一方面也堅守對大衛盟約的誠信,幫助大衛逃脫他父親掃羅的謀殺計謀;即使掃羅因此怪罪約拿單,甚至要傷害他,約拿單仍然保守自己心中對人的良善、慈愛與忠誠(參閱撒母耳記上20:30-33),這也是約拿單的生命在神面前蒙悅納的關鍵之一。

對今天的基督徒而言,「好憐憫(對人的良善、慈愛與忠誠)」是很重要的提醒,因為耶穌曾說末後的日子:「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馬太福音24:9-12)我們的確很可能因著環境不法的事情增多,就失去了應有的憐憫。當我們以誠信待人卻被人欺騙、試著去愛人卻被人傷害、為人付出卻被遺忘……,我們很容易就落在受傷、失落、憤怒、甚至仇恨的負面情緒裡,哪還談得上愛人?更不用談對人的忠誠、信實,那對今天這個自私自利的世代而言,是一種愚蠢、可笑的行為。

然而耶穌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教導︰要我們常存憐憫的心。祂說到一個無憐憫心的僕人獲得了主人豁免一千萬兩銀子的債務,卻揪著欠他十兩銀子的朋友,毫無憐憫地把他下在監裡,結局是他自己反遭主人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同樣地被關入監牢,待他還完一千萬兩銀子才得釋放。這比喻給了我們很大的警惕︰多少時候我們就如同那個無憐憫心的僕人?只不過我們不是因為他人欠的錢,而可能是因著他人的一句話、一件小事,就抓住對方,不肯饒恕、不肯放過對方,把那些得罪我們的人關進無形的監牢裡,一副非得要對方還清債務才肯釋放的態度。殊不知,我們得罪神的言語、態度、行為還算少嗎?神寬容和饒恕我們的「虧欠」豈不是千千萬萬嗎?我們還不能寬容和饒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嗎?千萬不要像掃羅一樣,因一句「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參閱撒母耳記上18:7;29:5)就充滿嫉妒地要殺大衛,甚至因為約拿單為了保護大衛無辜的性命,就可以六親不認,犯神給的「不可殺人」誡命;相反地,我們應該像約拿單一樣,以憐憫、慈愛、忠誠地對待那些合神心意的人事物。

耶穌自己也為我們作了美好的榜樣,祂為了醫治人,寧願冒著被法利賽人控訴干犯安息日的罪名,或是被指責僭越神的罪名而受逼迫和陷害,但耶穌本於憐憫、慈愛,及對神對人的忠誠、信實,堅定地守約、施慈愛給那些需要的百姓。今天神也把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放在我們身邊,像當年把大衛放在約拿單身旁一樣,即使大衛明顯地威脅到約拿單王位的繼承,但約拿單總以憐憫、慈愛和忠誠對待大衛,這使得約拿單的生命在神的面前顯出更多的榮耀。我們也當像約拿單一樣,以憐憫、慈愛和忠誠對待身邊的人,別忘記耶穌教導我們:「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5:7)保羅也叮嚀:「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1-32)

三、存謙卑(的心)

謙卑的表現之一是看別人比自己強,甚至是抱持著成全他人的「老二哲學」心態。以當時的習俗,約拿單絕對是掃羅的王位繼承人,而大衛是被神膏立的另一位取代掃羅的人,所以約拿單若是因自己王室家族或是自己王位繼承遭威脅,就與大衛對立、爭競,那麼故事就不是那樣發展了,而約拿單也不會成為榮耀的生命了。但約拿單不因自己本應該是王位的繼承人,就嫉妒大衛或與大衛相爭,反而願意成全大衛,願意放下自己的身分,犧牲自己的權益,樂意看見大衛有一天成為以色列的王,足以看見約拿單謙卑的心態,這使得大衛也以恩慈來回報他。約拿單最後與其父親一起戰死沙場,大衛也信守承諾地照顧、施恩給約拿單的孩子米非波設直到最後。

約拿單面對大衛對自己王位的威脅、對父家的威脅,並不認為自己一定要成為以色列的王,反而因敬畏神,願意謙卑自己,成全神對大衛的揀選,這使得約拿單的生命顯得更加地尊榮。榮耀的生命不見得是因為你站在最高的位子上,或是你能站在舞台上,而是因為你願意看別人比自己強,就盡自己的力量去成全他人;如此,更能顯出一個人生命的價值與榮耀。

德國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油畫家、版畫家──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有一幅膾炙人口的畫作《禱告的手》,相傳畫作的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杜勒和他的一位好友都是力爭上游的藝術家,但是兩人都很窮,因此決定住在一起以節省開銷。他們達成協議,一個人先工作,供應另一個人讀書和繪畫,過幾年後再更換角色。杜勒主動說他先工作,但他的朋友認為年輕的杜勒比較有才華,堅持讓他先讀書和繪畫。四年後杜勒學成,到了更換角色的時候,方知好友工作辛苦且雙手已因操勞過度而發炎變形,無法執筆。有一天晚上,杜勒瞥見好友雙手緊握著在為他禱告,感動之餘,將那雙過勞卻是代禱的手給畫了下來,成為一幅不朽的名畫。不論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如何,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耶穌基督也是這樣作了我們的榜樣,保羅這麼形容耶穌:「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立比書2:6-11)

我們是否願意以謙卑束腰?以成全他人的心態,看別人比自己強?雖然這樣的心態在今天這個世代可能被認為是愚蠢的,因為世界告訴人們,如果不競爭超過別人,就是等著被淘汰,所以大多數人都活在隨時可能被淘汰的壓力與恐懼中,不認為會有人願意犧牲他們來成全自己。這樣還能有誰會以謙卑束腰,願意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呢?也因此,有時候連基督徒對耶穌都失去了信心,無法相信祂對我們的愛、犧牲和成全,都因受這世代的價值觀所影響。面對社會如此的價值觀和行為,我們能否逆風前行,活出一個謙卑的生命?像耶穌、像約拿單一樣,如此我們才能在上帝面前蒙悅納,生命得以在神眼中看為榮耀。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是神眼中榮耀的生命。願我們都能效法約拿單,成為一個榮耀神、造就人的生命。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     面對在社會和生活中一些與神的真理和公義相衝突的事情時,你是如何看待和反應的呢?是堅定以聖經的話語為標準?或是試圖降低標準,與輿論的觀點妥協呢?你會如何捍衛神的真理和公義呢?

2.     想想自己是否是「好憐憫──對人良善、慈愛與忠誠」的人呢?對家人或朋友的一句話、一件小事、一個不經意的錯誤或是難免會有的情緒,我們是否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呢?或是像那無憐憫心的僕人一樣?(參閱馬太福音18:21-35)

3.     生命的榮耀不在乎自己站在多高的位子上,而是在於你成全多少人的生命,得以健康、榮耀地活出生命的價值,並得著永恆的生命。想想︰你可以如何透過謙卑的心態,去成全身邊的人呢?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02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剛剛好
2024-11-02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它帶給我的震撼與釋放無與倫比
2024-11-02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詩篇靈修】孤獨中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