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翰福音六章48-51節)
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奴役之地的過程,以及後續在曠野所經歷的種種,可謂是由大能神蹟所串起的一段歷史。其中,神每日天降嗎哪來供應以色列民長達四十年的事蹟,是彰顯祂對其子民照顧之心的佳例。
早期教會將嗎哪視為聖餐象徵
嗎哪事件除了有歷史意義,也因著耶穌特別以此為對比,說明自己才是天上所降的真嗎哪,叫人吃了能得永生與飽足心靈的乾渴(約翰福音六章48-51節),而確立了該事件的預表角色。基於此,早期教父們如奧古斯汀等,常在其教導裡將嗎哪視為聖餐的象徵,表彰耶穌的降世受難,成就了信徒的豐富新生命。
不同於上述解經的普遍,嗎哪奇蹟的主題在早期基督教藝術裡,僅有零星出現。在墓葬藝術脈絡下,西元四世紀的地下墓室壁畫與石棺浮雕,多透過此場景來影射「吃下真嗎哪」的信徒,因著接受救恩而擁有永生與復活盼望。
相對於此主題作為獨立場景的模式,「天降嗎哪」的預表性安排在早期同樣不多見,而四世紀的聖薩賓娜教堂木門浮雕則是少見的著名案例。在此,耶穌神蹟場景(拉撒路死裡復活、五餅二魚、迦拿婚宴變水為酒)與摩西生平場景(蒙召、鵪鶉奇蹟、嗎哪奇蹟、擊石出水)並列(圖1),彰顯出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的摩西,預表了拯救世人脫離罪惡權勢的耶穌;而天降嗎哪與擊石出水則分別預表了聖餐餅與酒──意即耶穌降世捨身的救贖、因著祂這個磐石遭受擊打,而讓生命活泉湧流而出,一解世人生命的枯竭。
永恆大祭司為你我晝夜代禱
「天降嗎哪」的預表性多元場景群組設計要到十二世紀才開始盛行,如凡爾登聖壇(圖2)裡的三個縱向排序場景:撒冷王麥基洗德(圖2a)、最後的晚餐(圖2b)、祭司亞倫將裝嗎哪的金罐放入約櫃(圖2c)。在此,撒冷王麥基洗德(創世記十四章17-20節)手持聖餐餅杯在祭壇前獻祭的姿態,一方面點出其至高神祭司的身分,另一方面預示耶穌作為永恆大祭司的職分(希伯來書第七章)。
不僅如此,畫中的聖餐餅杯元素也呼應了麥基洗德帶著餅酒迎接亞伯拉罕一事被視為預表聖餐的解經傳統。此場景下方的「最後晚餐」除了呼應上方場景的聖餐意涵,也因著耶穌在餐後的這段「大祭司的禱告」而再度環扣「大祭司」的議題,預示了祂升天回到天父身旁後,晝夜以大祭司身分不停地為信徒祈禱的作為。
最下方場景裡的「亞倫存放嗎哪」則透過舊約裡有瑕疵的祭司與吃了仍會死的嗎哪,對比新約裡的完美祭司耶穌,與帶來永生的天上真糧。
除了典型的新舊約對照預表內容,在中世紀也偶爾見到將「天降嗎哪」與教會使命連結的詮釋,如一件十三世紀《道德化聖經》插圖,把描繪以色列民忙著用容器盛裝嗎哪與鵪鶉的場景,與下方的寓意性圖像搭配成組(圖3)。只見在非歷史性的畫面裡,一位象徵「教會」的擬人化女子正手拿聖經與聖餐杯,教導眾人如何以神的話(聖經)為日糧(馬太福音四章4節:「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這兩個場景由一個十架苦像(crucifixion)串聯起來的視覺安排,暗示耶穌透過其犧牲而成為世人真嗎哪的實現,在前有舊約曠野嗎哪的預告,在後有新約教會的傳揚教導。
連結新舊約揭示救恩計畫
凡爾登祭壇開啟了此後最常見的預表性場景組合:麥基洗德祝福亞伯拉罕、最後的晚餐,與天降嗎哪,許多教堂聖壇區裡的祭壇繪畫皆採用這樣的配置(圖4),呼應聖餐禮與儀典空間的特質。
在這樣的經典配搭之外,有些畫家還增添了其他在意涵上能呼應的舊約場景;例如在一件十五世紀聖壇的左翼壇門上,可見「麥基洗德祝福亞伯拉罕」與「逾越節的烤羔羊與無酵餅」(圖5),聖壇中央主板描繪了最後的晚餐,右翼壇門上則是「天降嗎哪」與「天使為先知以利亞準備水與餅」;這些場景中的水酒、餅、嗎哪、羔羊等,無一不暗示了聖餐、代罪羔羊耶穌所成就的犧牲救贖、取代審判定罪的恩典赦免。
在這樣的預表意涵傳統下,嗎哪主題也出現在聖餐禮用器與祭袍上。例如一件十六世紀的祭袍背部便巧妙地繡有「天降嗎哪」(圖6),如此一來,當主祭面朝祭桌、背對會眾進行聖餐禮祝禱時,聖餐與祭袍上的嗎哪奇蹟便同時出現在信眾眼前,在古今對照下,揭露上帝在救恩計畫中的信實恩慈與大能。
預防屬靈失憶症的良藥
撒冷王祝福亞伯拉罕、曠野嗎哪奇蹟、耶穌的最後晚餐,在作為藝術傳統之餘,也可做為刻在我們心板上的提醒。今世生活有如行經曠野,有時荒蕪煩勞,亦有時得在泉水綠林的以琳之地安歇蓄力。無論陰晴,日子年歲是由數不盡的抉擇堆砌而起。
時刻站在岔路口、要作出判斷的我們,就如亞伯拉罕面對同時迎向他而來的撒冷王麥基洗德與所多瑪王比拉(創世記十四章17-24節);前者代表了源自平安之地(撒冷)的公義(麥基洗德),給出力量與祝福,後者則是焦土之城(所多瑪)的邪惡之子(比拉),以盤算交易來討索。
在屬靈與屬世、真理及欲望之間,永遠只能擇一為之。亞伯拉罕拒絕所多瑪王,選擇在神面前謙卑順服、忠心信靠,並得神自己為盾牌與最大賞賜的回應(創世記十五章1節)。
數百年後,曠野中的以色列民卻未效法先祖信德。每日撿食足夠當天所需嗎哪的生活方式長達四十年之久,代表著以色列民在這一萬多個日子裡,每天都經歷奇蹟、每天都見證神不落空的應許,每天都擁有新賜的恩典與供應。然而,他們卻仍隨己貪欲,以自憐抱怨、擔憂害怕來回應神的帶領。即便看來匪夷所思,但這是否也常是我們自己的寫照?
我們的神在面對此般悖逆忘恩、在荒地多叫祂擔憂的子民時,卻回報以溫柔信實及長久忍耐,敞開天門降下嗎哪如雨,賜下大能者天上的糧食,使其飽足(詩篇七十八篇)。正是這樣的憐憫救護之愛,讓耶穌甘心走下至高榮美寶座,在十字架上以自身血肉澆奠為世人得以開始新生、滋養成長的救恩力量。
若要預防身處奇蹟恩寵卻不察的「屬靈失憶症」,則習慣數算過往在曠野得嗎哪的經歷、追憶神為我們在荒蕪之地與敵人面前曾擺設的宴席,可為一劑良藥,亦是在面對當下及未知挑戰時,能增長信心、弭平焦慮的強心劑。日日新鮮靈糧的攝取、對神的信靠跟從、對世界誘惑的警醒、在感恩中沉澱與重新邁步,終將平穩走出曠野,進入佳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