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硯美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有一個「家庭羅曼史」(Family Romance)理論,說的是一個小孩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會將他的父母親視作是「國王」與「皇后」,而自己就是那個「王子」與「公主」,父母親是孩子的庇護者,也是他的模範,是他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扇窗。
然而當小孩的世界出現其他人,他發現原來這個國王與皇后知道的比別人少,或者他們給予愛的方式與其他人不同時,這個羅曼史就開始崩解,於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在期望落空中──無論是對原生家庭還是社會,學會「成長」這件事的。
不容忽視的成長之傷
絕大多數人的童年都帶著創傷,因為每一個兒童,都在心理尚未成熟時接收到超過自己能夠接收的遭遇,一次嚴重的爭吵,一種偏心的對待,甚至,幼稚的兒童所要求的事物沒有及時被滿足,創傷就已經造成了。
可是,我們是怎麼面對這樣的成長之傷呢?是長出生命的韌性?還是長出一層又一層防衛的城牆,然後把自己受傷的心,牢牢地關在城牆之內呢?是長出對這個世界的愛與憐憫?還是長出對這個世界的恨與苦毒呢?
在成長的過程裡,學校的教育,有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內在的欠缺與匱乏嗎?還是一味地告訴我們,好的成績對應著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就對應著好的未來?在我們的世界裡,「成熟」與「成功」好像經常被畫上等號,可是,「成熟」代表的究竟是能與自己內在的創傷與脆弱相處,還是徹底忽視它呢?
我們經常看見各種「成功學」的教導,它們將「情感」視作弱者才有的,是阻礙成功很大的絆腳石;它們高舉「自私」,也高舉著「同理心」的無用論,好像人生所有的問題,一旦富裕且握有權力就通通解決。
我們可曾想過,人生所有的問題,不一定都來自於「外在」,很多問題其實都來自於那顆「受傷的心」,而要修復這顆受傷的心,從來不是物質可以替代的。
一個老實的父親
今年甫上映的劇情片《老狐狸》,由蕭雅全導演執導,該片獲得第六十屆的金馬獎提名七項大獎,並奪得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殊榮。其故事背景設定在1989年,台灣股市狂飆,一夕之間許多庶民都靠投資股票發財,社會上瀰漫著濃濃的投機氛圍。
男主角廖界(白潤音 飾)是個小學生,他的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是在餐廳工作的外場服務員。廖界的母親因病過世,父子兩人租屋窩居在一間老舊的公寓之中,相依為命。
廖泰來性格憨厚木訥,他與廖界兩人克勤克儉地度日,他們將浴缸的水龍頭轉到最小,點滴蓄積整缸冷水,晚上洗澡,就在洗臉盆裝熱水摻兌冷水,說這樣水錶跳得比較慢,也就能節省水費;瓦斯也是一旦熱水足夠,就馬上手動關掉熱水器,讓瓦斯費也能節省下來。
廖界的晚餐,始終是父親從餐廳帶回來的剩菜剩飯,而他放學後去餐廳的後廚窩在一處寫作業,塞在他嘴裡的,也是客人吃剩、看起來沒動筷子的點心;廖界的體育褲,是父親買布回來縫製的,這讓他在學校被高年級學生嘲笑與霸凌。而這樣一對艱苦度日的父子,心中卻有個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房子,可以開一間母親生前想要開設的理髮店。
但是,廖泰來的憨厚與老實,甚至有些懦弱,沒有讓他跟風參與股票的投資,他寧可下了班,夜裡靠做家庭代工來賺外快,一塊錢一塊錢儲蓄。可是,也因為如此,隨著通貨膨脹,房價的飆漲,他追求夢想的腳步太慢,距離夢想達成,也越來越遠。
一個狡猾的義父
謝老闆(陳慕義 飾)是廖泰來的房東,他擁有附近好幾間房子的產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老闆,而人人都在他的背後,稱他為「老狐狸」。廖界自從聽到謝老闆握有好幾間房子,便一直糾纏著謝老闆,要他便宜地將房子賣給自己的父親,不斷對他說:「賣房子給我爸爸。」。
謝老闆被眼前這個小孩既幼稚又成熟的言行吸引,遂將他視為「義子」。他叫廖界上車,為他「上課」,告訴他,人人生而不平等,不平等不一定是財富或者是權勢,單單「有的事情你知道但他不知道」,這就可以是不平等;他的秘書把廖界帶到謝老闆家,謝老闆再教廖界一招斷絕「同情心」的方式。
在一次次的言談裡,我們看見廖界的改變。他很快就抓到謝老闆教他的「精髓」,甚至懂得反過來將謝老闆一軍;然而他也開始看不起自己的父親,他開始不是對「貧窮」感到厭煩,而是對「窮人」感到厭煩。廖界變得越世故,權謀與手段越多,觀眾也就看到一個「孩子」好似漸漸蛻變成一隻「老狐狸」,也令人好奇,他後來長成什麼樣的大人?
可是,有一場戲卻讓謝老闆這隻老狐狸露出了破綻。當他開車載著廖界,說起自己的童年,一句「因為你就是我,我不可能不對你好」,將他幼年時期,哀求他人賣房子給媽媽的記憶帶回了現在。
原來,再冷血的手段、再無同情心,謝老闆也無法逃離自己內在的創傷;他不是「不怕痛」才變成現在的老狐狸,他是為了避免想起那些最痛的記憶,因為「恐懼」才成為老狐狸的。
我們要一個怎樣的未來?
電影放映之後,我看到許多人在誇讚,甚至認同謝老闆的「成功哲學」,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社會現實」,但是,難道他們沒有看見謝老闆的恐懼是什麼嗎?沒有看見廖界的創傷與痛是什麼嗎?成長,難道就一定要壓抑自己的情感,淡漠自己的同情惻隱,成為一個「不在乎別人感受的人」嗎?這樣的社會即便成功、富有、進步,但是,那會是一個怎麼樣自私的世界呢?
為什麼耶穌要在登山寶訓的講道中談論「八福」時,每一個「福」後面都加上「必得」(參馬太福音五章1-12節)?特別是「哀慟的人」與「憐恤人的人」,耶穌說,他們「必得」安慰和祝福;祂也呼召我們來跟從祂,拋開那些感到匱乏的恐懼,因為在祂裡面有豐盛的生命。
人類的文明,確實有「自私」的因子,但不代表它全部的本質都是自私的,互敬、互惠、互愛、互相感知彼此的欠缺與需要,成為彼此的幫助,這是一種選擇。這樣的選擇,同樣為我們創造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而非只有「自私」才是成功的唯一之路──因為,那樣的成功,不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充滿盼望的未來,而是走入一個充滿絕望的困境。(編按:本片為普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