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新北市某國中日昨發生國三男學生,因與同校男同學產生齟齬,竟拿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割傷對方的頸部,被殺害的學生今早(12月27日)已不治身亡,受害學生父母撕心裂肺悲喊「我只希望孩子健康回到我們身邊」,更是令所有為人父母一掬同情之淚。
該生的死訊傳出後,家長們在網路上群情激憤炸鍋,留言瞬間突破上萬則,很多家有學童及青少年的父母都提心吊膽,深怕自己的孩子會是下一個受害者,
根據媒體報導,施暴的男學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由父親獨力扶養,過去就曾因觸犯傷害等案件接受少年法庭輔導,是校內的問題學生,這次在刺傷同學後,也已經再度被少年法庭裁定收容,不排除朝殺人罪進行偵辦。
須防範產生校園模仿犯罪效應
目睹此暴力事件的該校同學驚嚇不已,校方已經將全班同學集體轉換至同樓層另間教室,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指派督學、社工師及心理師進駐事發學校,對受驚嚇的學生進行安心輔導;警政單位也介入避免衍生模仿效應,確保每位學生學習穩定與心理健康,未來也會針對校園內的高關懷學生定期追蹤及加強輔導。
在這起駭人聽聞震驚社會的校園喋血慘案發生後,在輿論及家長群情激憤的壓力下,教育部及新北教育局發出聲明,行政院也在12月28日的院會會後記者會,宣佈亡羊補牢的相關處置。
行政院長陳建仁責成政務委員林萬億,邀集六都及司法院盡速針對校園安全及特定學生的輔導,要求教育部及地方政府檢視現行中介教育後的輔導評估機制,強化校園高關懷對象輔導措施與管教作為,並希望透過民間組織力量,由老師、家長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來修補校園安全網,
現行「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中,針對搜查、校園安全檢查的限制等規定,教育部會蒐集學校執行狀況與問題後,儘速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及法務部等相關部會來檢討研商,落實保護校園學生安全機制。
新北教育局則聲明,依照現行「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有相當理由及證據,足堪認定該生攜帶刀械等違禁物品。為避免緊急危害,學校得訂定規定進行安檢,並要在各式集會與課程中,融入心理健康及情緒教育,保護學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免受威脅,讓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
關懷家庭失溫暖的孩子 其實就是關心自己的下一代
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受訪時表示,據媒體報導,該名持刀傷人的男學生,曾因恐嚇取財進過少觀所,因家庭功能不健全,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所以有情緒控管及人際關係問題,而依照少年事件處理法,沒有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危險器械的學生,就是法定的曝險少年,是要被所在縣市政府的教育與警政單位列管的。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在現在的國教體系(國中、小)的校園裡,來自高關懷背景原生家庭的孩子愈來愈多,像他接觸及關懷的個案,除了有學業成績普遍低落的問題,也同時伴隨著人際溝通、交友及情緒管理的問題,但只要學生的法定監護人願意讓協會介入協助,他們是可以透過社工與心理師在課後的陪伴,讓孩子知道「我並不孤單,還是有人願意懂我、愛我」。當一個原生家庭失功能的孩子,能夠感受到「我是被愛」的時候,情緒控制就會比較穩定,避免因為一時的血氣產生憾事。
本身是基督徒的江元凱說,這次國三學生的割頸傷人案,的確是比較少見的,現在受傷的孩子已經傷重不治,已經讓家長們炸鍋。這個驚悚的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其實提醒了老師和學生家長,「我真的了解及認識我的學生及孩子嗎?」江元凱指出,孩子在學齡階段,待在學校及家裡的時間最多,在孩子未成年的階段,家長與老師都是孩子的陪伴與啟蒙者,和諧的親師關係與正向的溝通,是能夠及時察覺到孩子的異樣,適時給予關輔,將其導回正途。
江元凱也不諱言,現今失能家庭有增加的趨勢,學生家長未必有心力及能力去關心自己的孩子,而學校的老師因為教師法修訂之後,限縮了老師的管教權,很多老師就會比較專注在課業的教導,而少觸及行為的管教與約制。這時候老師若是發現孩子需要心理及情緒的關輔,可以在徵詢其監護人的情況下,安排其到教會或是協會的課後照顧班來關懷,而教會若是缺乏受過專業訓練的社工及心理諮商人員,也可以連結像更生少年關懷協會這樣的團體一起來配搭。
但江元凱也提醒,他的經驗是,從事高關懷家庭的曝險少年的關輔工作的輔導者,不能對關輔對象有「我對妳好,我陪伴你,你就得有我所期待的正向改變與回應」,這是不切實際的,但他要引「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參路加福音十五章6節)鼓勵教會,耶穌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找回失喪的人的機會。
江元凱說,他因著教會徐壯華牧師的鼓勵,投入家庭失功能孩子的關懷已經超過20年的時間,他知道每個行為偏差的孩子背後都有故事,當教會在這愛心漸漸冷淡的社會中,能夠學習耶穌去尋找迷羊的榜樣,去關懷那些需要愛的孩子,或許就能阻止下一次令人遺憾的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家長團體呼籲校安事件要正視品格教育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代表家長團體發出以下聲明,呼籲教育部正視當前學校安全網已經出現破洞的事實,不可以用只是偶發個案輕輕帶過,因為沒有父母能夠承受孩子被送到看似最安全的學校上學,卻在學校喪命再也回不了家的椎心之痛。
一、對一般學生之輔導,尚且需要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才能發揮效果,被少年法庭裁定收容於少年觀護所之曝險少年,往往於下次出庭就被少年法庭裁定責付、停止收容,於少觀所停留期間非常短(一到三個月),且以評估、觀察為主,完全難以發揮輔導效果。
二、曝險少年需要中介教育:曝險少年往往來自失能的家庭,對學校生活及課業幾乎難以適應,學校一方面缺乏強制力與專業人力有效輔導曝險少年,另一方面學校依強迫入學條例不得拒絕其返校,使得曝險少年成為校園安全隱憂。本次攻擊事件主角即是典型例子。應痛定思痛,主管機關應提供資源,落實曝險少年中介教育,使其在輔導發揮功效經評估後才返校,而非於其明顯不適應學校生活強行令其返校,才不會讓類似新北攻擊事件再度重演。
三、恩威並施才能有效管教輔導:近年來經常聽到學校老師與行政人員抱怨「有責無權」「動則得咎」,政府與教育主管機關近年來修法一味強調個人權利,卻忽略讓學校與老師擁有對等、合理的管教權,甚至一度差一點修法刪除民法賦予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權,經家長強烈反彈才暫緩修法。管教權被弱化也成為校園安全最大的隱憂。
王瀚陽受訪時表示,先前國教盟發給各黨總統候選人的一封信,提到的家長關心學校教育的第一名,就是重視品格教育,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任何的校園事件,包括師生衝突、同儕霸凌及暴力事件,追根究柢,就是品格出了問題。這次的國三學生在校遭到割頸死亡的憾事,他與很多家長都很難過及痛心,但在《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修訂之後,學校老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權已經被限縮,也就是說,只要學生對老師的管教提出異議,老師就必須停止管教,這也讓現在很多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其實非常緊張。
本身也是基督徒的王瀚陽說,在曝險少年的關懷上,教會及福音機構能夠做的會比公部門更有彈性,像是很多失功能家庭的曝險少年,少觀所責付家長帶回後,其實因為原生家庭親職功能的欠缺,孩子是沒有辦法及時被接住與陪伴的,這方面就是教會與機構可以與家長和學校合作來補破網的因為關懷失功能家庭的孩子,其實就是關心台灣的下一代。
王瀚陽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學校原本是讓家長最放心的地方,現在卻成為潛在讓孩子受傷害的場域,這個時刻,呼籲家長們都要向自己孩子就讀的學校發聲及反應,請師長增加與家長的橫向聯繫,各地教會也可以與公部門合作結合少年關輔機構接住曝險少年,不要讓類似的憾事再發生。
曾經擔任家長會長的台北市議員曾獻瑩受訪表示,據他所知,凡是雙北的曝險少年,一定有在教育局及社會局的列管名單中,他認為,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必須出面釋疑,這位割頸案的加害者,有無在新北市的曝險少年列管名單中,這不是究責,而是校安補破網,避免校園內有應列入而未列入曝險少年的孩子,未能被及時接住關輔。他也會監督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避免新北校園喋血案,在台北市的國中小校園產生破窗及模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