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整理報導】日昨發生的新北市某國三學生,在校上課遭到同校同學殘殺的悲劇,駭人聽聞,震驚了全台家有學童的家長,在學校上學應該是很安全、讓人放心的環境,卻發生重大的暴力事件,兒童福利聯盟提醒關切此事件的父母,面對意外的重大事件,除了照顧孩子的心情,陪伴孩子的家長們也需要關照自己的情緒,親子可以透過交談、分享與陪伴,讓彼此知道,可以成為互相照顧及支持的力量。
兒福聯盟提醒,縱使沒有目睹與同校,面對這突發的暴力事件,孩子可能有許多焦慮、擔心與害怕,甚至出現替代性創傷效應(意指雖沒有親身經歷事件,但透過聆聽事件經過、觀看事件相關畫面,或在陪伴受難者親友的過程中,感同身受,也會出現類似創傷後的壓力反應,例如:哭鬧、不快樂、緊張、噩夢、焦慮、退化行為等。)不確定這個意外還會不會來?會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的班級和孩子身上,以及孩子可能會因此出現害怕上學、再次進入班級(情境連結),建議家長可以採「三心照顧,陪伴孩子慢慢踏上復原路」,陪伴照顧孩子的情緒、安定他的心。
一、安心-安定孩子的心,讓他知道父母會陪著他
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讓孩子知道這一切擔心焦慮都是正常的,不用刻意忽略跟壓抑自己的感受。練習接納孩子真實的情緒、想法,提供給他安心求助資源與管道。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會陪在他身邊,降低孩子的無助感。
二、聽心-邀請與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聆聽是開啟對話很重要的第一步驟,讓孩子知道,不論他想談什麼、想聊什麼或想知道什麼,你都願意聽也願意跟著他一起釐清問題,試著找到解答。依循著孩子的步伐,或走或停,「我還沒準備好」那也沒關係,我們就休息一下吧!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當我想說的時候,我知道我可以跟你說。
三、靜心-讓孩子知道,他可以這樣照顧自己
「嗡嗡嗡~~~」多數的大人面對到重大意外或事件時,大腦可能會當機,無法跟外界進行連結與互動。大人能夠快速回到理性狀態,熟練地照顧情緒或處理事情,是因為我們有了過往的經驗,學習到如何讓自己逐漸回到穩定狀態,而孩子他需要學習並練習照顧自己,調節情緒的方法。帶孩子討論照顧自己與調節情緒方法時,大人需要依照孩子的年齡與發展狀態調整互動的方式,重點在於邀請孩子一起參與,找到自己情緒調節的方法與擴展更多策略。
例如孩子喜歡寫日記,帶領孩子透過書寫表達與整理自己的情緒、感受,練習的過程中適時的回饋與肯定孩子。透過大人示範與分享媒材的使用(例如情緒卡、鬧卡、繪本),帶孩子認識「原來我還可以這樣照顧自己耶!」,如果感覺自己也有創傷反應,可以致電「創傷復原諮詢專線0800-250-585」
擁有心理諮商輔導專業的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教會發展中心主任陶牧群牧師受訪時表示,他是兩個幼童的父親,他週遭的家長都很關切這件慘絕人寰的校園兇殺案,他認為,這次的國中喋血兇殺案,對社會大眾的驚嚇與震撼,更甚於昔日的內湖小燈泡及北捷鄭捷隨機殺人案,因為發生的地點,是原先父母認為最安全、最放心的校園,從心理學的學理,這是非常難以接受與相信的。
他也認為,無辜被殺害的那位學生的父母,至今沒有對外發言,應該是處在哀痛欲恆,拒絕接受的抗拒期,若是該生的學校有基督徒老師,或是有基督徒與那位家長有私交,可以透過管道,在徵求對方同意後進行哀傷關懷。
此外,陶牧群同意兒福聯盟的建議,若是孩子已經是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年齡,家長可以和孩子談這件事,聽聽孩子怎麼說、也了解孩子的老師及學校,對於此事件的態度,及有採取什麼樣加強校園安全的具體作為,父母也可以給孩子如何自保的建議,如果是基督徒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禱告,為彼此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