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隨著科技工具功能日漸強大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社群媒體成為人們溝通與分享的平台,而這就是新媒體時代的生活日常。
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就經常發文更新自己的「非典牧師Sai」臉書粉絲專頁,透過生活記事、靈修小品及信息短影音,與信徒及社會大眾溝通與分享。教會的影音團隊從信息剪輯製作的1分鐘短影音,內容貼近生活及時事脈動、融合信仰教導,深受閱聽者的歡迎。
基督徒善用不同角色發揮影響力
發布過的短影音包括「你到底在氣什麼?也許你只是玻璃心」、「基督徒,別不得體」、「想躺平?!除非你可以接受被輾壓!別傻了,你才不想躺平!」、「世界上第一首情歌,重讀這處經文,亞當真的很會撩」,及「聖經是面鏡子」等話題影片;松牧師也以「易怒小松」及聖經人物扮相出現,用接地氣的對白拉近與社群平台使用者的距離。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使用社交軟體接觸人們,可秉持哥林多前書九章19-23節去做角色切換。當基督徒遇到一個很想認識真理的人,就陪對方好好研讀聖經。在職場,工作表現要專業且準確。
耶穌的榜樣就是這樣子的,祂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切換到適合的角色,產生對的影響力,完成任務,「向什麼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新媒體時代按照分眾屬性,以他們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傳遞淺顯易懂且符合聖經教導的內容,為的是「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松牧師說,教會放在YouTube上的講道影音普遍都達數十分鐘,以現今人們的網路使用習慣,特別是年輕人,通常沒有時間及耐心看完,所以短影音對人們的收視習慣是有利的,也是策略。至於要把原先50分鐘左右的信息,縮短成為1分鐘左右的短影音,內容要怎麼呈現,教會的影音小組同工會去討論。重要的議題便會以淺顯易懂、詼諧且發人深省的方式呈現,再加入各種特效,讓年輕世代感到有趣味,對於所傳達內容的吸收,有正面幫助。
松牧師說,新媒體時代網路社群平台多元化,無論是用哪個網路社群,包括各年齡層最普及的LINE,以及2024大選後在台灣急速竄紅、社群下載量第一,咸認是年輕族群新寵的Threads(脆);都顯示信仰生活化的內容傳遞更形重要。
生活就是「正在發生、很多人討論且關心的人事物」。松牧師選擇結合生活和信仰,按著時間點的需要,用真理去回應。他表示,信仰內容若離人們生活太遠,很容易成為空談,不然就是過度奧祕艱深,一般人很難理解,聖經真理也可以貼近生活且輕鬆表達。
走出教會同溫層接觸不同族群
松牧師說,先前他去參加脫口秀爭霸賽,為的也是透過不同的平台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受眾。他說,現今社群平台的趨勢精簡扼要,但若是內容空洞,再短都不會有人有興趣,惟有閱聽人看完後自己感興趣,才會繼續分享給其他人,就像他用的每個社群平台,都像個小村落,聚集著不同的住民,各有其文化特色,進到不同的村子,要用不同的語言及文化跟他們對話。
像是聖經裡的保羅,遇到希臘人的時候,就用他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和文化去傳講復活的基督的內容;遇到猶太人、歐洲人、已經信主和沒有信主的人,也是因應不同的文化差異,去傳講信息。松牧師說,在網路社群走向分眾的現代,教會透過社群傳達的影音及內容,也要效法保羅。
松牧師說,除了虛擬的世界,真實人際的互動也很重要。教會界是一個圈子、演藝界及音樂界是另一個圈子,教會圈子和音樂圈子各有其分眾,他身為牧師,想要接觸教會圈接觸不到的那群人。除了藉由網路社群,就是要主動走進他們當中,他發現脫口秀很多人有興趣,他自己也很喜歡,與其要這群喜歡脫口秀的群眾來教會聽他講,不如他走出教會去講給他們聽,用他們的語法及文化概念,詼諧地去呈現含有真理的脫口秀內容,分享生命的觀點。
每個網路社群都是接觸人的平台,對於教會和信徒來說,硬體的下載與使用,上手一般不會太困難,很多網路平台使用者期盼所連結的對象,是看得見、找得到的。松牧師說,重點是進到社群之後,所傳遞的內容能不能讓受眾產生共鳴,有的牧師不喜歡把自己服事以外的生活過度曝光在人前,這是各人的選擇,無論是臉書、IG還是LINE及Threads(脆)都是工具,Threads似乎會讓使用者產生更親密的互動感,但更多的時候,人都希望保有個人的隱私和界線。
松牧師說,在網路社群的時代,人們想要別人快速回應自己的提問,和即時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但當我們不想被對方找到的時候,對方就要包容我們,所以像是有人傳LINE,一段時間沒有讀,或是已讀不回,會覺得很沮喪。現代人的孤單感,會讓很多人產生「我的事,你要立即回應,但我又需要有獨立性和空間,不希望別人這樣對待自己」的矛盾。
不單求即時回應更要留空間
松牧師說,像「非典牧師Sai」臉書粉絲專頁就是他自己在經營管理,只要有人在上面留言或私訊,他都會看看。LINE的工作群組,他看到也會立刻回,但他鼓勵大家,網路社群固然方便,但仍要留給自己與他人必要的虛擬世界的界線,沒有人是能夠24小時可以被他人找到的,傳道人也是,當他沒有辦法即時回應需求時,他會很坦白跟對方說,「我現在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但我可以跟你另約時間」。
松牧師說,現在的網路社群已經是分眾化的時代,像同屬Meta體系的臉書、IG及Threads(脆)就是按著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應運而生的社群平台,IG的使用者的平均年齡,是比臉書年輕,LINE則是涵蓋老中青,且普遍用於工作用途的,而更年輕的,則是在TikTok及Threads,不同的社群媒體出現,就是宣告分眾化時代的來臨。
松牧師說,若是教會有社群經營的專業人才,就可以比照實體牧養,用專人分眾分齡的方式經營網路社群,但若是沒有那麼多人力及資源可以經營各樣不同的社群,那麼建議可以從已經有的社群,如官方YouTube、臉書與Line的內容先顧好,針對那些對於基督信仰感興趣的人、面臨生活挑戰與疑難雜症的人,提供有幫助的內容,讓收看者生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