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黎恩、編譯余友梅/報導】和巴哈同年(1685年)出生,彼此相差不到一個月的作曲家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出生於布蘭登堡選侯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其代表作神劇《彌賽亞》(Messiah)舉世聞名,連聖地耶路撒冷都可聽到這齣神劇震撼動人的旋律。
2月23日出生在德國中部哈勒(Halle)的韓德爾,從小便顯露音樂才華,但是他的父親認為音樂家是最低級的職業,禁止他學習音樂,想把他培養成律師。可是年幼的韓德爾發現閣樓有架古鋼琴後,便不顧父親的反對,每天深夜偷偷溜到閣樓去練習。
9歲時,他就正式與聖母教堂管風琴師弗里德里希.W.扎喬 (Friedrich W. Zachow)學習管風琴及主要樂器的演奏法和作曲原理。目前他所留下的最早作品,是1696年為雙簧管和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所寫的六首奏鳴曲。
1702年,韓德爾進入哈勒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alle)攻讀法律,並成為哈勒加爾文大教堂(the Calvinist Cathedral in Halle)的管風琴師。當時他為教會譜寫每個主日要用的彌撒曲。不久,他北上移居到當時的歌劇之都漢堡定居。他到歌劇院的管弦樂團擔任小提琴手,除了賺取生活費之外,還努力學習歌劇作曲。1705年初在漢堡主持了他的第一部歌劇《阿爾米拉》(Almira)的首演。1706-10年間,韓德爾離開漢堡到義大利旅行,在那裡他遇到當時許多偉大的義大利音樂家,並創作了許多作品。他在義大利的歲月深刻影響了他的音樂風格,他對義大利歌劇風格的掌握,也使他成聞名國際。
1710年,韓德爾被任命為漢諾威選帝侯、未來的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的樂團指揮;同年晚些時候,30多歲的韓德爾移居英國倫敦,除了幾次歐陸訪問外,餘生都在英國度過。 1727年2月,他成為英國臣民,這使他能夠被任命為王室禮拜堂的作曲家。他在此期間創作了許多音樂,包括1727年創作的喬治二世加冕頌歌 (the Coronation Anthems for George II)和10年後為卡羅琳王后創作的葬禮頌歌(the Funeral Anthem for Queen Caroline)。
從1728年開始,英國本土劇作家約翰蓋伊(John Gay)的幽默諷刺型歌劇《乞丐歌劇》(Beggar’s Opera)引起轟動後,義大利風格歌劇在英國日益沒落。但儘管大眾品味變化無常,韓德爾仍繼續創作歌劇,並在倫敦繼續管理一家義大利歌劇院。但他的職業生涯已經遭受來自倫敦作曲家和歌劇院經營者的競爭挑戰。最終,1737 年那一年,韓德爾的劇院關門、公司破產,他本人也中風。
但是憑著個人堅強的意志力,在德國亞琛 (Aachen)接受6個月的療程後,韓德爾恢復了健康,並為卡羅琳王后創作了《葬禮頌歌》(1737年)和兩部清唱劇《掃羅》(Saul) 和《以色列在埃及》(Israel in Egypt),這兩部作品皆在1739年發表。他還創作了〈12首大協奏曲,作品6〉(Concerti Grossi Op.6) 、並協助成立了支持頹廢音樂家基金會(現為皇家音樂家協會,the Royal Society of Musicians)。
到了1741年,韓德爾開始思考是否到了引退的時刻?「有學者認為當時的韓德爾應該是遇到了職業瓶頸,可能有考慮搬回德國。」倫敦韓德爾故居博物館(Handel House Museum in London)的館長馬丁.懷亞特(Martin Wyatt)說。
回應當時社會自然神論的神劇
就在那時,他收到好友查理.詹寧斯(Charles Jennens)寄給他神劇《彌賽亞》的歌詞。詹寧斯是一位文學家,為了這齣神劇,他精心挑選了聖經舊約和新約中關於彌賽亞預言、耶穌降生、十架受死與復活相關的經文。
懷亞特解釋道:「這齣神劇的信息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當時日漸流行的自然神論(deism)的回應。」由於自然神論者不相信基督的神性,詹寧斯試圖反駁這種思想。「對詹寧斯來說,這部作品是他個人熱情所在,也是信仰使命的展現。他是一位對信仰非常認真的虔誠基督徒」,懷亞特說。
研究詹寧斯作品的學者露絲.史密斯(Ruth Smith)說:「我們發現詹寧斯在寫給他的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為韓德爾準備了這些經文,希望他能盡其所能投入創作,讓根據彌賽亞這個基督教最重要主題創作的神劇,能成為他所有音樂中最出色的作品。』」
24天完成神劇《彌賽亞》
據說韓德爾僅僅只用了24天,便把整齣《彌賽亞》神劇譜寫完成。許多人認為這部作品是「從神而來的啟示」。一位音樂學者表示,以一齣259頁樂譜的作品來說,其中的錯誤少得令人難以置信。
為了創作《彌賽亞》,韓德爾廢寢忘食,據說有三個禮拜沒有出過家門。一位朋友探訪他時,看到他情緒激動地淚流滿面。在寫完「哈利路亞」大合唱的樂譜後,韓德爾感動地說:「我看到天堂在我面前,還有那位偉大的上帝。」
對詹寧斯和韓德爾來說,《彌賽亞》這齣作品將成為與大眾分享福音的一種福音工具。他們為了觸及更廣大的觀眾群,甚至做出了一項當時充滿爭議的決定──邀請非基督徒音樂家,在劇院而非教堂演出《彌賽亞》。
神劇成為慈善音樂演出
韓德爾邀請世俗女歌手擔當獨唱角色,例如蘇珊娜.瑪利亞.希伯爾(Susannah Maria Cibber),是一位過往名聲不佳,但被認為與其他空有技巧的歌手相比,歌聲更能穿透人心的女歌手。
曾在劍橋大學任教的韓德爾學者提姆.布朗(Tim Brown)說:「《彌賽亞》在各個層面都觸動人們,無論是精神層面、音樂層面還是戲劇層面,這部作品都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如果你在YouTube上搜尋『哈利路亞』快閃合唱表演,你會發現點擊量目前已經達到了大約4,300萬次」,史密斯說。「我認為觀眾不只是基督徒,你只需要觀看其中一些哈利路亞快閃合唱表演的影片,你會注意到在購物中心等地聆聽該曲的群眾,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化,他們深受此曲觸動。」
在韓德爾的時代,《彌賽亞》的表演通常是慈善音樂會,旨在幫助困苦的囚犯以及收容孤兒的倫敦著名醫院。
一位學者寫道,世上沒有其他音樂作品比《彌賽亞》支持更多窮乏孤苦、赤身露體的人。然而,韓德爾並不將這部作品的成功歸於自己。在《彌賽亞》神劇的樂譜手稿末尾,韓德爾寫下一貫在樂譜最後留下的「SDG」三個拉丁文字母,意思是「榮耀唯獨歸給於上帝」(Soli Dio Gloria),這是宗教改革的五個唯獨之一,這不僅說明了作曲家的創作動機,也是在宗教改革時代作曲家的信仰告白。(資料來源:CBN News, britannica.com)
神劇【彌賽亞 Messiah】組曲
中文對照字幕 英國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