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華神專欄】事奉變成陷害或表演舞台?重新認識美好的事奉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劉加恩(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

信靠神的人都希望能夠忠心地事奉。然而,在服事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挑戰,有些人憑著熱情,卻難以長期堅持;或有些人可能在經歷多次挫折後,對於事奉的熱忱慢慢消退;還有更多人在事奉過程中受過傷害,因此陷入恐懼而選擇退縮。但不論是該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還是要明哲保身,不要涉入人際中複雜的深淵,或許更要緊的是從聖經尋求答案,幫助我們找到更能平穩前行的道路。

一、事奉的危機與轉機

1.陷害與苦毒vs.榮耀的託付
在事奉的歷程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危機和困境,這使我們有時會感覺自己受到陷害;更因為事奉需要付上不同的代價,因此容易成為壓力和重擔──好比有時候事工的安排,可能是讓當天沒有參與討論的人承擔更多工作,或被賦予更多任務,使得事奉變成是一種「陷害」,讓人避之惟恐不及。

然而,以賽亞書六章的經文提醒我們,當國家面臨巨大變化之際,也就是在烏西雅王過世的時候,先知以賽亞在動盪中被賦予異象,看見只有耶和華才是真正的君王,祂仍然坐在寶座上,掌管一切。

當以賽亞目睹神的榮光時,他看見了一位超越一切、聖潔無比的神,祂是以色列的聖者,甚至連一旁的天使撒拉弗,也遮住臉不敢正視神,在見證神榮耀、偉大之中,呼喊「聖哉、聖哉、聖哉」。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神的選召是事奉的基礎,是神主動呼召人參與祂的工作。太多時候因為例行性的聚集,使得基督徒容易忘記自己是被神所呼召,更忽略了神是偉大、聖潔的主。故而對每一個參與事奉的人來說,在投入之前都需要更深認識神的呼召、看見神的榮耀;而這位偉大的神,主動邀請人們參與在祂的事工中,也在這樣的認識與敬畏上,幫助我們避免落入苦毒的陷阱。

"Isaiah, Tree of knowledge and the brass serpent", by  Matija Bradaška

2.自我的表現vs.被救贖的人
在服事的過程中,有些人因為恩賜和能力強大,常常對別人的服事不滿意,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以賽亞書六章5-7節中,當以賽亞看見神的榮耀後,他清晰地看見自己的真實狀態,了解到自己在聖潔的神面前,只不過是個污穢的人。就在先知認罪後,撒拉弗用紅炭沾他的口,象徵著神赦免他的罪、使他潔淨。這段經文呼應出一個重要的真理,即沒有一個人能夠為自己洗淨罪惡,唯有神的恩典與作為能夠讓我們潔淨

在參與事奉的歷程中,我們只是有限、有罪的人,因此我們的眼光、思考模式、判斷標準,都會受到自身背景、文化、個性的影響。故而我們有相當大的局限性,神更是以我們與他人配搭,幫助我們避免走入自我中心、屬靈的驕傲。當我們知道自己是有限的、有罪的,才可以克服自我表現的挑戰,謙卑地事奉神。

3.讓別人去做vs.事奉的特權
同時,也有一些人在面對事奉時,經常是要求別人去執行,而不願意自己付出努力,更因為事奉的崗位也常帶有權柄和舞台,可能會導致有些人表面上熱心愛主,但實際上帶著輕視他人或自我表現的態度參與服事,使得事奉儼然成為讓人享受命令別人、指揮別人的工具。

然而,以賽亞書六章8節指出,當先知接受神的差派時,雖然他還不知道神會分派給他什麼任務,但他卻立刻回應,願意聽從神的呼召。從以賽亞的回應可以看到,他沒有因為看見大有能力的天使,就只是希望他們去做,相反地,他完全願意將自己奉獻出來,不論任務有多麼艱難,他都願意順服神的差遣

當談論到服事、教會的事工,有些人習慣推辭,好意是覺得自己不足,但很多時候是不想陷入麻煩。然而,聖經提醒我們,在某些時刻下,我們應該學習當仁不讓、承擔責任的態度,體會到事奉是基督徒的特權,不應輕易放棄,能以避免只是希望指使別人的危機。

4.崩耗與埋怨vs.忠於神託付
最後,在事奉中常見的另一種狀況是,許多樂意服事的人,可能因為看見其他人都沒有回應、不願意付出,因而開始產生埋怨的心態。他們可能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逐漸自怨自艾,甚至產生苦毒,更嚴重的是容易讓自己落入崩耗(burnout)的困境中。

然而,在以賽亞書六章9-13節裡,雖然這個部分是整段經文最不易理解的內容,但卻清晰地反映出神的心意。當神呼召以賽亞出來事奉時,同時提到了百姓的回應,經文並非描述一個輝煌的結局,反而提醒先知,他的話不會受到正面的回應。神要以賽亞宣講的信息並不受歡迎,卻是要讓人看見問題,甚至要人經歷窮途末路的光景,進而能夠回轉歸向神。

這對於事奉者可能是巨大的挑戰,通常我們都希望看到工作有實際成果,更是因為我們活在競爭、比較的世界中,導致事奉的價值與結果,往往會被綁在一起看待,因此經文所描述的光景,會讓事奉的人感到沮喪。但卻也是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被提醒需要更仔細地思考,事奉的關鍵在於忠於神的託付,神並不以結果或數字來做為評價我們的標準,我們更應該關注於神的呼召,而不一定被外在的壓力與期待所左右

二、恰如其分的事奉

對於事奉的人來說,除了要面對上述提到的危機與轉機,也許需要更深入了解教會、團契和小組的運作意義,不應該只是憑著一股熱情而美化現實,或者一意孤行阻礙了正確判斷。因此,在事奉中,我們也需要有更多角度、更有深度思考,能以帶出恰如其分的事奉。

1.做事vs.服事
從積極的角度而言,我們或許需要思考「做事」與「服事」之間的區別。這兩者表面上看來相似,但在核心意義上存在著重要的差異,關鍵在於我們的所行,對他人的生命究竟產生什麼樣的意義與影響。

許多事奉可能表面上只是完成了一些任務,但更要緊的是,這些事是否有助於他人的靈性成長和生命成熟?在這個容易以事工為導向的世代中,我們需要求神的幫助,以明確區分「服事」與「做事」之間的關鍵差異。真正重要的,我們的事奉是否能讓人更深入地認識神,從任務轉向關懷人,使人的生命真正受益

2.個人vs.群體
第二個層面是「個人」與「群體」服事之間的區別。神讓信仰的群體由不同個體組成,這有助於我們彼此學習。神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賜予我們不同的恩賜和特點,讓我們可以在事奉中發揮各自的才能,並有機會得以成長。

生命中有高峰和低谷,而這些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也需要有整個群體的視角,看見生命的波動與挑戰,並非獨自面對就能克服,更是藉著共同事奉來理解當中的難處。因此我們能嘗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再是追求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在團體配搭當中,互相配合、各司其職,以建立和支持彼此,而不是孤立地應對挑戰。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3.短期vs.長期
第三個層面是「短期」與「長期」的觀點。當今社會追求效率,因此教會也經常希望看到事情快速取得成果,這使得人們對時間有著不正確的看法。有時候人們會把短時間看得很長,認為三天的時間很足夠,以為可以完成很多事,實際上卻一下子就過去了。又或者覺得一年的時間很冗長,以為要忍耐很久,但事工的成熟老練與發展,都需要長時間的醞釀。

因此,事奉者需要時刻保持對長期事奉的承諾。在這個世界追求瞬間的榮耀時,教會或許需要更尋求穩定的委身,這也意味著我們應當具備長期的視野,願意為事奉付出持久的努力。信徒需要更深刻了解自己,明白蜻蜓點水、救火隊式的服事雖然能解決緊急的事,但教會中有許多更重要、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事奉。

就好像培養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偶爾供應一頓豐盛的晚餐就可以,而是需要每天、每餐的飲食,才能真正讓孩子長大。同樣地,在教會許多事奉需要長期的投入,每個人按照從神所領受的恩賜,應該專注於自己所分派的部分,避免盲目跟風,卻無法持續。

4.片斷vs.傳承
第四個層面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是「片斷」與「傳承」的議題。華人文化中,人們往往傾向於追求個人成就,不太關心事情是否能傳承給下一代,因此每一代只在意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導致許多事奉變得非常片斷,無法持續下去。

事實上,培養合適的同工乃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成熟而能夠服事的人並不會自動產生,若只是等待神帶領合適的人來事奉,很可能落入試探神的陷阱。因此,除了第一線的事奉之外,服事者也應該花更多時間來陪伴、引導、訓練其他同工,正如我們自己也是被前輩陪伴和指導而成長。

好的事奉者才能培養出好的同工,神也是這樣個別地呼召、陪伴我們,以看似最浪費時間、最浪費人力的方式來對待我們,但卻是真正最有價值且寶貴的。

在此同時,我們需要將新一代的同工視為同伴,不再只是以片斷的資訊或命令來指揮。過去華人教會在執行工作之時,帶領者常未解釋事情背後的來龍去脈、價值精神,只剩下分派命令、吩咐實踐方案,卻不解釋原因,這樣的模式使得重要的精神無法傳承,使得美好的傳統成為律法規條主義,失去對於重要精神的持守。

福音工作並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在世世代代中繼續傳遞,故而教會需要培養出更多好的帶領者,不當只是執行者,使得信仰的精神、事奉的理念,能以代代相傳。

而從執行開始,我們需要按照神的心意帶領與決策,因此不要永遠覺得自己太年輕,或是只覺得有這麼多優秀的人,自己就可以退居幕後,反而是隨時預備自己能成為合神心意的領袖。

常常問自己,當我們到了某一個位置時,是否能夠更好地履行神所託付的使命,真正按著神的心意學習作光作鹽,有使命感及異象,從參與到有動力撼動整個世界,並且能以屬靈的眼光考慮教會及團契的狀況,用更寬廣的視野評估狀況。我們不是追求世界上流行的領導觀念,也並非為了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而是更多考慮神的心意,甘心樂意地成為牧養者。

以賽亞書的經文提醒我們,重新認識事奉的價值與美好,深刻地認識神的偉大,並且知道人的有限,於是在恩典中願意持續向前;不是在意事奉成效而是在意託付,以致於能夠脫離這樣的陷阱。

在做事與服事之間找到平衡,樂意讓自己的行動,對人的生命產生正面且真實的意義。也在跳脫個人單打獨鬥的想法中,更多開始樂意與他人配搭而建立團隊,在各司其職中彼此建造。能夠對抗這個世界追求短暫風光的態度,轉而在長期且穩定的委身中,帶出生命更美好的果效。

更重要的是,在世代的傳承中找到合適的優先次序,樂意尋求真正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使得神的家得到建造,更使得神的名得到當得的榮耀。

劉加恩

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副教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