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日前舉行的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奧本海默》拿下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是本屆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原創歌曲〈What Was I Made For?〉(我為何而生),則是生動地刻劃了電影《Barbie芭比》的主角在尋求「我到底是誰?」及「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什麼?」,在追求自我實現及與他人建立更深層的關係連結過程中,從「找自己」的掙扎與探索,到接受真實人生的自己、活出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
大西洋劇團導演暨製作人何三希在看過《Barbie芭比》及《奧本海默》之後,留下深刻的印象。曾在溫哥華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製作文憑的何三希受訪時表示,相較於講一篇道理給別人聽,透過電影等戲劇的方式來說故事,更容易「影」人入勝,深植人心。
上帝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計畫
像是《Barbie芭比》能引發觀眾熱議,就是在於貼近生活及人性,無論東西方社會,其實對於男性和女性都難免有性別刻板印象;《Barbie芭比》的劇情鋪陳,是先讓這些對女性的既定成見,呈現在女主角芭比的身上,芭比在尋求個人身分及自我形象認同的過程中,不斷打破這些框架和成見,在信仰中很深的得著就是「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參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上帝對每個人都有祂獨特的計畫。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像芭比這樣去探索『我,到底是誰?』的歷程。」何三希說,人生於世很難免會將自我形象及價值觀,建立在家人(通常是父母)及旁人的眼光、肯定及讚賞之中,人畢竟是在群體生活,不可能離群索居,每個人在找自己和做自己的過程中,不太可能完全將他人的眼光及看法置之不理,也不可能照單全收,特別是當人進入社會、教會與職場之後,勢必在做自己及與他人建立關係,有一番拉扯,這就是一種平衡,而這就是羅馬書十二章18節所啟示的「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何三希說,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芭比(娃娃)的人設就是以「女孩子應該呈現在人前的外貌」,或是「女孩子追求想要成為的樣貌」所打造;就像《Barbie芭比》電影中的女性角色,不但美麗、自信、經濟獨立,在職場更有不遜於男性的亮眼表現;但《Barbie芭比》的導演及編劇,讓芭比先藉由劇情的鋪陳,把那些社會價值觀對女性刻板印象的標籤呈現出來,藉著尋找自我的過程,一樣一樣打破自己身上的標籤,發現自己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信仰的角度,很大的啟示和體會就是「即使我們不完美,上帝依然愛我們」,所以不完美的人,要倚靠完美的神,不但找自己,也找到神量給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呼召和命定。
從《Barbie芭比》這部電影拿下奧斯卡原創歌曲〈What Was I Made For?〉,可以省思的是「我為何而生?」、「上帝對我生命及人生的呼召是什麼?」何三希說,人會很習慣從他人的肯定及讚賞中,去尋求自我存在的價值和認同感,很多時候,常常會活得很不快樂。
但每個人都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創造,就算是雙胞胎,恩賜及志向都不盡相同,當人們認清「沒有人是完美的」這個既存事實時,就不會為了要在人前打造社會價值觀所形塑的「完美的自己」勞苦愁煩,所以不要為著成為「別人期待自己的樣子」而活。
神造每個人都珍貴 活出自我獨特價值
何三希說,從小他的爸媽沒有期待他成就驚天動地的大事業,而是不斷勉勵他「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參歌羅西書三章23節),也願意成全他現在走上戲劇表演與影像傳播領域。天父看顧祂的兒女也是這樣,上帝願意看到屬祂的兒女,知道自己的被造,是尊貴、獨特及蒙愛的,上帝樂意看見我們接納神所造的,看一切都甚好,凡事靠主得勝活得精采,那比我們活出別人心中的樣子,還要更重要。
何三希說,如果發現自己就是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試著先接受這樣的自己並且正向面對,逃避無助於解決,就像子女總是會有著想要贏得父母的認同的時候,先接受自己對於面對問題及建立彼此的關係與溝通是重要的,接受及接納自己的不足和軟弱,是邁向長大成熟的關鍵,人要學習在為了自己與別人而活中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找到讓自己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再談到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奧本海默》,何三希認為這部片很成功吸引觀眾青睞的原因是,在劇中用造成戰爭的人的劇情鋪陳,來述說核武的可怕及人心其實是反戰的深層反思,這是利用反差的衝突點,來引人入勝的電影拍攝手法,一方面讓觀眾可以看到,到底為什麼戰爭會發生?如果一部電影總是從受害者的角度出發去說故事,那觀眾永遠沒有辦法從加害者的視角去看戰爭的殘酷與傷害。
在《奧本海默》中就呈現出,其實戰爭的爆發,並非奧本海默的原意,所有的加害者可能都只是一個棋子而已,因為科學家努力研發核子武器成功,但被利用成為毀滅性戰爭的武器,這不是他們所樂見。何三希說,當觀眾開始去同理劇中的科學家的時候,就可以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信仰看重的同理,因為立志行善由得我,但做出來卻由不得我。
何三希說,目前世界上仍有烏俄及以哈兩場戰爭正在進行當中,人們對於戰爭的殘酷是很有感的,就像《奧本海默》把核武用於戰爭的可怕,透過戲劇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大家就會意識到,核武若是被濫用,這個世界很有可能就因此會被摧毀,讓人們對於核武的關注度變高,《奧本海默》把核武的發明及第一次被使用搬上大銀幕,讓大家更清楚戰爭的可怕,加入反戰的行列,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