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厚恩
你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嗎?還是常怨嘆為何別人的運氣總是比較好呢?
前日本內閣官房顧問、京都大學教授藤井聰曾提出一項「認知焦點理論」,嘗試從心理機制和行為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運氣」。藤井教授解釋,這項研究觀察的重點是「人們內心深處關注的焦點是什麼?」,並以人們在待人處事時會考慮他人的程度來進行分類。
以圖表說明,橫軸表示在社會關係中的心理距離,也就是關係軸,愈往右關係就愈疏遠。縱軸則是時間軸,表示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思考的時間廣度,從「當下」想到「未來幾天」,逐步推至「社會整體的將來」。將橫軸與縱軸依序相連後形成的區塊稱為「考慮範圍」,越往右上方代表思考的深廣度越大。
經過多年研究,藤井教授得到結論是:當上圖的範圍擴大時,「好運氣」就會增加,當它縮小時,「壞運氣」就會增加。也就是,愈無私、利他的人考慮範圍愈深廣,獲得的就愈多,反之,愈自私的人考慮範圍愈短窄,失去的就愈多。
在某些程度上,自私的人仍可能快速有效地取得成果,但因過於關注眼前的事物,很難與人建立合作關係。綜合來說,這樣的生活最終將充滿失落,導致缺乏幸福感,也容易失去抓住好運的機會。相反地,願意利他、為遙遠未來著想的人,較能持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生命建構堅固的網絡後,最終將受益愈多而感到更幸福。
我想起《聖經》中有一句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雖沒有保證這麼做就能開運,但似乎與研究的結論不謀而合。
使徒保羅寫下這段話,是勸勉我們看重周遭人的需要,若有餘力要彼此幫助。而「認知焦點理論」則認為,能夠考慮更廣泛和更長遠的人是更幸運的,進一步鼓勵我們把思考的框架放大,甚至去為整體社會的將來著想。身為海島子民,大家都同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如同命運共同體,齊進齊退、共好共壞,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覺得自己很不幸福嗎?想大展抱負,卻老是不走運而事與願違嗎?
面對挑戰或抉擇時,不要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吧,將眼光放長遠,照顧自己時,別忘了也同時顧到別人,那麼依照這個理論,你的運氣會愈來愈好、幸福感愈來愈多喔!看看周圍,學習欣賞身邊的人,試著看見別人的需要,把關心漸漸地延伸到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身上。
此外,也學著去體諒和顧慮他人,讓別人從我們身上得到安慰、勸勉,甚至是放下自己的利益,選擇成就別人。如此,你我的心胸和眼界將更寬廣,生活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豐富! (果子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