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教堂會說故事 教堂文本如何帶你邁向神聖?蔡清徽博士領人閱讀教堂 與神相遇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蔡清徽博士分享「教堂會說故事──教堂文本如何帶你邁向神聖」。(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詮釋教堂必須從詮釋神聖開始,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台灣不少教會新建和改建的教堂,雖呈現多樣面貌,卻往往為了經濟和功能性考量,教堂建築愈來愈缺乏美感、歷史回顧,更失去空間「神聖」的觀念。

《教堂文本對神聖的詮釋──閾限之道》書中提到,「閱讀教堂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出發,或從建築風格的導覽出發,這兩個角度都體現了造物主的豐富多樣;但教堂也是啟示的文本,本身蘊含神聖的意義,也藉由『形』詮釋神聖,而詮釋教堂必須從詮釋神聖開始。」

「教堂是聖與俗分界的門檻,『門檻』的拉丁文是『閾限』(Limen),『凡俗』藉由此通道,得以過渡到神聖。教堂空間是朝聖旅程的隱喻,此視覺是敬拜禮儀不可少的元素。教堂的空間蘊含著回憶,是信仰救贖事件的敘事,也是一代又一代信仰群體的敘事歷史。透過詮釋教堂,等於與神聖祂者相遇,也等於與歷世代的信仰群體共融。」

本身是聖經老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台灣神學院神學博士、綠建築專家、建築研究所教授的蔡清徽博士,筆耕教堂寫作已逾十年,曾與夫婿王裕華建築師合著《遇見世界十大教堂》、《遇見亞洲12 座教堂》。離開職場後,她跨界建築與神學,在神學院、建築研究所、大學通識課擔任兼任副教授,同時投入研究和寫作。最近出版《教堂文本對神聖的詮釋──閾限之道》一書,並在20日上午新書發表會中分享「教堂會說故事──教堂文本如何帶你邁向神聖」。

蔡清徽分享教堂建築應有的神聖空間。(圖/李容珍攝影)

現代教堂強調功能 各憑己意

蔡博士表示,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基督新教對於「去神聖化」的理性思想極為普遍,造成人們普遍不認同「啟示」存在於世界的萬物或實存物當中,更不可能去肯定透過歷史文化的文本來詮釋神聖。展現在建築上,呈現實際主義掛帥,強調功能性,人人各憑己意定義符號;雖然我們看重聖經,但是對於普遍啟示還很陌生。

她表示,多年從事教堂巡禮文字工作,讓她意識到教堂文本的詮釋和分析,若缺少「神學」骨幹,容易變成建築面和操作面介紹。人的信仰表現,反映在禮儀和敬拜行動,但現在建築卻刻意忽視教堂的神學禮儀面向。她透過此書建構一套教堂神學,以敬拜空間的設計綱要作為總結,從「詮釋」和「神聖」開始,「詮釋」部分引用尼布爾、田立克、現象詮釋學保羅.利科、高達美的看法,以此為前提進展到「神聖」感受與視覺表現,主要引用奧托《神聖的觀念》和田立克在《藝術與建築》的論點。

(圖/蔡清徽博士提供)

從教堂入口到祭壇 進入神聖空間

她帶領會眾如朝聖者,從教堂入口到禮儀空間,進入閾限通道,再進入祭壇一系列空間,共分六個部分來談:

一、緒論:她首先以教堂作為入口,開展這六大部分,如同一個人行經過一個教堂的空間,入口就是人開始產生尋求神聖的極限意識。

二、入口「神聖」的「閾限」感受和藝術:人對神聖的感受,與對藝術感受類似,運用作品象徵物,啟動對事物關聯性的反思。她提到,神聖的觀念是由德國神學家魯道夫.奧托延續浪漫派哲學家士來馬赫的神學路線,強調宗教奧秘意義,是一種「先驗」如同對美的領受和表現。奧托的「神聖」雙面向:令人戰慄的奧秘和吸引人的努曼(Numen)是一種「對立的合一」兩極化感受。

神聖的行動也是以「對立合一」呈現。奧托從宗教改革馬丁路德改教歷程觀察到,路德先感受到上帝聖威和懲罰恐懼後,才轉為尋求耶穌的恩典,引導他朝變革之路。反差的張力帶來更新突破,這是「閾限」行動特質。路德對「神聖」經驗詮釋,從「隱藏的上帝」過渡到「榮耀的上帝」。

會場(圖/蔡清徽博士提供)

三、禮儀空間:信仰空間與閾限禮儀。她主要談信仰群體與空間的關係。行動創造敘事,共享空間內達到共時和共融,然後身分意識的合一,是要透過記憶分享,並反映在禮儀的行動。

四、閾限通道:中世紀密契的「閾限視覺」。中世紀的密契通道實際講的是意念的旅程,從己端通往神聖的彼岸,這與教堂的通道有關,而且中世紀的靈修和密契神學,影響教堂的禮儀。

教堂內外空間為類閾限旅程的隱喻

五、祭壇:「類閾限」朝聖。教堂內外空間為類閾限旅程的隱喻,以大家熟悉的朝聖觀念來形容,我們會與不同教會弟兄姊妹朝聖,過程中成為好友。朝聖是身體、行動、意念的全人動態,是群體合一的經驗,也影響教堂設計。 通往「神聖之路」的空間,儀式建築的象徵性,反映在神聖之路(Via Sacra)祭壇之路,帶領人到終極意義的彼岸。

教堂內部得巴洛克假透視壁頂。(圖/蔡清徽博士提供)

她提到,「神聖」形的象徵,耶穌形象為通往神聖的通道,教會整體也是「基督身體」的形象(參哥林多前書三章16節),使耶穌成為神聖與凡俗的連結,超越、臨在的統合,因此,耶穌是「閾限之道」,通往父神那裡去。教堂文本是「神臨在」的載體,語法詮釋表現「上帝的居所」(參詩篇十一篇4節)

會場(圖/李容珍攝影)

談到神聖的「魔魅性」,蔡博士以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繪製的〈最後的審判〉三層圖像中介的游移,透露教堂集體走入魔魅的狀態。為籌措資金建造大教堂,神職人員出售贖罪券,以換取救贖的恩典,這是剽竊基督無償的恩典,造成教會的分裂。田立克不斷宣稱魔魅倚賴神聖而活,神聖行動夾雜著魔魅的反行動,他雖未提出具體對策,但是他對藝術寄予厚望,因為藝術指向終末。

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的西斯汀教堂繪製的〈最後的審判〉。(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凡俗對神聖的回應 不限於主日

六、結論:蔡清徽表示,「閾限」是一種打破聖俗疆界的模稜,有延伸的概念。敬拜也是如此,是一種聖俗雙向的動態,神聖呼喚凡俗,以及凡俗對神聖的回應,這樣的呼喚在每日當中不限於主日。

她指出,宗教人士的回應要是全人、全心和肢體行動投入敬拜的回應,因此,敬拜禮儀的完全,在於結束後的祝福與差派,將人差回崗位,更新存有,延展神聖。因此,教堂「閾限通道」的終點,是教堂進入俗世的開始,人以更新的身分,返回新的存有當中。

她也表示,魔魅的主體性自稱為神聖,卻拒絕降伏在神聖之下,神聖行動中仍會夾雜魔魅的反行動,魔魅的情形避免不了,因為神聖與實存相關,只有在終末審判那日,分隔的情形才會統合,直到終末來到以前,極度的敗壞,則可能激發更新翻轉的變革行動。雖然暫時沒有對策,但藝術遙指「終末」,到那日「形」和「本質」分隔的存有狀態,終可獲得統合。

回應的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林鴻信教授人有到場,但因喉嚨不適,委由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助理教授梁越美代讀致詞。他表示,教堂與信仰有密切關係,有什麼樣的信徒,就會蓋出什麼樣的教堂,有什麼樣的教堂,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信徒。德國思想家奧托提醒我們,神聖概念是非常獨特的範疇,它非客觀理性也非主觀情感,卻是令人畏懼的神秘,又是出神忘我的著迷,這必須是在面對神聖者的時候,才能被激發、被喚起的。

因此教堂賦有引導人們穿過閾限,也就是穿過聖所之間通道的功能,幫助信仰群體可以敬拜上帝。教堂可以視為一種信仰書寫的文本,有什麼樣的信仰形態,往往建造出什麼樣的教堂文本;反之,有什麼樣教堂文本,往往培養出什麼形態的基督徒。作為文本的教堂,應當審慎的書寫,需要教堂神學的反思,也應當不斷地詮釋應用文本,需要教堂神學的提示。

右起:李清志、林鴻信、蔡清徽和梁越美。(圖/蔡清徽博士提供)

提醒分辨神聖與魔魅的重要

林教授表示,這本書論述神聖的時候,提醒分辨神聖與魔魅的重要。由於魔魅依附於神聖,人們往往在追隨神聖的時候,因人性軟弱而誤入魔魅的陷阱。基督教進入華人世界的時候,意味著教堂也進入了華人社會,也同樣面對文化裡面各種魔魅的誘惑。

由於華人文化喜歡蓋房子,於是華人教會喜歡蓋教堂,事實上華人蓋房子承擔許多的功能,包括光宗耀祖、揚名立萬、歌功頌德,所以隨之而來的人情世故、論資排輩、講究排場也都沒有辦法避免。因此教會涉及最多的是資金出入、名氣、聲望;眾所矚目的教堂建築,往往就成為了魔魅的友誼。譬如說為了建造教堂而導致爭執衝突,以致於成為步入軟弱人性的舞台;教會需要覺醒,落座於文化裡面是為了穿上文化的外衣,來做信仰的見證,而不是被文化價值觀來牽制。人們需要在基督裡被更新,文化也一樣,建造及使用聖俗之間通道的教堂,同樣也需要經歷基督裡的更新。

中文世界首創教堂文本研究的學術著作之始

林教授也在推薦序中表示,蔡清徽博士運用廣義的詮釋學,把教堂當作文本做深入的神學詮釋,以多年來在設計、建築、管理、神學的專業研究以及教會服事、業界實務的豐富經歷,把在台灣神學院完成的博士論文寫成這本書,實在是中文世界首創教堂文本研究的學術著作之始,書中把艱深理論儘量寫成一般讀者閱讀的通暢文字,期盼更多信仰群體具有把建築教堂視為建構文本的眼界與用心。

專欄作家、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李清志在會中表示,《教堂文本對神聖的詮釋──閾限之道》一書,提到很多課題是他過去很想探討,但蔡清徽很聰明地把這些問題研究出來,不但思路清晰,表達能力也很強。特別的是,這本書融合神學、建築學、人類學等廣泛領域,其實是很少人能夠駕馭的題目。她具有建築和神學專業,也是最適合的人選。台灣幾乎沒有人好好探討神學和建築學之間的關係,因此這本書的出版具有特別的價值。

李清志(圖/TimCheng攝影)

教會是神的家 與神相遇地方

李清志說,通常我們稱教堂為「神的家」,是人與神相遇的地方,當我們走進教堂時,能感受到與神相遇。台灣的教堂面對很多困境,尤其在台北,只要想蓋大一點的教堂,都會受限於資金和土地問題,到後來教堂建築就不太追求神聖性,或是變得愈來愈世俗化,所以有的教堂變得像夜店,或是只要大家去了開心就好,教會對教堂神聖性追求愈來愈缺乏。

國際知名建築師柯比意設計的廊香教堂,被列為世界遺產,是讓人進到教堂裡面,心裡感到震撼,即使不是基督徒,也會受到感動。另一位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非常崇拜柯比意,第一次進到廊香教堂,看到光線從窗口照射進來的時候,心裡非常激動,也因此安藤忠雄後來也設計一些很棒的教堂,包括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譬如光之教堂,每個人進去後也深受感動。

建堂常被忽略的文化歷史和神聖空間

李清志說,台灣一些知名的觀光教堂,有教堂之名,但並非真正的教堂,一開始很多人去打卡,但是沒有聽過有人進去後覺得感動。所以,一座教堂能不能喚醒人對上帝的崇敬?教堂好壞真的很重要。他也表示,現在教會建堂只強調功能性,對神聖性觀念缺乏,他推薦教會如果要建堂,或建築師有機會參與建堂,這本書是很好的參考。

蔡清徽和李清治回答會眾的提問。(圖/李容珍攝影)

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教授在書中推薦序中表示,當研究神聖建築時,特別在多元化的台灣處境下,我們要格外謹慎不能只關注建築,而是要跨領域參考文化、宗教以及研究神聖空間形成的主觀因素;如此宏觀視角,才能讓我們理解神聖建築物在我們環境中的重要性。

他表示,書中深入研究神聖空間及建築底層的原則,內容更是建築哲學精髓之旅,也是敬拜和靈修專題的精髓之旅,歷史中的神聖建築,其原則崇高又抽象,使人難以掌握,這本書嘗試讓這些概念易於被掌握,易於被採行。這本書也訴求一個更清晰、更有架構的神聖空間設計方法,藉以檢視普遍的建築理念,也深化我們對神聖空間的理解。當設計能更審慎更刻意地考量神聖空間,便可促使觀者去反思對於美、神聖和敬拜的觀念想法。

參與者合影。(圖/蔡清徽博士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