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去年新北市發生國中校園喋血案,近日高雄也發生就讀國小5年級女童墜樓身亡的憾事,學齡兒少在校內的行為與心理輔導引起輿論及家長關注,立法院現正推動《學生輔導法》修法,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與立法委員今天(4月24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從「提升校園專責輔導人力、進行專業分工」、「提供教師法律資源與心理諮商協助」及「促進親師互動、提供有薪親職假」三管齊下,及時接住每個需要關輔的孩子。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林松宏分別代表家長與教師,與出席記者會的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召委柯志恩和民眾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吳春城共同喊出「幫非行少年」、「補校安漏洞」及「學生輔導法立即修法」的訴求,《學生輔導法》修法納入推動家長每1名在學子女1年給予8小時有薪親職假,讓家長出席學校親職講座等活動,而各城市的教會也可以成為提供親職教育課程的據點。
校內專責輔導老師與校外專業社工可彼此連結
王瀚陽說,現行《學生輔導法》規範,國小每24班、國中每15班、高中職每12班,大專院校每1, 200名學生,須設一名專任輔導老師。但現今少子化的台灣社會,除了都會區的中小學外,很多偏遠地區的學校,因為班級數未達標準,是採用行動諮商師的輔導方式,也就是1個外聘的老師必須服務多校,更多學校即便有聘專職輔導老師,但他們也必須分擔授課及學校行政工作,導致備多力分。
國教盟呼籲盡速修法提升中小學專任輔導老師編制,在孩子出現因為憂鬱及情緒問題時,可以及時關輔;一旦在校學生涉及毒品、幫派、詐騙與討債等重大校安行為時,地方縣市政府編制內或是外聘的社工師,就要機動入校提供必要協助及轉介,防堵學生更嚴重的觸法行為。
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林松宏則從教師團體的角度提供建言。他說,兒少問題行為「源自於家庭,呈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隨著社會型態的演變,現在失功能原生家庭的孩子愈來愈多,在教育現場,親師關係因為家長與老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信任,所以常變成孩子「家長管不了,老師不能管」,很多老師的身心壓力也到了臨界點;他建議,《學生輔導法》應修法,提供有需求之教師公假進行心理諮詢,老師同樣需要外界關懷支持。
王瀚陽表示,很多來自失功能原生家庭行為偏差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多半都缺乏親職教養知能,家庭經濟亦出現問題,《學生輔導法》修法建議納入推動家長每1名在學子女1年給予8小時有薪親職假,讓家長方便出席學校親職講座、體育表演會等活動,而各城市的教會也可以成為提供親職教育課程的據點。
願每個孩子的需要都能及時被關顧
柯志恩立委表示,她與一群關心下一代孩子權益的立委及家長共同推動《學生輔導法》修法,心裡很深的盼望就是不要等有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或是自殘的事情鬧上媒體後,才有立委來關切。現在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但是很多學校因為學生及班級數不夠,必須一個專輔老師服務多所學校,也是存在的事實,所以透過《學生輔導法》修法,可以不以「班級數」為限制聘任規定,這也是努力的目標。
因為現在台灣社會失功能的家庭愈來愈多,所以《學生輔導法》修法,讓親師生可以搭起暢通的溝通橋梁避免憾事發生。柯志恩也指出,一個曝險或是非行少年的產生,原生家庭的環境是很關鍵的,所以加強家長的親職教育也是修法重點。
吳春城立委說,他看到台灣社會現今世代衝突及對立的情形日趨嚴重,孩子及家長都已經是壓力鍋,特別是很多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是家中高齡的爺爺奶奶,所以加強家庭親職教育便愈形重要;因為輔導人員再多,真正關係改變的根源還是在家庭,這是教會可以著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