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最近多家社福機構傳出收到小額捐款,卻是詐騙集團利用民眾愛心,只要匯款188元至指定社福團體,就送愛心禮物、抽獎,雖然金額並不高,民眾可能也因為「小額」而不追究,但是已經將個資洩漏給詐騙集團,也影響公益組織募款。
伊甸基金會日前收到數十筆188元不明匯款,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黃子倢表示,通常民眾會想為社會做點好事,188元小額捐款對他們來說很容易,也很難存有戒心。但是民眾因此個資被不法人士盜用,有心行善反倒受騙;對公益團體來說,也是很大的傷害。尤其當民眾發現上當受騙,就可能失去對公益團體信賴感。
到官方網站查證 開發多元捐款管道
她提醒民眾捐款時,除了到官方網站,不妨多撥通電話詢問確認。此外,伊甸已開發多元捐款管道,減少捐款的繁瑣程序,不用填寫許多資料;而且民眾可透過電子支付於伊甸官網捐款,捐款證明只需附電子信箱,不必提供身分證字號,希望透過優化流程,減少民眾個資外洩的機會,爭取民眾信賴。
不僅是伊甸基金會,很多社福單位也受害。因為詐騙集團用各家公益團體的正確帳號,公益團體看似多獲得捐款,事實上,卻造成公益團體很大困擾,因為不希望民眾個資被騙,而且如果民眾發現捐款被騙,是不愉快的經驗,也會影響他們後續對捐款的信心。
由於騙術不斷翻新,公益團體針對每次詐騙手法在官網或臉書發表聲明,其實也感到防不勝防。他們呼籲民眾看到不明捐款資訊,能有更多的警覺,最好打一通電話求證,也不要因為詐騙的事,對公益善事氣餒而退卻,能繼續做一個好撒馬利亞人。
某一個專門從事老人關懷的社福團體便透露,有很多社福機構不願意出面談論這種事,因為這對社福機構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大家都不希望社會大眾覺得社福團體被詐騙利用,而留下負面印象,使捐獻卻步。
可疑1元、10元、15元捐款 共數千筆
該社福團體主管表示,去年年底,他們就收到很多波捐款轉帳,每筆只有1元、10元或15元,共有數千筆,有的則是直接存現金到該機構帳號,但不知是誰寄來的,銀行也無法告知捐款人是誰,而且有的帳號被銀行封鎖。他們每天要準備開立上百封收據,卻沒有人來索取,詐騙者的目的可能是測試帳戶是否可以使用、是否為「警示帳戶」。
直到最近發生188元捐款,還有額度200到688元不等捐款,起初他們也不以為意,因為捐款不是來自官網。結果是民眾透過詐騙集團廣告平台、IG、臉書或LINE,看到小額捐款可以抽獎、獲贈禮物⋯⋯。
為取信民眾,詐騙集團給的捐款帳號又是社福機構真正帳號,這也是為何錢流向社福機構,詐騙集團要的不是小錢,乃為盜取個資。當有民眾打電話進來社福團體詢問,才知道社福團體並沒有辦理活動,原來是被詐騙集團欺騙。
這種詐騙手法對社福團體造成的影響可能有幾方面,第一,如果這些捐款者,回過頭來發覺被騙,想把錢取回,社福團體要花的行政成本非常可觀。第二,社福團體品牌將受影響。有的民眾發現被騙自認倒楣,雖然不會追討,但對捐款留下不良印象,日後也會影響捐款意願,對於社福團體品牌認知也會大打折扣。
可能被列警示帳號甚至封鎖
三、社福團體若被詐騙集團利用,可能被列警示帳號,甚至被封鎖無法使用。
4月上旬,另有公益基金會發現,有假冒育幼院招募志工的臉書粉專,以該基金會旗下安置機構之名,開立臉書粉專徵求志工,除盜用許多機構的照片,並以發「車馬費」誘騙點擊連結,報名成功與擔任工作時,均有超越合理行情的津貼與車馬費。
該基金會不具名表示,除了第一時間向165全民防騙網通報,並向臉書檢舉該專頁「假冒其他身分」,且在該則貼文留言此為詐騙,並同步在基金會官方臉書粉專和官網上發布聲明,很快的詐騙臉書粉專就被臉書下架。
招募志工的臉書粉專 也能詐騙
該基金會表示,民眾若在該臉書貼文處留言,就會被拉進LINE群組進一步「諮詢溝通」,此為典型的詐騙手法。基本上,這是詐騙歹徒誘使受害人離開臉書的公開網域,轉往LINE之類的私人群組的手段。接著他們就會進行「養」、「套」、「殺」等手段,詐取被害人的錢財,接著關閉群組,另起爐灶,使被害人無從追蹤。
由於犯罪方式惡劣,且可能影響社福團體日後相似業務的進行,例如志工招募,該基金會提醒民眾,社福團體資源有限,不太可能提供明顯超出行情的志工津貼;此外,一般也不會在晚間的下班時段主動積極聯絡,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千萬不要急著付出愛心。若發現相關假冒訊息,請與社福組織聯絡,一起檢舉,同時也請提醒身邊的親友小心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