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美芬(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老師)
經文:出埃及記二十章1-17節;箴言二十三章25節
從神學院畢業那年,我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接年邁的父母從加拿大回台灣,由我來負責照顧他們。2006年接父母回台後,他們經常就坐在教會的最後一排參加聚會,沒想到這就是我後來七年最重要的服事。
我的婆婆過世後,我結束了服事公婆的七年,四位長輩一共十四年。我有點像是那沒被人騎過的驢子,耶穌第一次騎,祂這麼信任驢子不會被壓垮;我想到主這麼信任我,把照顧八、九十歲父母的尊貴責任交給我,我非常感恩,覺得不配。以下是我這幾年來的學習。
一、人際關係的第一條誡命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作神所喜悅的子女,也因著神的恩典,學習使父母歡喜的課題。
在舊約聖經,神給以色列百姓的十誡互有關聯,孝敬父母是在十誡中有關人際關係的第一個誡命。「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
如果所有基督徒都遵守十誡,搶著孝敬父母,華人會愈來愈破除基督教不重視孝道的錯誤思想,愈來愈多長輩會信耶穌。我們常用羅馬書十二章1節提醒基督徒,把自己獻給主為活祭,其實,「獻上自己」就是把自己的時間、精神、金錢、心思,放在主的身上,不以自己為中心,而以基督為中心,看主所喜悅的是什麼,就去遵行。
為主獻上活祭,也包括好好讀書、在工作上盡責忠心、按照聖經教導談戀愛、成家、生養兒女,使父母歡喜等這些本分。「路德小問答」曾解釋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應該敬畏、親愛上帝,因此就不藐視或激怒我們的父母和其他掌權者,但要恭敬、服事、順從他們;親愛、珍重他們。
孝敬父母聽起來是個大題目,我用箴言二十三章25節:「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這個比較小的範圍來分享。
二、進入「使父母歡喜」的學校
其實,在「使父母歡喜」這個學校,我們都早已註冊了,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可是上帝知道。
這個「使父母歡喜」的學校很難畢業,也許我們很多人都該延畢。在我所寫的《照顧父母:59分》就是描述自己照顧父母、為自己打了不及格分數的故事。
為什麼不及格?美國培基協會曾有這樣的教導:「當兒女樂於在父母周圍並和他們一起做事情,享受和他們在一起,父母就會被尊榮。當孩子視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是一種責任而不是一種喜樂,父母會感到難過。」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完全不及格。因為我經常將照顧父母視為一種責任,而不是喜樂。
投入當下該做的事
我們的時間該花在哪裡,基督徒生命的重心該放在哪裡,是否以此為樂?一直都是我在思考的問題。
在學生時代,我最不喜歡看到的就是,同學上英文課卻在背國文,因為下一堂要考國文默寫;上數學課卻在趕作文,因為下一堂要交作文;往往不專心投入當下該做的,不聽正在上課的老師說話。每次有父母問到如何使孩子功課變好,我會強調上課專心聽老師講課,在什麼時候就做當下最該做的事。
成家以後,我最難過的是看到許多人,在可以照顧孩子的時候不好好照顧,等出了問題才後悔。研究腦神經科學的洪蘭女士寫過一篇文章「等待的投資」,她說孩子出生頭兩年,若母親多花時間照顧,會節省以後很多不必要的力氣,若能專心照顧孩子兩年,對整個國家都有好處。
孩子因為父母經常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歸屬感,往往從學校到安親班,從安親班到才藝班,然後回到沒有父母的空屋子裡,可能他們並不覺得有責任要「使父母歡喜」,因為父母讓他們很不歡喜。
或許我們可以反思幾件事: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把最好的年歲給了工作,回到家已經沒有多少力氣教養孩子;孩子長大,父母也差不多該退休了,帶著親子疏離的遺憾,不再有機會陪孩子長大;這時候家中長輩可能也老了,於是又開始再一次像蠟燭兩頭燒,迎向措手不及就臨到的另一場家庭風暴。
現在越來越老,最悲傷的是看到老人身邊沒有親人。他們口中很驕傲地說,我的兒女都在國外,可是孤獨的身影往往令人鼻酸。使父母歡喜,就是陪伴父母。
注重聆聽與關係的信仰
基督教是一個注重關係的信仰:歷世歷代眾多教會每到主日都會以「使徒信經」來作信仰告白,第一句就是,「我信上帝,全能的父」。若我們信的不是我們的父,不論祂再怎麼偉大,都與我們毫無關係。如果這位父要我們孝敬父母,使父母歡喜,這就很重要了。
基督教也是個注重傾聽的信仰:我們說什麼不重要,上帝說什麼卻十分重要。耶穌曾經問門徒,也包括我們這些跟隨耶穌的人一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上帝怎麼描述祂的兒子耶穌呢?「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祂。」
這句話不僅在耶穌受洗後出現,也在彼得回答耶穌的問話「你們說我是誰」後出現。上帝要我們聽耶穌的話,耶穌這位兒子做的也全符合上帝的旨意。
耶穌在十架上對旁邊的罪犯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耶穌有全世界最大的權柄就是赦免人的罪,但祂心中也有全人類最放不下的責任與懇求,因此耶穌對門徒約翰說:「看,你的母親!」
耶穌把母親交給約翰,我不知道祂為什麼沒有交給其他兄弟,但我們要用心傾聽耶穌所說的,用心靈的眼睛看耶穌所做的。
我們都聽到許多故事是兒女不想照顧父母,兄弟姊妹不相往來,使老邁父母傷心不已。使父母歡喜,其實不難,有願意照顧父母的心,就蒙神喜悅。不管家裡有多少兄弟姊妹,我們要願意承擔責任,照顧的心態就是像自己是獨生子女一樣,有多一個兄弟姊妹來一起照顧就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