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美芬(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老師)
經文:出埃及記20章1~17節;箴言二十三章25節
三、進入「聽上帝的話」的學校
在「聽上帝的話」學校你也註冊了,這個時間你可能比較記得,就是信主受洗的時候。成為基督徒,罪被救主赦免,我們從罪裡得自由了,可是我們不是沒有主人,而是換了一個主人,不再聽自己的聲音,世界的聲音,魔鬼的聲音,只聽主人的聲音,好牧人的聲音。
保羅警戒人不要做神不喜歡的人,怎樣的人是神不喜歡的呢?在哥林多前書十章5-12節說:「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叫我們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貪戀的;也不要拜偶像,像他們有人拜的。如經上所記:『百姓坐下吃喝,起來玩耍。』」;「我們也不要行姦淫,像他們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斃了二萬三千人。」每次聖經舉例說到拜偶像、行姦淫,我們要想到說的就是十誡,這裡只用幾件事情來代表,當然還有發怨言的也是神不喜歡的。他們明明有上帝的話卻不信,也不聽從。
我很憂心許多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上大學就離開神,或是上班一忙就不去教會了,或者結婚後無法建立基督化家庭,一步一步遠離神。魯益師(C. S. Lewis)說:「苦難是上帝的揚聲器。」希望我們不必吃了苦頭才回頭找上帝,不需要讓上帝用苦難大聲嚷,才聽得見。
不過也有些第一代基督徒,進了這個學校聽上帝的話,反而無法再讓信仰傳統宗教的父母歡喜。求主堅固這些弟兄姊妹的信心,賜智慧找出使上帝歡喜、同時也使父母歡喜的路。當兩種權柄有衝突時,我們理當聽從更高的權柄。
不要讓父母為我們擔心
基督徒父母有三種身分,如同先知(講神的道給孩子)、祭司(為孩子禱告)、君王(有權柄管理孩子)。那麼怎樣做兒女,其實只要反過來,聆聽父母的勸勉,讓父母不要為我們擔心:「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言六章20節)
對於基督徒家庭來說,「聽父母的話」往往和「聽上帝的話」互有關連,兒女做父母喜愛的事,上帝也會喜愛,配偶也會喜愛。
我的先生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每週固定去看母親,我曾有七年每週兩次以上探望父母。更早的時候,我在美國每週六的行事曆上都寫:打電話回台灣。聽上帝的話,很可就能同時使父母歡喜了。因為父母和上帝都是愛我們、在我們以上的權柄,不會加害於我們,除非權柄不聽上帝的話,例如有些老闆要員工為非作歹,或不顧人民的政府。上帝也會藉著父母的權柄,把祂對孩子的心意表明出來。
不到五十歲時,我看到教會許多的好榜樣,他們在孝敬父母上成了我的楷模,感覺人生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照顧父母了。當我們有聖靈這樣的微小聲音提醒我們注意上帝的心意時,就要留意。
世界的聲音要我們成功、與別人比較、追求學位、業績、增長;這些不是不好,但神的聲音可能要我們捨己、走十字架的道路、到沒有人想去的地方、做沒有人想做的事:包括照顧兒女、照顧父母、沒有薪水與掌聲的服事。
四、進入「受苦」的學校
在《馬丁路德的倫理觀》裡有一段文字是描述親職的重要,雖然這段文字主旨是講父母對兒女,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講孩子照顧父母:
「父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事都是瑣碎而很少有什麼尊貴的。然而信心使人打開眼睛,看這一切不重要的、可厭的、被藐視的責任,認知這是經過神批准的裝飾,正如貴重的金銀珠寶。恩惠的神就像一位父母親,以恩慈照顧我們。
信心可以看出,在一般人認為只是麻煩、負擔、受限制、沒什麼的事,卻是服事神的獨特呼召,是我們信心和愛的表達。如果認識這一點,父母親們在困苦、單調、煩悶中,會找到無窮的歡喜、愛和喜樂。」
今天我可能給一些人挑戰,因為我相信聖靈不只對少數人發出聲音,其實聖經早把上帝的心意寫得很清楚,而我想表達的不是一條律法或是該做什麼,而是該相信什麼?如果我們真的相信神所說的,如果我們真的在乎上帝的喜悅,就會想辦法實踐。
如果我們讀到「要孝敬父母」,把它看為律法,我們就一定會被自己的失敗打擊,因為我們不可能很完全地孝敬父母。相對地,如果把這樣的感動視為耶穌的邀請,孝敬父母就成為使我們每天的行動有方向,卻又不是一個若到晚上還達不到就顯得失敗的目標。
我們每日的目標也許包括一些孝敬父母的行動,像是打電話關心,去探望,與父母一起坐在教堂裡,一起吃飯等等。這些都是因為聽神的話、委身於神而有的行動,因為塑造我們孝敬父母的是神。我們無法遵守律法時,耶穌基督早已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祂在十字架上己經為我們的罪而死,祂不把這些罪歸算在我們的頭上,反而因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就把基督的義當作我們的義,歸算給我們。耶穌是那位最順服的兒子,祂順服天父上帝的旨意,為我們而死,祂也將肉身的母親託付給一位門徒去照顧。
當我們信了基督,我們就因祂的愛沉浸於那終極目的:效法基督,學像耶穌;而耶穌基督是最順服的兒子。若你已經沒有使父母歡喜的機會,就做一個最順服天父的兒女,「使天父歡喜,使救你的主快樂」。我們有願做的心,就蒙神喜悅。
使父母歡喜就是馬上去做,照顧父母的時間也不能拖延,否則會措手不及。我們可以早些規劃,就像規劃讀書、工作、婚姻、生孩子,做計畫不等於不倚靠神,反而是讓計畫在神手中一步一步完成的信心表現。
我發現規律地去探望父母,是解決困難的途徑之一,其實,紀律也是解決很多困難的良方。我們可以固定地讀聖經、講故事給父母、固定為他們禱告祝福、固定花時間陪伴他們。
五、應用
照顧有病或年邁父母的責任很重,花費很多,不論是請人照顧或住安養院,父母都可能感覺缺少親情、心理不滿足,而需要常有機會多和父母互動。又因為人的軟弱和有限,很容易會輕視年老而惹麻煩的父母,或者為爭奪遺產而兄弟鬩牆。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箴言二十三章22節)對基督徒而言,孝敬父母不但有神的應許,可以享長壽、在世得福,也是給下一代最好的身教。你怎麼對父母說話,你的兒女以後也將怎麼對你說話。
我們為了使孩子快樂,會帶孩子去餐廳,現在可以換成帶父母去餐廳;我們為使孩子快樂,會講故事給孩子聽,可以換成講讓父母高興的事情,或念聖經故事給父母;我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也讓我們親愛的父母不要在終點暗自傷心。
父母也可能會做不合理的事,或者叫人生氣的事,可是做子女的是不是也曾頂撞父母、擺臉色給父母看、疏忽父母的健康、那些叫父母傷心與不歡喜的事一定更多,不是嗎?
與主最親近最榮耀的時刻
我們做父母的最怕有叫不動的小孩。今天,你在天父上帝面前,是不是能被叫得動?不只是被父母叫得動,也被天父叫得動,而且不推託、不拖延。很多家庭已經變成戰場淪陷了,很多人不想照顧兒女、照顧父母了。
耶穌把母親託付給約翰,其他兄弟呢?沒有別人可以託付嗎?難道是這個太忙,那個沒好臉色,這個不負責任,那個自顧不暇?
所以如果你問神:「為什麼是我要照顧父母?」我就問:「為什麼不是?」神學家說,不要把「為什麼」與神放在一個句子裡,人不可以對神說:「神啊!你為什麼要我照顧父母?」「神啊!你為什麼要我使父母歡喜?」這不是人應該問神的問題。
其實有許多父母很不願意麻煩兒女,我的父母甚至半夜跌倒爬不起來,也不叫醒我或找人幫忙,以致跌斷骨頭。父母幾次叫不動小孩之後,可能就不叫了。
而天父呢?祂會讓聖靈來感動我們,不論今天你聽到、看到的是上帝第幾次感動你,請抓住這個感動,採取行動,也許只是固定排時間回家,也許只是多打電話,也許需要與配偶一起做個重大的決定,承擔起照顧父母的重任。耶穌知道那沒被人騎過的驢駒可以承受多少重量,好像電梯會寫載重12人、800公斤一樣。
我們都不是天生就會照顧人的人,照顧小孩要學習,照顧老年人也要學習,當我們有願做的心,主就稱許;而且主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因為是祂負軛,我們只要跟隨;然後我們就會發現這是與主最親近的體驗,也是驢駒最榮耀的時刻。
禱告:
天父,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求主給我一顆願做的心,到家人中間服事他們。我們的家人有許多人還不認識祢,他們需要福音,他們也需要生活上的照顧。求天父給我們力量,使父母歡喜,也使祢歡喜;在兩者有衝突的時候,給我們智慧。我相信祢所教導吩咐的,求主使我的行動,見證我所信的。奉主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