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8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洛桑運動發布「大使命現狀」報告 21世紀基督教朝亞非拉美多中心化宣教 2050年70%基督徒生活在南半球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 余友梅 追蹤
21世紀的宣教運動朝多中心化發展。 (圖片來源:lausanne.org, 製圖:余友梅 )

【編譯余友梅/報導】第四屆洛桑世界宣教大會(The Fourth Lausanne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zation ,L4)訂於9月22日至28日在韓國首爾仁川舉行,大會近日公布《大使命現狀報告》(Current Status of The Great Commission)重點,分析當今全球基督教宣教狀況和機會,並對未來基督教的發展提出專家觀察。報告同時預測,到了2050年,大約70%的基督徒將生活在「南半球國家」。完整報告將在8月底公布,作為第四屆洛桑大會現場討論的題綱。

大使命現狀南部非洲成長顯著

報告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對基督教普世宣教的現狀提出全面見解:

第一部分為「大使命現狀」。報告指出,從21世紀初開始,基督教的面孔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白人,而是有非洲黑人、拉丁美洲人或東亞人;其中,亞洲教會在中國、伊朗和尼泊爾等地成長的最新故事,最令人嘆為觀止;因為福音在以共產主義、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為主的背景下蓬勃發展,而恰恰在這些背景下,存在著對基督徒最大的反感和敵意。報告並指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基督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成長最為顯著,而在中東、北非和西歐則甚為衰落。

報告以「年輕的非洲、老化的西方」為題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年輕基督徒人口,確保了該地區在未來幾十年,在全球基督教成長中占有中心地位;而在歐洲和北美,基督教將日益成為老年人的宗教。

不過根據報告所附的基督教資料庫2023年5月資料,目前占全球基督教(廣義)人口前十大的國家依序是:美國(9.79%)、巴西(7. 70%)、墨西哥(4.92%)、俄羅斯(4.79%)、中國(4.23 %)、菲律賓(3.96%)、奈及利亞(3.80%)、民主剛果(3.39%)、衣索比亞(2.71%)、印度(2.65%)。

宣教事工脫離西方殖民遺產

在談到「多中心化宣教」(Polycentric Mission),報告指出,除歐洲外,世界上每個地區差派和接收的宣教士都甚於50年前,宣教事工日益脫離西方殖民遺產,越來越多的宣教士來自基督徒較少的國家。這些統計數據中沒有包括短宣的激增,因為他們的影響力和經驗,與在跨文化環境中扎根數年或更長時間的宣教士有明顯不同。

全球接受福音人數及宣教士差派數

報告同時以「使命錯位」(Mission Misaligned)為題指出,只有3%的國際宣教士前往未得之地(其人口占全球40%);因此,可以說有97%的宣教士是被差派到已經接觸福音之處。例如差派前往歐洲的宣教士多於亞洲。然而亞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歐洲占10%),亞洲的未得之民也占世界上未得之民的大多數;並且,派遣一名宣教士到歐洲的費用,可能高於派遣一名宣教士到亞洲或非洲未得之地的10倍。

前五大未得之民國家在亞洲

報告並顯示,未得之民最多的前五大國家依序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中國,其後是日本,均屬亞洲地區。而未得之族群最多的前五大國家依序是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孟加拉、尼泊爾、印尼,亦主要是在亞洲。

第二部分為「背景變化」。主要探討「從今天到2050年,有關全球變化的10個關鍵問題,例如「多中心化基督教」(Polycentric Christianity)性質、人類本質和數位生活的影響。

德國慕尼黑大學基督教神學教授克勞斯.科朔克對於「多中心基督教」曾提出他的觀察:「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但對其全球發展史長久以來採取西方中心視角。蓬勃發展的亞非拉美基督教在多個地區和國家的不同時期,呈現出多中心結構以及地區中心、信仰表達和文化表現方面的多樣性。」

報告則指出,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不僅構成了多數世界,而且目前在全球教會中也占了大多數。

小組聚會代禱。(圖/洛桑運動)

第三部分是「地區考慮因素」對全球12個地區進行了詳細分析。

報告稱,「基督教是一種充滿活力和活的信仰,在過去100年裡經歷了顯著的全球轉變」,包括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增長、五旬節派的興起,以及宗派的不斷增加。

報告分析了亞洲和非洲的社會和宗教崛起,並討論了激進政治、世俗主義或伊斯蘭教的影響,也分析了宣傳和社交媒體如何影響對真相和人權的了解。對於移民、貧窮、心理健康、男女平等和受造物關懷等領域的全球趨勢,也提出了觀察。

報告稱,教會、宣教組織和基督徒個人,需要能夠針對有關身分(跨性別主義、超人類主義)和技術限制(人工智慧等)的辯論,提出令人信服的聖經世界觀。

數位時代改變信息互動方式

對於數位時代事工的觀察,報告指出,世界上大多數人現在生活在數位時代,連結、影響力和想法大多數是來自於數位媒體,多過於個人關係。就聖經參與部分來說,數位時代的到來,從根本上改變了個人與各種形式的信息互動的方式,聖經等宗教文本也不例外。但是數位時代對聖經翻譯和聖經參與做出了重大貢獻;數位科技藉由翻譯軟體、線上協作工具和合作翻譯專案,加快了翻譯速度。

洛桑運動認為,為了對即將到來的世界做好準備,參與聖經翻譯、門徒訓練、神學教育和宣教財政支持等基督教活動的人們,需要進行深刻的宣教反思。

報告作者提到,靈命健全的宣教士憑藉聖經根源、適應歷史結構,研究支持和出色培訓,將能遍及全球。「需要有有效的方法來識別、裝備和使用他們,並提供資源來支持他們順服基督的呼召。」

全球各大洲接受與差派宣教士情況

最後報告歸納了四大要點:

1.數位時代的大使命:在當今的數位時代,隨著網路平臺塑造了身分和社區,使得外展工作比單純提供內容更加複雜,傳福音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取得成果,大使命事工需要有意識地跨越數位邊界。

2.人性問題:在科技空前發展的時代,人類生活雖日新月異,但身為人的意義卻正受到質疑;更廣泛的基督教文化運動,為盼望、拯救和救贖,提供了新的替代途徑,增加傳福音的接受度。

洛桑運動發布「大使命現狀」報告。

2050年中產階級達20億人口

3.新中產階級:2020年左右,中產階級成為全球人口的主體,到2050年,中產階級將增加20億人。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將極大地改變全球動態,因此需要對大使命事工做出必要的調整。

4.全球人口高齡化:60歲以上的人口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人口,預計到了2050年將從10億增加到21億。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高齡化的問題一直不是基督教宣教的主要關注點,這一缺失需儘快改善,以因應迅速增長的60歲以上人群傳福音及門訓的需要。

這份報告集合全球150多名宣教專家參與編撰,「其中40%來自南半球、35%來自北半球、25%來自東半球」。報告提供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韓文、中文和俄文等六種語言版本,完整報告的PDF版將於今(2024)年8月發布。報告主編馬修.尼爾曼(Matthew Niermann)強調,全球基督教會合一,需仰賴知識基礎。我們需要真正了解所生活的世界不斷變化的現狀。報告指出,大使命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換句話說,當大使命忠實地按著聖經真理被執行時,將會引起世上萬民對君王的敬拜。

洛桑運動(Lausanne Movement)於1974年在美國葛理翰牧師(Billy Graham)和英國斯托特牧師(John Stott)在瑞士召開的第⼀屆洛桑世界宣教⼤會之後成⽴,近50年來致力於服事全球教會。第四屆洛桑世界宣教⼤會(⼜稱2024⾸爾-仁川⼤會)將於2024年9⽉22⽇⾄28⽇在韓國舉⾏,屆時將有超過1萬名全球教會代表親臨與會或線上參與。

查閱該報告:www.lausanne.org/report

(資料來源:Evangelicial Focus, lausanne.org)

全球各洲基督徒中宣教士所占比例

相關新聞:

第四屆洛桑世界宣教大會2024年首爾舉行 邀約兩百多國家教會領袖共尋疫後出路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