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影響力聯盟

期待改善親子關係? 先學會「不帶批判」的同理心

檢舉
果子傳媒 果子傳媒 追蹤
人們習慣批判別人做不好,卻不知道自己根本做不來!不同角色背負著不同責任,以及對應的挑戰,而你,是否看見別人的難處?

◎果子傳媒 撰文/張瑞珍

「姊姊,要上課了,起床囉!」、「快去刷牙洗臉,要吃早餐了。」、「要遲到了,你怎麼還在這裡?」每天都是這些熟悉的語句,開啟早晨的儀式……

匆匆忙忙把大女兒送去學校後,稍微喘口氣,又得著手整理家務。清理洗手間時,不經意抬起頭看向鏡子,那一瞬間,發現自己真的好像我媽媽呀!回想過去,年幼時,爸爸因為工作常常不在家,媽媽可說是一肩扛起所有家務,以及照顧我和三個弟妹的責任。

四個小孩吵起來,那絕對是激烈的戰場!好不容易處理完一個,另一個又開始失控搗蛋,我和弟妹常常把媽媽搞得昏天暗地、頭痛不已。因此,立下規範是不可少的動作,為了秩序,更是為了安全,必要時,媽媽還會採取嚴厲的手段,不過當時一些管教讓我無法理解,甚至覺得心底很受傷……

時至今日,我自己也當了媽媽後,才終於明白媽媽的不容易。

如果可以優雅度日,誰想當河東獅吼的媽媽呢?我想起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辣媽辣妹》,內容講述一對見面總是吵架的母女,一次意外後雙方靈魂交換,所發生一連串有趣的事。當兩人互換身分,原以為對方正進行的任務,若交給自己做一定會做得更好,實際上,當他們真正成為對方時,才發現一切都不簡單輕鬆。

直到代替對方經歷多次挑戰後,母女才真正了解彼此,知道對方的不容易,最後因為重新找回愛,靈魂才得以換回來。

現實生活中,雖不會發生靈魂交換的事,然而身份卻會因著年齡而轉換。成為一個母親後,才發覺每一次疾言厲色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母親的愛和擔憂,這一切情緒的來源,都是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啊!

身份不同,任務就不同,責任一定也不一樣。當親子間產生摩擦時,你是否願意放下成見、堅持,先同理對方的需要呢?

唯有愛能化解一切衝突!如今,我時時提醒自己,發生爭執時,別讓情緒急著跑出來,不要馬上指責,而是學習以正面的眼光看待孩子,了解他的需求,切勿讓負面卻沒意義的話語,模糊了愛的本質,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愛與被愛的關係中,享受每一個當下!  (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