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為新政府守望禱告】賴清德就職總統 引彌迦書宣告未來任期視民如親 教會如何為新政府守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賴清德總統與蕭美琴副總統,領唱中華隊棒球加油歌〈再出發〉。(總統府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賴清德與蕭美琴於5月20日就任中華民國正、副總統。賴清德總統發表就職演說時,公開向國人宣告「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我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參彌迦書六章8節),「視民如親」,不愧於每一分信賴與託付。

賴總統宣示,未來,在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擴大社會投資之下,他要建立一個有愛和道德勇氣的台灣社會,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人可以實現夢想,老年人可以擁有幸福,弱勢者可以得到照顧。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

賴清德總統宣誓就職。(總統府提供)

賴總統除了在就職演說中,引聖經彌迦書自我期許之外,他也在就職前出席「行動創新AI內閣新閣策勵營」時,以「沒有一個牧羊人身上沒有羊群的味道」,期許行政院新內閣上任後,最大的權力就是服務,擁有權力者要跟人民站在一起,每個政策都要切合民心,只有服務人民才是真正權力。

從賴總統宣示的施政方向及目標,教會如何在禱告及實質的行動中,成為新政府的祝福?

黃信忠牧師:
禱告政府施政按照聖經真理
台灣拿撒勒人會地區監督、拿撒勒人會士林教會主任牧師黃信忠受訪時表示,還不是基督徒的賴清德總統,能夠在就職演說中公開引聖經章節,也以牧羊人比喻來勉勵內閣要跟人民站在一起,這非常難能可貴。

這也是馬太福音二十章27-28節「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耶穌吩咐門徒的服事態度與行動。

黃牧師說,賴總統引用彌迦書章節宣告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努力以赴,他解讀所要釋放的訊息是,賴清德知道自己雖已是總統,但並不是完全人,需要各界不分政黨及族群,都能協助他,不分彼此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為台灣開創新局。除了靠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齊心合力外,更需要從上頭來的智慧,啟示他如何與執政團隊共同來治理。

黃牧師說,教會要不分宗派為賴總統及卓院長所帶領的行政團隊,在未來施政上可以真正按照聖經真理為方針去做而迫切守望、禱告,因為神的應許是「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參詩篇三十三篇12節)

黃牧師說,賴總統以牧羊人比喻勉勵卓揆帶領的新內閣每個政策都要切合民心,讓他想到約翰福音十章27節「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誠如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所提及的,解決幼托、產業缺工、勞保財務、長照、高物價、高房價、危老建築都更、社會安全網漏洞及貧富差距,都是國人的煩惱與期待,也是讓人民可以安居樂業急迫的需要。

黃信忠牧師  (梁敬彥攝影)

願政府傾聽民意 教會主動尋求配搭
黃牧師建議新政府各部門在推動上述政策時,要更走進人群傾聽民意;而遍布全台各社區的教會,也可以主動去詢問公部門「哪些是教會可以一起配搭的?」

無論是在內政還是外交的施政作為上,新政府要努力讓人民對執政者及國家發展有安全感。由於少子化、高齡化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讓千禧世代的年輕人看不到未來,而選擇「躺平」;多數正處中壯年的三明治世代,薪水用於照顧家中的長者及未成年的孩子後就捉襟見肘;很多長者因為退休金不夠,只能延遲退休,這都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需要政府務實去面對、解決。

黃牧師說,教會要為執政掌權者禱告,讓他們可以真像牧羊人,聽見羊群的聲音、知道羊群的需要。若是政府的施政能夠更多照顧到廣大群眾,特別是弱勢銀髮族及弱勢兒少的生活及心靈需要,就能夠減少很多社會成本的虛耗;而在下一代的教育方面,他則建議12年國教的課程要更看重婚姻家庭價值及優良品格的陶塑,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韓慧蕙牧師:
從少子化看見年輕人需要
大桃園基督教聯盟主席、桃園市府靈糧堂主任牧師韓慧蕙受訪時表示,新竹縣市與桃園市,是全台灣14歲以下人口占比前三名的城市,在台灣少子化加劇的此刻,這三個城市每年新生兒的出生率仍是正成長。以桃園為例,有戶籍的青年人口及新婚夫妻多,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雙北的房價,即便是雙薪家庭都很難買得起。

她建議賴總統及卓內閣,若真想解決台灣適婚男女不婚不生情形,要針對不同縣市的青年人口及就業需要,採取因地制宜的幼托與社會住宅建置。因為小資族要在北部買房子已有困難,成家之後,小孩的日間托育及照顧更是勞心及燒錢,所以社會住宅及托育政策的規劃與執行,對於小資族及新婚夫妻,是很實際的幫助。

韓慧蕙牧師。 (受訪者提供)

幫助缺乏後援的雙薪及小資父母
韓牧師說,台灣年輕人結婚後不生孩子,或多半只生一個孩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根本養不起;加上政府的育嬰及幼托系統無法供應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夫婦;如果低薪也就沒有餘錢送孩子去課後安置,至於缺乏原生家庭長輩支援的中產階級,也不會增加生小孩的意願。

她建議政府用政策協助國小到幼童這個年齡層的兒少,讓雙薪父母可以不用趕5點半就要接孩子。教會除了課輔班之外,也可以思考提供社區稚齡兒童課後接送及陪伴的服務,相信能幫到很多缺乏後援的雙薪父母,也協力政府解決幼托安置場域不足的問題。

對於賴總統引用聖經經文或相關比喻,韓牧師認為,從教會的角度來看,這必有聖靈的帶領。

王燦昇牧師:
從教育著手讓年輕人看見夢想
在台南神學院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的新豐長老教會王燦昇牧師受訪時表示,蕭美琴副總統是南神前院長蕭清芬牧師的女兒,從小就在教會長大;賴清德總統過去擔任市長期間,就跟長老教會有很密切的互動;雖然還沒有受洗,但一直與很多基督徒共事,可以說這一任的正副總統,都是跟教會互動非常密切的政治領袖。

賴總統願意在就職場合,公開向國人宣示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這是聖靈的工作。

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主委的王牧師表示,賴總統宣示未來施政要讓「年輕人看見夢想」,他的建議是,必須要從教育著手。王牧師說,12年國教的宗旨是看重學生解決問題的素養,這方面他的觀察是,即便是在台南,因家長社經地位,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會有很大的落差。

王燦昇牧師。 (本報資料照片)

從學校教育向下扎根
舉例來說,現在的國小教育看重讓孩子「快樂學習」,但很多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弱勢、單親或是隔代教養,顧不了孩子的學習及功課;而有能力的家長可以送孩子去補習,甚至去念私立學校,至於功課跟不上進度的孩子,若是沒有妥切的課後照顧與安置,很容易被幫派吸收。

王牧師建議,建立校園安全及社會安全網,必須從學校教育開始向下扎根,也就是必須品格教育與學科與才藝學習並重。在品格教育方面,教會就有很好的場地及師資,教育部和縣市政府教育局可以研擬與教會合作的課後安親與輔導機制,特別是針對那些雙薪、經濟弱勢與家庭失功能的孩子,這是強化校園安全,讓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的關鍵助力。

蔡仁松教授:
AI趨勢不可逆 提供資源縮短城鄉差距
賴總統在520就職演說中宣告,面對全球智慧化的挑戰,將全力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加速AI產業化及創新應用,來提升國力、軍力、人力和經濟力,打造智慧永續新台灣。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資訊工程學系蔡仁松教授受訪時表示,AI成為普及化的科技工具,這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就像智慧手機一樣,不分貧富老少,只要不熟稔操作,學習差距就會拉大,職場工作者則會面臨被淘汰、失業的危機。而當加速人工智慧產業化及創新應用後,很多職場所需用的人力便會銳減。

所以他的建議是,透過政策的制訂,縮短城鄉差距與家庭社經地位造成的學習落差,並且要進一步提升弱勢者,包括大人及小孩使用AI知能的提升。

蔡仁松教授提醒,未來AI發展的速度及相關應用,會數倍於過去工業化時期的發展,他鼓勵任何一個行業的上班族,一定要趕快去學習操作AI;當台灣走向人工智慧之島的政策目標邁進時,無論是年輕人還是成年人,都要更提升AI的知能並且能夠活用,不然很容易就會被取代。

蔡仁松教授。(翻攝自基督教芥菜種會臉書)

協助各地找到各自優勢及特色
此外,賴總統在就職演說提到要推動國家希望工程,也提及物價、房價、貧富差距等問題要不斷改善。同時也擔任基督教芥菜種會董事長的蔡仁松教授表示,台灣的貧富差距,已經成為很多孩子能不能考上頂尖高中及大學的關鍵因素。現在孩子面臨的升學競爭更為嚴峻,新政府必須要更深入去了解年輕人及弱勢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和實際需要。

談到怎麼讓弱勢者可以得到政府的照顧?蔡教授建議,不分原生家庭社經地位高低及資源多寡,也不因為所居住的環境,影響下一代考上頂尖大學的機會,這樣的教育才能讓所有的下一代共好,可以獲得政府平等的支持與照顧。

此外,蔡仁松教授指出,房價的問題,跟青壯人口高度集中在都會區發展有正向的關聯,所以賴政府要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擴大社會投資,就要協助各地找到自己的優勢與特色。他認為賴總統願意引用聖經,謙卑自己,這是聖靈的帶領,台灣的教會要持續為新政府禱告,求神托住新內閣,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倚靠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治理台灣、為百姓謀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